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5 09:44:35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富贵不能淫
《孟子三章》其一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体会孟子说理的主要特点。
3:了解孟子主张,领悟“大丈夫”的精神内涵。
一、情境导入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计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你怎么看待这些人呢?
二、预习检查,文从字顺
目标一: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懂大意。
目标二: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预习检查,文从字顺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重点实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与民由之
真正,确实。
怎么,哪里
顺从
/
常法
遵从,遵照。
二、预习检查,文从字顺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
通“汝”,你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迷惑
一词多义
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戒:戒之曰
必敬必戒
居:居天下之广居
能够
实现
训导、告诫
谨慎。
居住
住所、住宅
之:丈夫之冠也
往送之门
妾妇之道也
与民由之
此之谓大丈夫
“之”常见用法:
(1)沿河求之,代词;
(2)山川之美
结构助词,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独;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到,去
(5)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动词,到)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正道)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六个小法宝“留、删、换、调、补、贯”
留: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
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
换:单音、异义、通假、活用词。
调:特殊句式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等。
补:补足省略成分及比喻、用典等修辞含义。
贯:互文、借喻等委婉表达时,联系上下文,灵活贯通翻译。
六个小法宝“留、删、换、调、补、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信”上。
译文: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
三、理清思路
领悟内涵
再读课文,思考:
景春与孟子二人心目中的大丈夫都是什么形象呢?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问题一:
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从哪一句话看出来的?这两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反问增强语气,敬佩、仰慕之情。
问题二:
孟子与景春见解一样吗?从哪里看出来?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传达孟子的情绪?
第一层次(驳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连用反问语气,不屑,鄙夷。
妾妇之道的本质:顺从。迎合君主的喜好来换取个人的利益。
第二层次(立论)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两组排比句式,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大丈夫之道的本质:坚守
居天下之广居:讲仁德,宅心仁厚
立天下之正位:守礼法,彬彬有礼
行天下之大道:合道义,舍生取义
得志,与民由之: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独行其道: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使其骄奢迷惑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使其改变操守
威武不能屈:威武相逼不能使其意志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操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吗?
大丈夫操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吗?
方志敏在敌人面前,直面死亡,不惧暴力,不被诱降,这不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实写照吗?
中国在全球疫情危机之际,充分体现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担当,这不就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生动诠释吗?
四、领略圣人的情怀
1.作者简介: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元朝追封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2.背景透视:
战国时期。诸侯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老百姓“民有饥色,野有饿殍”。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
“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
愿大丈夫的高尚情操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
1、下列黑线体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实)安居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B.丈夫之冠也(行冠礼)必敬必戒(谨慎)
C.往之女家(女儿)与民由之(自由)
D、居天下之广居(最宽广的住宅,喻指“义”)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A
2、下列内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是(

A.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B.“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