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安排1课时完成。教学作简要分析说明: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突出概念教学,围绕图片材料、视频事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节的学习,了解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相关图片、视频。
六、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多媒体、提问法,开展师生互动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引入:
“橘生华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分析原因
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环境中的因素又会对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读图(课本42页):
1.图中植物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受了环境中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温度、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盐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2.你能再举些实例说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吗?
生物除了受非生物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的影响,这些被称为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的呢?
你知道蚂蚁、蜜蜂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吗?
(说明同种生物之间可以互助)
同种生物之间除了互助之外,还有其他关系吗?
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助(蚂蚁、蜜蜂)的现象-----种内互助
也存在着斗争(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的现象-----种内斗争。
⑵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互助互利:彼此有利,分开后能独立生活,也叫种间协作 如:花与蝴蝶
捕食:一方杀死或吃掉另一方,如:羊吃草
共生: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独立生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
竞争:彼此互相抑制,也叫种间竞争,如:水稻与杂草
寄生:一方有利,另一方有害 如:蛔虫寄生于人体内、莬丝子、细菌等
偏利、偏害:对一方有利或有害,另一方则没有影响
生物能生存到现在,这也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适应结果。那么,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周围环境的呢?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仙人掌的哪些结构是适应干旱环境的?
1、保护色
2、拟态
3、警戒色
思考与讨论:鱼在水中游,鸟在空中飞……各种生物的形态和结构有哪些特点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请举例说明。
那么生物对环境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蚯蚓的活动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植物的生命活动又会对环境到来哪些影响?
课堂小结: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光照、水、土壤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3)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应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其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课堂作业:
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3、对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
A、农田中的植物、
昆虫、
鼠
B、阳光、空气、水、土壤
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
加上其它青蛙
4、将下列对应项连线
玉米地里的玉米和杂草
竞争关系
跳蚤与狗
捕食关系
雄狮子追斑马
寄生关系
课后作业:作业本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非生物因素:温度、水、阳光、空气、无机盐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展示视频、图片和设计问题为主,要完成的任务较多,用一节课时间完成是较紧张的,还需要在教学中抓紧时间。本节课知识点不算多,但知识间是紧密联系的,前面的概念没弄清楚,后面的学习就有困难。因此,教师要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理解,需要借助一些感性的材料,如:图片、收集生活中身边熟悉的实例并制作材料等,这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准备,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达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树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值得探讨的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去巩固、消化,可通过做习题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足之处:课堂时间安排略显紧凑,教师引导时间和学生交流部分占用较多时间,课堂活跃
,但掌控较差,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吸取经验教训,认清不足,扬长避短完善课堂。本节课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收到的效果应该是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