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数学上册每周一练】01
三角形初步知识1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答案:C
解析:A、∵1+2=3<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4﹣3<2<4+3,∴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D、∵2+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CM为△ABC的AB边上的中线,
∴AM=BM,
∵△BC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3cm,
∴(BC+BM+CM)﹣(AC+AM+CM)=3cm,
∴BC﹣AC=3cm,
∵BC=8cm,
∴AC=5cm,
故选:C.
3.答案:B
解析:①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是真命题;
②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是假命题;
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或者0,是真命题;
④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是假命题;
故选择:B
4.答案:A
解析:,,
.
是的角平分线,
.
.
是边上的高,
.
.
.
故选:.
5.答案:C
解析:延长BC交AD于E,
∵∠BED是△ABE的一个外角,∠A=80°,∠B=10°,
∴∠BED=∠A+∠B=90°,
∵∠BCD是△CDE的一个外角
∴∠BCD=∠BED+∠D=130°,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如图:,,
,
,,
,
.
故选:.
7.答案:B
解析:是的中线,
,
点是的中点,
,,
,
点是的中点,
.
故选:.
8.答案:B
解析:如图,
①∵∠1=∠2,∠1=∠4,
∴∠2=∠4,
∴CE∥DB,
∴∠D=∠3,故命题①正确;
②若∠C=∠D,不能得出∠3=∠C,故命题②错误;
③若∠A=∠F,则AC∥DF,不能得出∠1=∠2,故命题③错误;
④若∠1=∠2,由①可得∠D=∠3,
∵∠C=∠D,
∴∠3=∠C,
∴DF∥AC,
∴∠F=∠A,故命题④正确.
故选择:B
9.答案:A
解析:,
,
,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
,
,
是边上的高,
,
,
即的度数是.
故选:.
10.答案:A
解析:①因为为中点,所以是边上的中线,故正确;
②因为于,所以是中边上的高,故正确;
③因为为中点,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故正确;
④因为,,可知,根据等角对等边得,故正确,
⑤因为,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所以,故正确.
所以正确的个数是5个.
故选:.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答案:两个角是对顶角;这两个角相等。
12.答案:
解析:只要,就能说明“若,则”是一个假命题,
答案不唯一,例如
13,答案:6
解析:图中有:△ABC,△ABD,△ABE,△ACD,△ACE,△ADE,共6个.
故答案为:6
14.答案:20
解析:∵AD是边BC上的中线,CD的长为5,
∴BC=2CD=10.
∴S△ABC=BC?AE=.
故答案是:20.
15.答案:点O是直线l上一点,如果∠AOB=100°,那么∠1+∠2=80°
16.答案:7
解析:设第三边长是c,则9﹣4<c<9+4,
即5<c<13,
又∵第三边的长是奇数,不等边三角形的最长边为9,最短边为4,
∴c=7.
故答案为:7.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解析:(1)设第三边长为a,则5<a<9,
由于三角形的各边均为整数,则a=6或7或8,因此有三个三角形;
(2)当a=7时,有a=7=c,所以周长为7+7+2=16.
18.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
条件:,,结论:.
条件:,,结论:.
条件:,,结论:.
条件:,,结论:.
条件:,,结论:.
条件:
,,结论:.
19.解析:∵AD是BC边上的中线,
∴D为BC的中点,CD=BD.
∵△ADC的周长﹣△ABD的周长=5cm.
∴AC﹣AB=5cm.
又∵AB+AC=13cm,
∴AC=9cm.
即AC的长度是9cm.
20.解析:(1)如果①②③,那么④;
如果①②④,那么③;
如果①③④,那么②;
如果②③④,那么①.
(2)如果AC∥DE,DC∥EF,CD平分∠BCA,那么EF平分∠BED.
理由如下:∵AC∥DE,∴∠BCA=∠BED,即∠1+∠2=∠4+∠5,
∵DC∥EF,∴∠2=∠5,
∵CD平分∠BCA,∴∠1=∠2,∴∠4=∠5,∴EF平分∠BED.
21.解析:(1),,
,
;
(2)由(1)得,,
,
,
,,
,
,
,
,
.
22.解析:(1)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③.
(2),理由如下:
如图2,连接.
由题意知:.
,,
.
23.解析:(1)设,,
根据和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可知:
,,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即①.
是与的外角,
,即②.
同理,是与的外角,
,即③,
①②得,④,
①③得,⑤,
④代入⑤得,,
,
解得;
(2),理由如下:
由(1)同理可知:
,
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数学上册每周一练】01
三角形初步知识1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2,6
B.1,2,3
C.2,3,4
D.2,2,4
2.如图,CM是△ABC的中线,△BC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3cm,BC=8cm,则AC的长为( )
A.3cm
B.4cm
C.5cm
D.6cm
3.已知四个命题:①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②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或者0;④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的角平分线,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
5.如图,点C是∠BAD内一点,连CB、CD,∠A=80°,∠B=10°,∠D=40°,则∠BCD的度数是( )
A.110°
B.120°
C.130°
D.150°
6.如图,在中,,若沿图中虚线截去,则
A.
B.
C.
D.
7.如图,是的中线,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12.则的面积是
A.2
B.3
C.4
D.6
8.如图,有下列命题:①若∠1=∠2,则∠D=∠3;②若∠C=∠D,则∠3=∠C;③若∠A=∠F,则∠1=∠2;④若∠1=∠2,∠C=∠D,则∠F=∠A,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9.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则的度数为
A.
B.
C.
D.
10.如图,中,,点为中点,延长交于点,为上一点,且于点,下列判断中,①线段是边上的中线;②线段是中边上的高;③与面积相等;④;⑤,正确的结论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
,那么
。
12.“若,则”是一个假命题,请举反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共有
个三角形.
14.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AE=4,CD的长为5,则△ABC的面积为
.
15.如图所示,O是直线l上一点,∠AOB=100°,则∠1+∠2=80°,根据上述条件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真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等边三角形的最长边是9,最短边是4,第三边的边长是奇数,则第三边的长度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本题8分).一个三角形的两边b=2,c=7.
(1)当各边均为整数时,有几个三角形?
(2)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其周长是多少?
18(本题8分)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给出下列五个论断:(1);(2);(3);(4);(5).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正确的命题(至少写出5个).
19(本题10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ADC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多5cm,AB与AC的和为13cm,求AC的长.
20(本题10分).如图,有如下四个论断:①AC∥DE,②DC∥EF,③CD平分∠BCA,④EF平分∠BED.
(1)若选择四个论断中的三个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构成一个数学命题,其中正确的有哪些?不需说明理由.
(2)请你在上述正确的数学命题中选择一个说明理由.
21.(本题10分)如图,在中,于点,于点,.
(1)请说明的理由;
(2)若,,求的度数.
22(本题10分)如图1和图2,在三角形纸片中,点,分别在边,上,沿折叠,点落在点的位置.
(1)如图1,当点落在边上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①,
②,
③
(2)如图2,当点落在内部时,直接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23(本题10分)如图,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1)若,,求的度数;(2)猜想,,的等量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