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教学目标:
能够辩证地认识到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益处和危害。
了解细菌这类微生物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知道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体验探究抗生素作用的实验,知道抗生素的作用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青霉素的作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微生物对人类的利和弊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体会到细菌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害处。
复习微生物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微生物这类生物。
我们来看,张老师这里有大家的课间点心——纯牛奶,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把纯牛奶变成酸奶的?
用乳酸菌发酵可以把牛奶变成风味可口的酸奶。这是细菌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福利。但是前几天班里有位同学喝了过期的酸奶,反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几天我们班同学上课是这样的?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来采访下带口罩的同学。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微生物中的细菌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加入乳酸菌发酵
说明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利,有的细菌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危害。
感冒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我们把细菌,病毒和真菌都统称为微生物。
细菌的特点
初一时候我们学过细菌,请大家回忆,细菌有什么特点?
(出示细菌的形态图片)
根据细菌的形态,我们可以把细菌分成三类。
(出示细菌结构图)
仔细观察细菌的结构,和植物、动物细胞相比,它有什么明显不同?
和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有什么特点?
没有叶绿体,所以需要依靠现成的有机物存活。细菌没有细胞核,所以属于原核生物。
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
比如1颗小米=10亿个细菌
然后看图片对照。
1根据细菌的形态分成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结构没有细胞核,属原核生物。主要营异养生活
细菌的危害
因为细菌非常微小,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不知不觉被感染而生病。你知道哪些常见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请同学们阅读资料,五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找出各种疾病的致病菌、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供表格,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
这些细菌是如何危害我们身体的,危害途径有哪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找到答案。
有同学得过扁桃体炎,还记得有哪些症状?喉咙红肿疼痛,就是因为这些链球菌感染导致。
细菌致病性
1、侵入人体细胞,比如引起扁桃体炎的链球菌
2、不侵入细胞,但是会产生破坏细胞的毒素,比如破伤风杆菌
青霉素的发现和作用
得了像扁桃体炎这类细菌性疾病,我们一般用什么药物治疗?
出示各种抗生素药的盒子和说明书。
服药之前,我们都要看仔细说明书,细菌性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没有什么作用的。
目前发现的抗生素有5000多种,常用的抗生素有300多种,第一种抗生素是什么?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看视频《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现在就跟着弗莱明的脚步,重新探索青霉素的抑菌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后完成学案
小组讨论后,确定小组的统一观点。
小组派代表发言,大家交流。
讨论一:明确实验目的后,我们首先要确定实验对象,请大家思考,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细菌作为研究对象?从哪里可以获得这些细菌?
——致病菌不安全
讨论二:实验设计中的变量确定
(1)自变量:青霉素的有无
实验组
有青霉素组
对照组
蒸馏水组
(2)因变量:抑制细菌生长
显微镜观察或者肉眼观察菌落/清晰区
(3)无关变量:这个实验中不研究,但要保证细菌能够正常生长的条件
菌种对研究人员没有伤害,取材方便、菌种丰富。——土壤细菌培养液
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灭菌过的),盖上盖子培养。
讨论三:预测实验结果
如果培养皿中没有细菌生长,说明青霉素有抑菌作用;如果培养皿中都有细菌生长,说明青霉素没有抑菌作用。
你能够画出整个实验设计图么?
当我们生病时候,医生给我们
挂一瓶点滴和两瓶点滴的效果相同么?是不是青霉素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这个实验应该怎么设计?我们来看书本。
问题1;想一想书本实验和我们刚才设计的实验有何不同之处?
定性实验转化为定量实验,还做了青霉素的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问题2:你能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么?
问题3:从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青霉素的发现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里程碑。在二战期间,青霉素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被士兵称为“救命药”。人类从此进入抗生素的鼎盛时期,人类似乎征服了所有细菌感染性疾病。
但是细菌性疾病一直没有根治,以前治疗一种疾病用几万个单位的抗生素就可以,但是现在几百万个单位下去,还不一定能够治愈。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像结核病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耐药性。
我们为什么要慎用抗生素?请看视频。
我们应该如何慎用抗生素?请阅读《抗生素合理使用宣传手册》。
学生展示家里的各种抗生素药盒。
看视频
看图片抑菌圈
学生展示实验设计图并讲述实验过程。
通过学习资料复习七年级已学内容。
(巩固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掌握细菌致病性的两种途径和课外相关知识。
学习资料,了解各大传染病的传染病和传播方式,为下节课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把握信息的能力。了解结核病,做到普及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