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篇》B卷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C.盖竹柏影也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C.晴初霜旦
D.回清倒影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B.庭下如积水空明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D.遂至承天寺
遂迷,不复得路
4.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四时俱备(_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
(4)盖竹柏影也(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答谢中书书(
)
(2)古来共谈(
)
(3)五色交辉(
)
(4)四时俱备(
)
(5)晓雾将歇(
)
(6)沉鳞竞跃(
)
(7)念无与为乐者(
)
(8)庭下如积水空明(
)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6.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解(
)衣欲睡
怀民亦未寝(
)
与(
)其奇者
藻、荇(
)(
)交横
7.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题目中后一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和__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8.答谢中书书
(1)高峰入云,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
(3)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四季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提示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2)《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发出的慨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光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记承天寺夜游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歇”古义是“消散”,今义是“休息”,B项“颓”古义是“坠落”,今义是“衰败”。C项“影”古义今义都是“影子”,D项“但”古义是“只是”,今义是“但是”。
2.答案:B
解析:A项“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C项“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D项“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答案:A
解析:A项的意思都是“季节”;B项的意思分别是“澄澈”“天空”;C项的意思分别是“欣赏、领悟”“和”;D项的意思分别是“于是,就”“终于”。
4.答案:(1)季节
(2)坠落
(3)共同,一起
(4)大概是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可根据积累直接作答,也可结合句意推测词义。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5.答案:(1)书信;
(2)共同;
(3)交相辉映;(4)全,都;(5)将要;
(6)争着;
(7)考虑,想到;
(8)形容水的澄澈;
(9)清闲的人
6.答案:tuí;yuè;jiě;qǐn;yù
;zǎo;xìng
7.答案:(1)陶弘景;
书信;
(2)苏轼;
苏洵;
苏辙
8.答案:(1)清流见底
(2)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9.答案:(1)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10.答案:(1)水中藻、荇交横
(2)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