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生物群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生物群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群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4.列举不同生物群落,了解生物群落的生物学意义。……8.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负责的开放系统,体验生命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也具有层次性。
……
观察某区域中(如腐木上)的生物群落;观察当地的植被。
2.中考考纲要求: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三)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识别种群与生物群落(包括植被),举例说明种群的特征及群落的结构。……6.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负责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能判断某一结构层次是否属于群落并说明理由
了解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建立有关群落结构的模型
2.用阅读、讨论等方法了解引起群落结构的原因
3.使用平板电脑、同屏等信息技术用于学生阅读、交流、学习反馈评价等课堂环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自然美,为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发自内心地自豪。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目前已经学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等概念,正在完善“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的过程中。
2.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释真实场景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材分析
浙教版《科学》第六册第二章第三节生物群落分两部分: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生物群落的概念
(2)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
(3)植物群落和植被
2.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
(2)群落的水平结构
(3)群落的时间结构
四、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一、情景引入1.播放南园照片,告诉学生“今天和老师一起用生态学的观点重新认识校园”。2.请学生交流课前观察的成果。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生物群落的概念。4.板书:生物群落
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交流课前观察的成果。
二、概念辨析
请判断“校园中一棵枯树枝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是否属于生物群落”
。认为“是”的同学请站到教室前面;认为“否”的同学请站到教室后面。
辨析概念,交流讨论,明确结果,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三、用校园场景引出群落的结构1.指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观看校园照片,并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2。根据学生的回答,建立群落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在黑板上板书。
1.观看照片,书面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2.观点交流
四、用导学案上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造成群落结构的原因1.指导学生阅读导学案的文章2.根据学生的观点板书引起群落结构的原因
1.阅读材料,书面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2.观点交流
五、学习结果反馈指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回答练习题,根据答题情况进行练习讲评
1.操作平板电脑,回答相应的练习题2.根据反馈结果,订正错误
六、回顾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板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