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专题复习二:
吴林中学
第3节光合作用
知识回顾
光合作用的公式: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4.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能
有机物,氧气
5.物质转变是把 转变成 。
6.能量转变是把 转变成 。
无机物 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7、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___,利用___,把___和__转化成___能量的___(主要是___),并释放__的过程。
储存能量
制造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9、影响因素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叶绿体的多少、
10、应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①有效的利用光能,增加光能的利用率。
②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
③培育新品种,增加叶绿体的含量。
8、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为植物本身及其它生物提供 、 、 。
②吸收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有机物
氧气
能量
CO2
1、设置对照试验的要求?
2、连一连:
检验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氧气
检验有无淀粉
检验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检验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碘液
燃烧的蜡烛
带火星的木条
暗处理
光照
遮光
脱色
观察
实验回顾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漂洗、滴加碘液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做对照实验
易于观察;避免酒精燃烧出现危险。
4、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酒精能溶解色素,色素会干扰观察
5、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 。
检验淀粉的存在
合作学习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 。
2、验证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结论:
1、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现象 :
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 ,而被黑纸片遮光的部分遇碘后 ,
光
淀粉
变蓝色
不变蓝
淀粉
光
1、在利用青菜来进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试验中,正确的试验顺序是____________
(1)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2)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3)用清水漂洗
(4)观察颜色反应
(5)用酒精脱色
(6)暗处理一昼夜
课堂练习:
(6)(2)(5)(3)(1)(4)
2.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B
实验回顾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必须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怎样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4、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 .
氧气
有光
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进管内、如果复燃说明是氧气。
下图是某同学为验证“氧气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分析:
(1)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装置,要证明此气泡是否是氧气,可以________。
(2)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 ,得出的结论是 ;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 ___。因为 _________。
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进管内、如果复燃说明是氧气。
甲
光
光的光合作用的条件
绿色植物
氧气是由绿色植物产生的
不能
乙丙有两个变量
跟踪练习
(2006·日照中考)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B
a
b
c
土壤100千克
柳树2.5千克
5年后
只浇水
约99.9千克
约 82.5千克
实验回顾三、探究水光合作用的原料
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3.柳树增重依靠的是什么作用呢
1、这个实验的名字叫什么?
2、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土壤减少100克是什么物质?
无机盐
5、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合作用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合作学习
A区
B区
主叶脉被切断
将下图叶片暗处理、割断叶脉、光下照射、
脱色、碘液染色后观察:A区 ,B区 ,
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拓展实验
实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变蓝色
不变蓝色
水
1、 ABC三部分中,变蓝的是 ,不变蓝的是 。
2、为了证明下列两项结论,各需比较图中A、B、C的那两项?
光合作用需要水 ;
光合作用需要光 。
3、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A
B
C
甲
乙
C
跟踪练习
B
A、C
B和C
B和A
1、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
实验回顾四.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本实验中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变量是什么?
3、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同样的光照处,谁的液面下降的快。为什么?
4、结论: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释放二氧化碳
甲快,甲中的碳酸氢钠释放了二氧化碳 ,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
是。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多少
1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部分细胞中 )
2加碘液后发现 不变蓝,原因: 。
实验五.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吗?变量是什么?
是。变量是叶绿体
4结论说明: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无叶绿体
边缘
无叶绿体
暗处理
给以光照
叶片局部遮光处理
脱去叶绿素
观察叶色变化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漂洗、滴加碘液
实验回顾: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光合作用】
金鱼藻
C
1、在本实验中脱去叶绿素所用
的液体是 。
2、ABC三个圆片中,
变蓝的是 ,不变蓝的是 。
3、为了证明下列两项结论,各需比较图中A、B、C的那两项?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
酒精
B
A、C
B和C
B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