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种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种群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4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种群
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教学目标:一,掌握种群的概念
二,学会识别种群并了解种群的基本特征
三,通过对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使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种群的概念,种群的特征,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有千姿百态的树木花草,有千奇百怪的鱼虫鸟兽,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约有五百多万种,已被生物学家命名的生物约有两百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生物没有被发现。
认识生物种群,
读图,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
为什么不是同一种生物?
因为他们的形态结构并不相同。
物种:一群生物,他们的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而生育子孙后代。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如,校园里所有的广玉兰,水稻田里所有的水稻,校园里所有的香樟树,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鲤鱼。
学生举例
学生判断下列所描述的是否构成一个种群
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
田里所有的青蛙和蝌蚪
一片森林里所有的植物
一个校园里全部的人
强调:一定区域可大可小,种群里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差别,性别差异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他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描述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种群密度等于生物个体数除以生物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例如:学校操场300平方米的面积上有30棵香樟树,它的种群密度为30÷300等于0.1。我国人口的分布也可以用种群密度来表示,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种群密度大,西北内陆地区人口种群密度小,从世界范围讲,亚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南北美洲人口密度小
二,年龄结构,同一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年龄不同
看图,通过人口金字塔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人口金字塔可预测人口数量的变化,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三,性别比例,性别比例要保持平衡,否则种群数量将会出现大的变化
四,出生率,单位时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产生的新个体数
五,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每千个个体中死亡的个体数
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的因素:食物、迁入和迁出、种群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作用,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加,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个体数量减小,年龄结构对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有极大的关系。三,学生练习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