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水》测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
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_____,此时水需要_____热量。
2.
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_____;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_____。
3.
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_____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_____。
4.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_____℃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_____状态。
5.
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_____。
6.
可以用_____、_____、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7.
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_____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8.
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_____和_____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_____。
9.
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_____的方法。
10.
酒精灯的_____温度最高,内焰其次,_____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
2.
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
4.
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
5.
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
)
6.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
7.
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
8.
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
9.
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10.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
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2.
下列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3.
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
C.沙子沉在水底
4.
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
B.加水再搅拌
C.加热蒸发
5.
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
6.
与水蒸发的快慢无关的是(
)。
A.温度的高低
B.是否有风
C.水的多少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水
B.温度对水溶解食盐的量有影响
C.把物体切碎不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8.
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一盏酒精灯为另一盏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重复一次
9.
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
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
C.水会结冰
10.
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11.
教室内的冰在(
)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
A.0℃
B.10℃
C.-10℃
12.
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始终保持在0℃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13.
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形式存在。
A.液态、固态
B.液态、固态、气态
C.固态、气态
14.
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
)。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
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四、读图题。(共8分)
1.
写出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写作: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
2.
把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名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五、实验题。(共17分)
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如下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图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填“甲”或“乙”]
(2)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在4分钟到7分钟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
2.浩轩对有关溶解的探究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帮助浩轩完成下列科学探究题。
(1)请你在图B的框中写出箭头所指实验器材的名称。
(2)如果图A中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的某种物质,那么1号烧杯里的液体是(
)。
A.盐+水
B.面粉+水
C.清水
(3)如果图A中2号烧杯里也有液体,那么这种液体是(
)。
A.盐+水
B.面粉+水
C.清水
(4)爸爸拿来了一瓶海水,要想知道海水里面是否真的溶解了盐,应该用(
)。
A.图A的方法
B.图B的方法
C.两种都可以
(5)过滤时,漏斗内液体的液面(
)。
A.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B.不能超过漏斗的边缘
C.不能超过漏斗一半的高度
(6)图B中的实验用加热的方法,目的是(
)。
A.让盐蒸发
B.让盐和水一起蒸发
C.让水蒸发
六、探究题。(共8分)
寒冷的冬季即将来到,懒羊羊开始储藏蔬菜。它把蔬菜运进了自己家的地窖里,可是又担心蔬菜被冻坏,于是请教喜羊羊。喜羊羊想了想,告诉懒羊羊,在地窖里放一桶水就可以避免蔬菜被冻坏。冬季到了,气温急剧下降,有的伙伴放在地窖里的蔬菜已经冻坏了,而懒羊羊储藏的蔬菜果真完好如初。当地窖内的温度下降到0℃时,桶内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懒羊羊的蔬菜完好如初?请你分析这其中的科学道理。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1.
蒸发
吸收
2.
快
沸腾
3.
温度计
摄氏度(℃)
4.
0
固体
5.
溶解
6.
搅拌
加热
7.
水蒸气
8.
气态
固态
温度变化
9.
过滤
蒸发
10.
外焰
焰心
二、1.√
2.
×
解析:影响水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和水的表面积等。
3.√
4.
×
解析:冰融化时,要吸收热量,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
5.
×
6.×
7.×
解析: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升华。
8.×
9.
√
10.×
三、1.C
2.B
3.C
4.B
5.
A
6.C
7.
B
8.C
9.
C
10.
B
11.
B
12.
A
13.B
14.B
四、1.
-2℃
零下二摄氏度
12℃
十二摄氏度
2.
融化
吸热
蒸发或(沸腾)
吸热
五、1.①甲
②99
吸收热量
解析:由数据可知,水在加热到99℃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水的沸点是99℃,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并不是一直都是100℃,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有所差异。
2.(1)蒸发皿
三脚架
(2)B
(3)C
(4)B
(5)A
(6)C
六、当地窖内的温度下降到0℃时,桶内的水会结冰。水结冰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因此周围温度要比外界的高一些,所以懒羊羊的蔬菜完好如初。
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空气》测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
用力推充满空气的注射器活塞,用手堵住出气口,活塞能够下移,说明空气可以_____。
2.
