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种群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种群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2种群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能明确掌握种群的概念,知道种群的5大特征。2、技能领域:培养学生对于生物概念的理解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让学生领悟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重点
种群的概念
难点
种群概念的三要素在实际题目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板书设计
第1节种群一、种群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二、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增长型
稳定性
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科的教学,发现本节课的时间节奏没有掌握好,有些东西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完成,教师的讲述较多。教学过程中的引入应当适当调整,减少比例。




(一)引入新课
请大家来说说看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哪些生物?(二)新课教学读图:设疑:1、这些生物一样吗?2、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讲述:种群的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强调:区域可大可小一个物种一群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
年龄之差,雌雄之别练习:例题: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
)A、台州市所有的人
B、生活在椒江中所有的鱼C、白云山上所有的植物
D、一块稻田中所有的昆虫大显身手:1、此时此刻教室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2、学校植物园中所有的植物3、桔树林里的一棵桔树4、森林中所有的哺乳动物5、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6、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食人鲳
过渡: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人们总是希望它们越来越多;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人们总想使它们越来越少。由此可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要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首先要了解种群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读图:1、种群密度――指一定范围(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的特点: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差异
例:在我国某地的野驴,每100km2还不足两头,
在相同的面积内,灰仓鼠则有数十万只。
B
、同一物种种群密度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差异
例: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
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C、同一物种在不同的地区,种群密度往往是不同的。
PPT展示:全市常住人口为596.8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15.3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1.55万人,增长15.82%,年平均增加8.16万人,增长1.48%。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28.52万人,占21.53%。
台州市面积:9413平方千米
学生活动:算出台州市的人口密度。2、年龄结构:读图:
每一横条代表一个年龄组横条的长短表示该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多少或比例的大小
年龄结构的类型:3、性别比例:PPT展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8.16万人,占51.63%;女性人口为288.72万人,占48.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73,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84略有上升。学生活动:你能算出班级中的性别比吗?4、出生率:出生率:单位时间(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活产的新个体数。学生活动:例:一个拥有3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繁殖了900只幼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出生率是:
。300
‰5、死亡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年)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死亡的个体数。学生活动:例:一个拥有1000只麻雀的种群在一年内死亡了80只麻雀,那么这个生物种群在这一年中的死亡率是
。80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影响:PPT展示:台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显著,出生性别比较高。2010年共出生7.29万人,死亡3.67万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5%。和6.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比2009年上升0.6个千分点。练一练:(三)课堂小结:
1、种群的概念。
2、3、课后思考:(1)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的区别(2)为什么在畜牧业中经常要控制性别比例?(四)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前2个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