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中秋假期作业
一、选择题。
1.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质量相同B.一杯水多,一杯水少C.两杯都进行搅拌
2.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A.夏天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
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向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用塑料薄膜盖好乙杯口,并固定好,甲杯口
不盖。过一段时间发现(
)。
A.甲、乙两杯水一样多
B.甲杯水多于乙杯水
C.乙杯水多于甲杯水
4.把透明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泥地上,泥土里的水是以什么形态跑到盒子底部的呢(
)。
A.像泡泡一样飘上去的B.像空气一样飘上去的C.像水一样流上去的
5.某同学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发现衣服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放在密闭的地方
干得快。这是因为水蒸发的快慢和(
)有关。
A.空气流动的快慢
B.温度高低
C.液面面积
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7.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8.如图水杯中,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按A、B、C、D顺序依次为(
)。
A.热水,冷水,冷水,热水B.冷水,热水,热水,冷水C.热水,冷水,热水,冷水
9.液态的水放在(
),会变成固态的冰。
A.冰箱上面
B.冰箱的冷藏室
C.冰箱的冷冻室
10.把一杯水不封口放在通风的地方,几天后杯子里的水(
)。
A.增多了
B.减少了
C.没变
11.一个干的玻璃杯中装了冰块后外壁出现了很多小水珠,这是由于(
)。
A.杯子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B.杯子里的冰融化后从杯壁渗出来的
C.杯子里的冰融化后从杯口满出来
12.有一位同学在家里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你认为温度变化是(
)。
时间
开始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
分钟
……
温度(℃)
80
73
67
62
58
55
……
A.温度慢慢下降,先慢后快B.温度慢慢下降,先快后慢C.温度无明显变化
13.下列图中用于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维恩图是(
)。
A.
B.
C.
14.关于水的蒸发,下面三位同学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B.乙:无风吹时,水蒸发得快
C.丙:折叠的衣服比展开的衣服干得快
15.关于雪和雾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水的固体形态
B.都是温度下降到0℃以下形成的
C.都是温度下降形成的
16.汽车是我们现代家庭中常用的代步工具。暴雨天,汽车后视镜经常会布满许多小水珠,导致驾驶员看不清后方来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现在许多汽车都配备了后视镜加热功能,可让后视镜上的小水珠快速消失,这是因为(
)。
A.加热加快小水珠蒸发
B.小水珠溶解了
C.小水珠被后视镜吸收了
17.下列三种物质中,属于液体的是(
)。
A.树叶
B.酱油
C.泥土
18.水蒸气和小水珠都是水,它们(
)。
A.形态不同
B.不可以互相转化
C.不会同时存在
19.用注射器做压缩水的实验时,我们发现(
)。
A.注射器中的水能够被压缩到0毫升
B.水不能被压缩
C.水可以被压缩,但无法压缩到0毫升
20.以下状态的水中没有固定形状的是(
)。
A.水
B.冰
C.雪
21.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
A.有
B.没有
C.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2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4℃
B.0℃
C.8℃
23.有一杯水的温度是45℃,周围环境的气温是25℃,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
A.15℃
B.25℃
C.45℃
D.60℃
24.吃火锅时,没有往锅里继续放盐,可汤却越来越咸,这是因为(
)
A.汤上面淡下面咸
B.汤里水分蒸发
C.一开始锅底的盐没完全溶解
25.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2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
27.秋季的早晨,经常会有雾,这些雾是(
).
A.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B.空气中的水蒸气
C.白色的烟
二、判断题。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
2.课堂上为了省时,其实不需要预测,直接做实验即可。(
)
3.雪、冰雹不属于降水形式。(
)
4.节约用水是当下乃至以后的一个不变的主题。(
)
5.水是白色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
6.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是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
7.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
)
8.食用油也是液体,它跟水的特征是一模一样的。(
)
9.水、冰和水蒸气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组成成分不同。(
)
10.晴朗的日子,空气中没有水蒸气。(
)
11.水在沸腾过程中,气泡会逐渐增多,而且自下而上越来越小。(
)
12.使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
)
13.吃火锅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这是因为镜片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14.装满水的杯子,受热沸腾时,水会溢出杯口。(
)
15.雪、冰雹不属于降水形式。(
)
16.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一放入水中就应该马上读出温度。(
)
17.水沸腾时的温度是60℃。(
)
18.水是白色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
19.盐,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20.测量水温时应该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
21.加热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
22.测量水温时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
)
23.电水壶把水烧开时会冒出大量“白气”,说明水蒸气有时可以看见。(
)
24.白糖不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到水中。(
)
25.水结冰是因为受热了。(
)
26.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
三、实验题。
1.测量物体温度时必须学会读写温度计上的示数,下列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______)
(______)
(______)
2.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
(1).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2).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
(3).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火焰的(
)。A.①
B.②
C.③
(4).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B.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5).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马上跑远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沙土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