空气占据_____,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改变。
3.
物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水是_____;石头和沙是_____;空气是_____。
4.
风是由于_____流动形成的。
5.
水、石头有一定的质量,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有_____,也_____。
6.
帆船航行是借用_____的力量前进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面没有空气,只有盖上盖子后杯子里面才有空气。(
)
2.
不同位置的空气冷热不同就会形成风。(
)
3.
空气和水相比,没有相同之处,只有不同之处。(
)
4.
水里面是没有空气的。(
)
5.
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
6.
用手按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的一端,另一端会鼓起来,说明空气会流动。
7.
生活中我们感受不到空气的质量,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
8.
水和空气的形状都不固定,也都容易被压缩。(
)
9.
两个完全相同的袋子,分别装满水和空气,它们同样重。
(
)
10.
把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手后塑料袋会上浮,说明空气比水轻。(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会(
)。
A.一点都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2.打足气的皮球能弹得很高,是因为(
)。
A.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B.皮球里的空气比较轻
C.皮球里的空气会上下流动
3.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液体都是透明的
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
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
4.在装有空气的袋子上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会感觉到气流,这说明空气(
)。
A.有质量
B.会流动
C.没有气味
5.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
A.空气
B.水
C.石头
6.空气是(
)流动的。
A.上下
B.循环
C.水平
7.用扇子扇风、吹肥皂泡都可以证明(
)。
A.空气是看不见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有质量
8(
)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A.红旗飘扬
B.轮胎
C.小车
9.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混合气体
10.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里还剩下(
)空气。
A.半瓶
B.一瓶
C.大半瓶
四、连线题。(共10分)
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
书本
牛奶
木块
橡皮
饮用水
液体
气体
固体
空气
石头
树叶
铅笔
醋
五、实验题。(共17分)
1.
赵一鸣同学想通过比较充气篮球和被踩瘪的篮球的质量来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_______、篮球、_______气针等。
实验步骤:(1)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电子秤称出_______。
(2)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_______尽量排净。
(3)把_______放在电子秤上,称出质量。
(4)观察两次称量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重复实验几次。
实验现象:两次称量的数值是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
实验分析:重复实验几次的目的是避免偶然现象影响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注射器吸进空气,用橡皮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如下图所示),空气的体积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探究题。(共10分)
我们利用注射器研究过空气。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先用注射器抽进一部分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活塞能被压下去吗?
如果放开按住注射器活塞的手指,将会看到活塞回弹还是静止不动?
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呢?
4.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具有怎样的性质?(
)(多选)
A.
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
B.
空气会流动
C.
空气是有重量的
D.
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
E.
空气占据一定空间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1.
被压缩
2.
空间
可以
解析:空气占据空间,但空气容易被压缩或扩张,所以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3.
固体
液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4.
空气
5.
质量
占据一定的空间
解析:空气有质量,只是很轻,正常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
6.
风
解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吹动风帆,为船提供动力。
二、1.
×
2.
√
3.
×
解析:空气和水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是无色无味。
4.
×
5.
×
6.
×
7.×
8.
×
解析: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容易被压缩。
9.
×
解析:相同体积的水比空气重得多。
10.
√
三、1.C
解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
2.
B
3.C
解析: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可以推动一定程度。
4.
A
解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弹力。
5.
B
6.
B
解析:轮胎需要将空气压缩后注入。
7.
C
8.
B
9.
B
解析:空气不仅可以被压缩,还可以被扩张。
10.
C
解析: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合而成。
四、
五、1.
实验材料:打气筒
电子秤
实验步骤:(1)质量(2)空气(3)被踩瘪的篮球
实验现象:不同
实验结论: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2.
空气的体积缩小
空气可以被压缩
解析:上述实验表明,空气占据的空间缩小,也就是体积缩小,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六、1.活塞能被压下去。
2.将会看到活塞回弹。
3.是为了将注射器密封。
4.ADE
综合解析:在做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中,首先要保证注射器密封,所以需要用手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由于空气容易被压缩,所以活塞可以压下去,但是空气被压缩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撤去外力,被压缩的空气会恢复原状,形成弹力,所以活塞会回弹。此次实验说明了空气占据一定空间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天气》测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风向可以用_____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_____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_____风。
2.
