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氧化和燃烧第2课时
石头
木块
点不着
点燃了
[实验一]
总结: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实验二]
熄灭了
总结:可燃物要与充足氧气接触
[实验三]
纸条
木块
很快燃烧了
很久才燃烧
总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
370
558
700~
750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结合你对生活的观察想一想,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物质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1.
物质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与充足氧气接触
3.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热水,在热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A端放干燥的红磷,B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00℃以上。
思考:哪处的磷能燃烧?
如何能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
美国9.11事件
长乐拉丁酒吧
发生特大火灾
思考:
如何控制反应条件?
如何进行灭火?
通常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灭火就是想办法破坏维持物质燃烧的条件,从而使这种氧化反应停止。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只需其中之一即可)
一、
用品:
蜡烛、沙土、火柴、剪刀、烧杯、
湿棉花、水、药匙、镊子
探究:蜡烛火焰的熄灭
“蜡烛熄灭”的方法
熄灭的原理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方法7
用嘴用力吹气
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
将沙土覆盖在蜡烛上
用湿棉花盖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下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下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以及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剪去蜡烛的烛芯
在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
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去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常用灭火方法
燃烧事例
灭火方式
你的理由
蜡烛燃烧
用扇子扇灭
降低蜡烛火焰的温度
油锅着火
盖上锅盖
将油和空气隔绝
熄灭酒精灯
森林大火
油井大火
盖上灯帽
将灯芯和空气隔绝
设置隔离带
将树木与大火隔绝
用炸药在大
火上方爆炸
消耗氧气
使油和氧气隔绝
烧不坏的手帕
酒精的着火点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所以酒精先燃烧。
酒精气化和水分蒸发,需要吸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再用一个
透明的大烧杯倒扣住两支燃着的蜡烛。
试分析大玻璃筒倒扣住两支蜡烛后,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从上至下,两支蜡烛依次熄灭。
原因是热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从上至下逐渐充满大烧杯。
【趣味小实验】
火灾来临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原意是移走可燃物,燃烧就不能进行。
1、釜底抽薪
(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
锅,薪:指柴火。)
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成语中的化学
成语中的化学
2、煽风点火:
原意是指轻轻扇动,给火种提供充足的氧气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原意: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魏世家》:“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原意: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原意:
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拓宽视野: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点燃蜡烛,把粗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罩下去,正好把蜡烛的火焰罩在铜丝圈里面,观察实验现象,你们小组能根据刚学习的燃烧条件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点燃三根火柴,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平放,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对于它们你了解多少?
泡沫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
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教师寄语:
你们的天赋好比一朵火花,假如你用勤勉辛劳去助燃,它一定会变成熊熊烈火,放出无限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