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 23《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清单 23《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9 21: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四、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五、古今异义
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军人)
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跟“来”相对)
六、一词多义
(1)利
地利不如人和
(优势)
兵革非不坚利也
(锋利)
(2)城
三里之城
(内城)
城非不高也
(城墙)
七、通假字
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八、本文主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九、文本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