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基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基础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20: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有些物质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如橡皮泥被切成小块、被拉伸、被挤压,纸被撕成小片等,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本身并没有改变。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像冰融化、把卡纸折成“轮船”、用橡皮泥做成小动物等这样的变化,只是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而构成冰、纸、橡皮泥的物质改变。
2.空气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空气体积发生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__。
3.将一个压扁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它会_________原形,因为_________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纸张被折叠、撕扯后,形状不同了,这些不同的物品实质上还是(
)。
A.纸
B.折成的“轮船”
C.撕成的“手”
2.下列与冰融化的形态变化不一样的是(
)。
A.用纸折成“小飞机”
B.蜡烛加热后变成液体蜡
C.羊油、牛油等动物油加热后成液体油
3.把橡皮泥做成“小动物”、纸折成“小飞机”的这种变化与水蒸发成水蒸气的变化不同的是(
)。
A.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B.形状发生了变化
C.没有生成新物质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盐和水的混合物可以分离,说明物质可以循环
B.水可以结冰,冰可以融化成水,说明这种变化可逆
C.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发生变化后物体本质就发生变化了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蜡烛受热后变成液态蜡,液态蜡是产生的新物质。(
)
2.我们把橡皮泥捏成“小人”的形状时,它就不是橡皮泥了。(
)
3.折纸后,虽然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本质还是纸。(
)
4.自然界一些物质可循环,一些变化是可逆的。(
)
能力提升
四、简答题。
1.把纸折成“轮船”和水结冰有什么相同之处?
2.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参考答案
一、1.形状
没有2.热胀冷缩3.恢复
空气
二、1.A
2.A
3.A
4.C
三、1.X
2.X
3.√
4.√
.
四、1.它们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且具有可逆性。
2.夏天给自行车打气不能打太足;高压电线夏天会下垂,冬天綳得较紧。(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