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遗传与进化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遗传与进化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分析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理解并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


新授课




〖一、情景引入〗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你能从这两句话里,总结出有什么生物现象?生:踊跃讨论回答问题。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作一个家庭小调查,观察自己的以下性状特征:(1)耳朵有没有耳垂?
(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5)食指比无名指长还是短?
(6)血型(A、B、AB、O型)你与父亲相同的性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母亲相同的性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父母都相同的性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父母都不相同的性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调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汇报调查结果。〖二、讲授新知〗师: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1、生物的性状师: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遗传学家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双眼皮、家兔毛的白色和黑色。?2、基因控制性状师:请大家来看,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播放课件。)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也就是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这项研究,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1)在转基因鼠的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还是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基因传给子女。〖三、布置作业〗
完成目标检测相应题目。————————课后小结————————本节课从宏观的遗传现象——性状入手,逐步向微观的基因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课时教师也尽量让学生多举一些性状方面的例子,尤其注意区分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要明白,尤其注意控制超级鼠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背景资料〗1、性状和相对性状性状(character):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豆荚形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花序着生部位和株高等性状,就是7个不同的单位性状。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孟德尔在研究单位性状的遗传时,就是用具有明显差异的相对性状来进行杂交试验的,只有这样,后代才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差异,并发现遗传规律2、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又称现代生物技术食品(Foods
produced
by
biotechnology),系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供体基因植入受体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后生产的食品原料、成品及其食品添加剂,使其在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理论上讲,通过这种手段,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所需要的食品。例如,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就可以获得具有相应基因的品种。还可以缩短获得新品种的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作物的营养价值,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物质,如有药用价值的物质、维生素、工业上用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在过去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应用中,并没有发现其与一般食品有明显的差别,但人们对其安全性仍然提出质疑。外源基因是否安全?基因结构是否稳定且不会产生损害人体健康的突变?基因转入后是否产生新的有害遗传性状或不利健康的成分?基因转入后是否引起营养成分和其他功能性成分含量与吸收利用的改变?在有的转基因过程中使用的具有拮抗抗生素的基因,是否会通过转基因食品使人体菌群通过质粒传递产生对抗生素的抵抗性?是否会增加对食物的过敏?这些均有待研究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