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遗传与进化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遗传与进化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遗传与进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识别遗传和变异现象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并且能正确表达DNA的结构模型。
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的传递来完成的。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自己及同学身体特征的的观察以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特征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
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2.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及相互间关系。
教学难点:
1.DNA的结构;
2.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DNA模型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不同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发育成的不同子代特征分析,从而来了解遗传变异现象;通过对遗传物质的探究,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在与同学的特征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讲解DNA的结构过程中,培养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21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遗传与进化》。
首先,请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它描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理过程?(受精)
对,我们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奇特的生命现象。假如这个受精卵就是你生命的起点,如果当时受精的不是这个精子,而是另一个精子,那么现在的你将会是谁?长的怎么样?请大家说说看。
二、新课教学
(一)遗传物质的传递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可以推测,父母的特征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一些特征传给后代的。
1.我们把子女像父母的现象叫遗传,子女和父母有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讨论:既然遗传和变异是常见的生命现象,那么遗传和变异谁是绝对的,谁是相对的呢?变异是绝对的,遗传是相对(在一段时间内遗传是比较稳定的)
3.既然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产生遗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基因----证据?
神创论---先成论---遗传因子---染色体
后来这个理论为什么被推翻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时,并没有发现生殖细胞中有人的缩影。
4.观察果蝇和人类染色体
解释: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人类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但成熟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只有单倍的23条染色体。
5.请说明:生男生女的奥秘!
6.染色体能决定人的某些性状-----性别、病症(如先天愚型)
7.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随着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观察发现,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起遗传作用的是DNA。
8.DNA到底是什么物质?大分子物质,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首先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的真实面貌。
观察模型,讲述结构和脱氧核苷酸
9.活动:搭建DNA分子模型(片段);拆分出一个脱氧核苷酸;
10.一个DNA分子决定生物体的一个性状?-----引出基因
11.基因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比如:一个DNA分子就是一篇文章,脱氧核苷酸就好比一个字母,eye,就决定了眼睛的性状。此时
可以出示不同学生搭建的DNA模型片段,说明不同的组合表示了不同的基因,控制了不同的性状。
而一个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亲代通过精子和卵子将自身的基因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了父母双亲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与亲代或不同子代之间相似的性状。
12.基因控制的性状你还知道哪些?(外部)------活动。
13.总结:遗传的定义
14.既然亲代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为什么子代有些性状与亲代都不像?----引出变异。
有些基因显示出了性状,有些基因没有显示出性状;
有些基因发生了改变;(细胞分裂期间、药物、辐射等因素的影响)
15.总结:变异的定义。
16.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画图
17.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遗传和进化的一部分奥秘,同学们还有没有想知道的关于遗传学的问题?
这些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但老师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基因会有更多的奥秘被发现,这些奥秘也等待同学们来发现,老师期待着!好,今天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测评】
1.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为主要遗传物质
B.(3)的主要成分为(1)和(2)
C.(1)和(2)内均含有遗传物质
D.(3)在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
2.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一般有利
B.凡是变异都可遗传
C.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3.“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现在国内外最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2002年9月郑州市民李广利先生正式领到了我国第一张18个位点的基因型身份证。你认为李广利先生这张身份证上的18个位点的信息取自(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科学家试图在实验室中克隆出20世纪70年代前已灭绝的袋狼,但计划失败,因为从这些动物残骸上获取的DNA已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成为碎片,目前还没有能力将这些决定着袋狼性状特征的碎片组合成完整的DNA。这些碎片是(  )
A.染色体
B.基因
C.蛋白质
D.脱氧核糖核酸
5.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的全部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由基因决定
C.水稻DNA分子是一种大分子化学物质
D.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
6.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内某些结构之间关系的是(  )
7.关于白化病和先天愚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不可以治愈
B.都是遗传病
C.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D.都会传染
8.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千克。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千克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千克。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改变并不能遗传
C.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甘蓝在两地的高产和低产,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9.生物的性状是由其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请根据如图判断各序号所对应的结构名称(  )
A.①基因,②DNA,③染色体
B.①DNA,②基因,③染色体
C.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
D.①基因,②染色体,③DNA
10.把同一品种的水仙花引种到别处栽培,由花多味香变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种回漳州后,又是花多味香。此过程说明了水仙花的这些性状(  )
A.会遗传但不会变异
B.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
C.是由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D.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
11.科学家把从鲍鱼精子中提取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生产出可促进蛤、牡蛎等贝类幼体生长的激素,该技术属于(  )
A.转基因技术
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
D.仿生技术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分别说明了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13.遗传物质是________,它存在于细胞核的________上,它和________共同组成染色体。
14.________是指杂交后代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如骡比驴和马更强壮有力。________工程是一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例如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等。
15.如图是转基因超级鼠(也就是把小鼠培育成了大鼠)产生的详细示意图。
(1)步骤1中的鼠应是________(填“大”或“小”)鼠,此时受精卵的卵核与精核________(填“未”或“已”)融合。
(2)在步骤2中,显微注射器正在注入的是________鼠的基因,注入到了受精卵的________(填“精”或“卵”)核中。
(3)步骤4中出生的幼鼠的基因来源于________(填“小鼠”、“大鼠”或“大鼠和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