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
【教学背景】
通过任务一新闻阅读的学习探究,学生已经能够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学生需要进行新闻采访实践,为任务三新闻写作积累素材,也为“红心向党,寻访先锋”单元主题活动的完成向前推进。采访活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学生此前未接触过,需要教师提供细致又恰当的指导。学校2019级语文组对本单元进行了较完整的实践,主题为2020“深圳故事”采访,有一批素材作为积累和范例,能够帮助新学习本单元的学生更快地探究、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自主收集和分析身边报纸的新闻内容,学生能够把握新闻题材的特点,尝试自主确定报道题材。
2.通过实例展示和练习,学生能够草拟采访提纲,设计采访问题。
3.通过模拟采访和点评,学生能够掌握采访方法和技巧,进行分小组采访实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确定报道题材,草拟采访提纲
难点:模拟采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单元任务,前后勾连,明确活动探究阶段
招募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校团委联合文学社要在9月为大家推出一期“红心向党,寻访先锋”主题报刊,现征集八年级同学组成小记者团队,学习新闻知识,进行采访实践,寻找身边优秀党员,将其故事通过新闻报道出来,辑录出刊。
请你和你的小组伙伴,一起完成以下任务挑战,争取通过班级选拔,就有机会在学校平台上展示。
任务一:勇闯记者训练营——新闻阅读
任务二:奔赴新闻最前线——新闻采访
任务三:攻克新闻编辑部——新闻写作
xxx
xx年xx月xx日
2.以热点人物易立竞引出新闻采访
在《吐槽大会》走红,易立竞以“灵魂拷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去娱乐大众的一面,她在“专业”上有着严肃认真的个人坚持。
易立竞是“中国最好的人物访谈记者”,面对采访这件事,她永远投入200%的精力:
采访李亚鹏预约了两年,采访四天;
采访刘晓庆预约一年多,跟访四天;
采访姚晨,跟着她去了难民营,采访的时间长达五个月;
采访赵本山,在片场等了很多天,采访结束后,赵本山手书四个大字“天道酬勤”,送给她。[footnoteRef:0]
[0:
]
(学生任务单)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footnoteRef:1]记者就好比是工厂的采购员,要到社会上去“采购”大量优质的“原材料”——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写作,才能制造出“产品——新闻稿。可见采访的重要性。所以说:想当好一名小记者,首先就要学会采访。
[1:
]
采访的手段是什么?用眼睛观察,用嘴巴问,用耳朵听,用笔记录,借助音像设备。[footnoteRef:2]
[2:
]
活动一
确定题材
练就“新闻眼”
1.分享课前搜集的新闻报道题材特点,以《龙华新闻》2021年7月19日的为例:
(1)数字龙华招商专列按下“加速键”
(2)学习党史知识
传递奋斗知识
(3)暑假课堂助孩子健康发展
(4)25名社区娃成共建花园守护人
(5)观澜街道多措并举筑牢抗疫防线
(6)龙华中小学生百幅美术作品献礼建党百年
预设小结:一个好的新闻题材,应该是新鲜的,还要尽量做到有价值、有深度、有新意。
2.
小贴士一
捕捉报道题材的方法:
(1)从学校的热点事件发现
(2)从家乡的大型活动发现
(3)从报纸和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4)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捕捉信息
请你结合15天内的所见所闻,试着列出1-2个可报道的新闻题材。
预设:我看东京奥运会(热点)、第三实验全体教师暑期培训(以前没有举办过)、第三期团校启动(持续关注,这一期有一些本年级的同学参加)、河南水灾中的党员担当(时事牵动人心)……都符合新闻题材“新鲜、有价值、有深度、有新意”的特点。
活动二
巧设问题
启动“新闻脑”
1.学会确定选材后,我们需要草拟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
示例: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9月14日下午放学后,本校田径队休息室
采访对象
市中学生运动会初中组男子100米比赛冠军、本校学生刘文
采访目的
了解刘文的成长经历、夺冠心得,以及他对训练与学业关系等的看法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
采访问题
(1)先跟大家说说你夺冠后的心情。
(2)你什么时候开始练习短跑的?平时每天大概训练多长时间?
(3)你觉得训练中最艰难的是什么?如何兼顾训练与学业?
(4)在男子百米项目中,哪位运动员对你的影响最大?(询问原因,请对方具体讲述)
(5)你认为体育训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价值?
……
2.小贴士二
怎样提出采访问题
(1)有针对性,切合主题。采访前明确新闻主题和主要目的,设置问题围绕着主题进行。比如采访“深圳故事”,就围绕着采访对象来到深圳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提问,挖掘细节和动人之处。
(2)逻辑清晰,循序渐进。提问的逻辑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让采访对象有话说,慢慢进入深度访谈。比如采访刘文先从夺冠心情开始提问,慢慢转向训练、思考、成长价值等问题,层层深入。主问题一般不超过5个。
(3)具体简洁,充分准备。“深圳故事”主题采访完成后,有同学反思,在准备采访提纲时没有充分准备,提出的问题不仅和主题没关联,还太笼统,让人无法回答。所以提问需要先对采访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做足功课,具体发问。同时,问题不能过长,繁复的提问使受访者无法获取关键提问信息,影响采访。
3.草拟问题
应用:请你为本次采访确定采访对象,设计三个问题。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21年9月3日,八年级图书角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明确新学期目标,激励身边人锐意进取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
采访问题
参考设计: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21年9月3日,八年级图书角
采访对象
黄同学
采访目的
明确新学期目标,激励身边人锐意进取
采访方式
深度访谈,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
采访问题
1.新学期新气象,开学典礼上校长说我们要为自己制定好目标,请问你的新学期目标是什么呢?
2.你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计划吗?(询问具体计划)
3.你觉得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询问会如何解决以增强个人信心)
活动三
模拟热身
争做“新闻人”
模拟采访:结合上一活动中的“新学期目标”采访提纲,寻找相应的采访对象进行模拟采访。
【准备】请你从采访问题的设计角度评点以下模拟采访片段。
(张梦晴曾雅思视频)新学期学习打算
评点:
优点:
提问能够围绕着主题(“对于八年级这一学年有没有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呢”);适当追问(“有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舞蹈”“如何做到兼顾学业和舞蹈”);问题基本由浅入深。
改进:封闭式问题较多(“会不会感觉八年级特别难”“新增物理科目后有没有感觉学业更重了”);提问不清晰完整(“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你的……”);逻辑不通(“如何做到兼顾学业和舞蹈”——“分享一下高效学习方法”);还需加强追问。
小贴士三
采访时还应注意什么
1.多问开放式问题
2.学会进行追问
3.及时记笔记
4.采访礼仪
【实践】行动起来去采访,然后进行自我总结、同学互评。
作业设计
采访方案小组分工表格、采访提纲、采访视频(具体要求见检测题)
【教学总结】
1.创新任务驱动,落实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本课是大单元情境的贯通,任务驱动的延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充分利用往届学生实践素材,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3.重视学生自主探究,重视教授方法之后的应用实践,重视小组合作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