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复习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复习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学案
一.通过课外资料阅读,结合书本知识,请概括拉马克和达尔文两位科学家在生物进化方面的核心观点,分别写出他们观点中积极的和不足的方面。并在比较的基础上,说出他们理论中有哪些共同和不同之处。
布丰
你认同的观点
物种是可变的
不认同的观点
生物直线式进化环境变化引起生物进化
拉马克
你认同的观点
不认同的观点
达尔文
你认同的观点
有争议的观点
二.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书本P19)
假设一:
假设二:
问题:
1.当时的工厂为何排出滚滚的浓烟?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说浓烟会造成哪方面的污染?
2.在1850年之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黑色尺蛾?
3.到了1900年,什么原因使黑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浅色尺蛾?
4.到1900年,浅色尺蛾的数目大为减少,但仍有一部分生活在树林中,这是为什么?
5.如今,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你能否预测不同体色的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
科学质疑
1.通过桦树尺蛾数量变化的探究学习,要保护物种的相对稳定,你认为该如何去发展工业?
2.通过桦树尺蛾数量变化的探究学习,你认为达尔文学说都符合你的“胃口”吗?
练习:
1.下图所示的是某森林中的树干标本。在这片靠近城市的森林环境中释放了1000只白色飞蛾和1000只黑色飞蛾。三周后重新捕捉到778只白色飞蛾和135只黑色飞蛾。
(1)该城市附近的森林的树干很可能类似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果若干年后重复做这个实验,发现950只黑色的飞蛾和55只白色的飞蛾,那么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捕食飞蛾的敌害减少了
B.捕食飞蛾的敌害增加了
C.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状污染物增加了
D.飞蛾的进化速度降低了
(3)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染必将在科技的光环下得到有效的遏制,请你预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白色飞蛾和黑色飞蛾的数量变化(画图),并说明你的理由。
2.达尔文在印度南部的克格伦岛上,发现这里的昆虫有两种类型,大多数昆虫的翅退化,少数昆虫的翅异常发达,但没有翅中等发达的类型。同时达尔文还发现该岛经常刮大风。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与海风的关系称为

(2)昆虫翅的不同形态是
的结果,其转化方向是
的;
(3)暴风对翅起
作用,这种作用是
的;
(4)昆虫翅的这两种性状是对海风的一种

课外阅读资料:
布丰
布丰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
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丰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
布丰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
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丰甚至大胆地提出,人应当把自己列为动物的一属,他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如果只注意面孔的话,猿是人类最低级的形式,因为除了灵魂外,它具有人类所有的一切器官。”“如果《圣经》没有明白宣示的话,我们可能要去为人和猿找一个共同的祖先。”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
拉马克
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并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但拉马克早于达尔文诞生之前(1809年)就在《动物学哲学》里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在进化学说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曾多次引用拉马克的著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他在《动物的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提出了两个法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拉马克认为,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是为“用进废退说”。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练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如长颈鹿的祖先原本是短颈的,但是为了要吃到高树上的叶子经常伸长脖子和前腿,通过遗传而演化为现在的长颈鹿。又例如上一代是为举重选手,则子代应遗传得自父母之强健肌肉。
他提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种的稳定性只有相对意义。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条件对生物机体的直接影响。认为生物在新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认为物种经过这样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适应性状,便能逐渐变成新种,而且这些获得的后天性状可以传给后代,使生物逐渐演变。并认为适应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他第一次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面探讨了生物进化的动力,为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当时生产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拉马克在说明进化原因时,把环境对于生物体的直接作用以及获得性状遗传给后代的过程过于简单化了,成为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种推论,并错误地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以及动物的意志和欲望也在进化中发生作用。
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1882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三,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但是,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使用范围并不象达尔文设想的那么广泛。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的机制,对于非适应性的进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机制。也就是说,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这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较有争议的部分。在达尔文在世时以及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生物学家,特别是古生物学家,都相信生物进化是能够出现跃变的,认为新的形态和器官是源自大的跃变,而不是微小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缓慢而逐渐地累积下来的。包括赫胥黎在内的一些古生物学家由于强调生物化石的不连续性,而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