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例举并结合实例说明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图片资料,说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常普遍。
2、培养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通过学生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生物与环境是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等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难点: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举例相结合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采用图片直观呈现油菜开花的美丽场景,请学观察、阅读分析,教师引导思考: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油菜的开花时间与绍兴油菜开花时间是否一样?开花时间不一样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西藏和绍兴的纬度差不多,为什么油菜开花的时间也会不一样?教师结合学生所答进行评价,从而渗透温度对于植物的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使学生注意和思维进入本次学习过程,同时得出温度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提出问题:我国大部分地方冬季比较寒冷,为了使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菜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由于温度低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可以使农作物朝着往人类有力的方向生长。
视频播放:通过学生采访家长的形式,具体阐述油菜的生长过程中农民采取的一些措施,是油菜长势良好。提出问题:赵铁伟爸爸介绍,油菜播种时要保持泥土湿润,移栽后要浇水,还要施肥,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农民这样做是因为水分、无机盐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图片展示:图中植物的形态主要是受了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
设计意图:说明非生物因素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还影响生物的分布和形态。说明这种影响的普遍性。
讨论: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分布、形态有影响,它们对动物的生长、分布、生活习性也有影响吗?四人一小组讨论,
举例说明。然后播放视频补充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小组成员共同来寻找实例,扩大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问题二:赵铁伟爸爸介绍,油菜种植时要保持植株与植株之间间隔30cm-35cm,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得出同种生物之间会为了阳光、水分、无机盐而发生斗争。从而得出同种生物也会对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学以致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得出同种生物之间会发生钟内斗争,所以把这个影响应用在农业上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问题:同种植物之间会为了争夺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盐等而发生斗争,那么同种动物之间会不会有这种关系呢?同种生物之间为了生存而发生种内斗争,有没有同种生物为了生存而互相帮助呢?
让学生举例说明。
问题三:赵铁伟爸爸介绍,油菜种植过程中还要经常除草杀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杂草和油菜之间的关系与害虫和油菜之间的关系是否一样?举例说明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区别,让后举例说明这些关系在自然界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图片展示:老师介绍寄生关系
,告诉同学们这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关系。
最后总结以油菜为例说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评价:利用油菜作为讨论的出发点,使学生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有直观的体验和认识,在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视频、小组讨论举例,拓展实例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后作业(第一课时)
1、生物的环境包括生物周围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
因素和
因素。阳光、
、
、
、无机盐等属于非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
因素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
2、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可以是
的,蚂蚁、
等群体内部分工合作。同种生物
的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发生争夺
、
或配偶等现象。
3、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复杂。有的
,如花与蝴蝶之间。;也有的为
生存而进行各种形式的
;虫吃草、鸟吃虫都是生物之间普遍的
关系。种间
关系除了互助互利关系、捕食斗争关系以外,还有
的关系非常普遍。
4、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
)
A.
缺水
B.
光照强
C.
土壤贫瘠
D.
温度高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
共生关系
B.
捕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合作关系
6、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正常生长。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7.栽种于某市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
下旬便进入盛开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阳光
C.
温度
D.
土壤
8.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9.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
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10、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
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最适宜鼠妇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
B.
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
C.
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
D.
干旱会使植物萎蔫
1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
A
B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
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12、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l月平均气温5℃以上;
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请分析回答: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
结果进行统计。
a.选择9株柑橘苗,将它们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株。
b.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
C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c.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d.对收获的果子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表: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①从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适宜种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答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堂课,阅读教材后,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并实施了本节教学。在本节课中,我始终贯窜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一问题引领为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反复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中教学引入由学生周边的环境入手,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周边很多孩子家里有油菜种植,在来校的路上可以看到大片大片油菜,另外我们学校是外地民工子弟学校,有一半的学生是外地生,所以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时候用油菜这个具体的例子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充分了解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重点强调温度对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然后通过赵铁伟爸爸对油菜生长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的介绍,提出问题,简单介绍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分、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影响。这样做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生物教学中多引入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在学生阅读书本信息,思考关键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举例说说,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程度良莠不齐,我在本堂课中播放了了一个短短的视频,介绍了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生活的影响,感觉有点意犹未尽,如果有时间或其利用其他第二课堂,播放一些视频给学生看,带领学生领略生物界的精彩纷呈。
在后面生物对生物的影响中,又以赵铁伟爸爸的介绍为教学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以油菜为实例,介绍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对生物有些是有利的影响,有些是不利的影响,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后面生态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本堂课中,我事现问了班中的一些同学,谁的家里有油菜种植,结果在我们本地学生中有一小部分说家里有种植,然后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去采访自己的家长,至于采访什么内容我让他们自己设计,只要有关于油菜种植的相关问题都可以。结果有一部分同学给我了反馈,在这些同学的反馈中,我挑出了我认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其中一个视频(其中有几个视频采访了爷爷或者奶奶,爷爷奶奶的普通话不标准,我也就没有用,还有几个他设计的问题简单,我也没有用),也就是赵铁伟的采访视频拿来应用。采用了一个课外拓展-对赵铁伟爸爸的采访作为本堂课的教学主线,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学以致用这个教学环节,对知识进行了拓展和迁移,让学生觉得学习了科学知识后对实际生活的作用非常之大。
提问、举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列举大量有关的实例和各自收集的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是,我在这堂课之前,让学生去查找资料时,只是简要地说了以下查找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资料,没有做到正确的指导,所以在讨论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反应相差很大,这个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力去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