降雨量一般以_____为单位计量。
3.
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4.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5.
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_____内。
6.
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
7.
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现象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
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
)
2.
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至少已经有六级了。
(
)
3.
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
)
4.
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
5.
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
6.
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
7.
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
8.
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处风向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北风
2.
小红要制作一个雨量器,可以建议她选择用下面的(
)容器来制作。
3.
气象部门报告降雨概率在70%以上,就是说(
)。
A.一定会下雨
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
4.
制作天气预报,大体需要经过(
)个步骤。
A.4
B.5
C.6
5.
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6.
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
)。
A.雨层云
B.积云
C.卷云
7.
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浙江省四季分明
B.成都明天有大雾
C.昆明四季如春
8.
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4小时降雨的总深度
B.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
C.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
9.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预报的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
)。
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
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
C.24小时的降水量在10~25毫米
10.
天气会商的结果由(
)签发。
A.气象员
B.预报员
C.首席气象预报员
四、连线题。(共8分)
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连一连,并填一填。
气温计
测降水量
单位(
)
雨量器
测风向
共(
)个方向
风速仪
测气温
单位(
)
风向标
测风速
共(
)级
五、画图题。(共6分)
在圆圈内画出三种不同的云量示意图。
六、读图题。(共8分)
看图选择编号,并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图(
)刮0级风
图(
)刮3级风
图(
)刮6级风
图(
)刮10级风
七、综合题。(共25分)
1.学习本单元后,兰兰在家做了一个“一个月的小区气温测量”活动。(13分)
(1)某天兰兰发现小区里的彩旗正微微向南面展开,这时的风向是(
)。
A东风
B.南风
C.北风
(2)兰兰测量小区的气温,应该选择的测量地点是(
)。
A.地下车库
B.广场树荫下
C.广场阳光下
(3)兰兰测量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每天(
)。
A.不固定地点测量
B.不固定时间测量
C.定时、定点测量
(4)下面是兰兰绘制的该月前两周的平均气温统计图。
①兰兰测得该月13日的平均气温为9℃,请你帮助她把条形统计图画完整。
②这两周有_____天气温高于15℃。
③第一周(1~7日)的平均气温是_____。
④兰兰某天测量气温时,摄氏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如右图,应写作_____。
2.以下是子瑞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级,12℃。”(12分)
(1)这份天气信息中包含的天气现象有云量、_____、_____、_____。
(2)子瑞获得的天气信息“东南风1~2级”,应该是用_____测得的。
(3)下列选项中,(
)表示多云天气。
(4)子瑞还收集了某天24小时的降雨量,这些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是9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共有43毫升。这天的降雨量应该记录为(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5)在同一时间,子瑞在房间中测得的空气温度是15℃,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空气温度是18℃,在阳光下测得的空气温度是23℃。他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
A.15℃
B.18℃
C.23℃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1.
风向标
吹来
西南
2.
毫米
3.
云量
降雨量
风向
风速
4.
晴
多云阴
5.
百叶箱
6.
天气
7.
天气
二、1.
×
2.
√
3.
√
4.
×
5.
√
6.
√
7.
×8.√
三、1.B
2.
C
3.B
4.
B
5.B
6.
A
7.B
8.
C
9.C
10.C
四、
五、
解析:描述云量的简单方法是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是晴天,大于四分之一、小于等于四分之三的是多云,大于四分之三的是阴天。
六、③
①
④
②
七、1.(1)C
(2)B(3)C
(4)①
②3
③13℃
④17℃
2.(1)风向
风速
气温
(2)风向标、风速仪
(3)B(4)A
(5)B
综合解析:从给出的天气信息可知,包含的天气现象有云量、风向、风速和气温。测量风速和风向应使用风速风向仪,测量气温应使用温度计,温度计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描述云量的简单方法是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将其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小于等于四分之一的是晴天,大于四分之一、小于等于四分之三的是多云,大于四分之三的是阴天。降水量的描述要对照降水等级表。
第27页,共32页
第28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