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济南版 七年级下6.1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济南版 七年级下6.1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7-10 11: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1、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一道防线:
人体体表的皮肤和分布在呼吸道、胃肠道以及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是防止微生物进入身体的物理屏障。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和非病原微生物产物的竞争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化学屏障。
真皮
表皮
纤毛
上皮细胞
人体的免疫功能
物理屏障:抵抗、保护
皮肤
纤毛
第二道防线:
微生物穿透外部防御后,与免疫系统的细胞或产物接触,并开始战斗。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防御分子通常存在于侵入部位或迁移到该部位。这些构成第二道防线。
此防线在出生时就存在并在整个个体生命中改变很小,故称为“先天性免疫”。
它们作用的特点是非特异性的。所以这种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下述五方面:
皮肤、粘膜和屏障结构的屏障作用,
淋巴组织(淋巴结、脾等)的过滤作用,
血清、体液和组织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单核-吞噬系统的吞噬作用,
炎症反应的病理防御作用。
分泌物
溶菌酶
吞噬
非特异性免疫
它是后天获得的,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
是人体在生活中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功能,是出生后形成的。
其特点为具有特异性,例如患过伤寒的病人就只获得对伤寒杆菌的免疫力。
而对其他病原菌则无抵抗力。特异性免疫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
B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
和细胞因子)
T细胞免疫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抗体: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
能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它存在
于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里。过去把抗体叫
做丙种球蛋白,现在都叫做免疫球蛋白。
抗原:凡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
并能抗体结合的物质叫做抗原
B细胞和T细胞的区别:
B细胞产生抗体,利用抗体与病原生物结合,使其失活。
T细胞与病原生物直接接触,产生多种活性物质,杀灭和溶解病原生物。
人体免疫为什么对自身好的细胞不驱逐?
人体免疫的功能和作用:
清除对人体生命活动不利的细胞和物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疫苗: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方法制成的自动免疫制剂
计划免疫:用疫苗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这种方式叫做计划疫苗。
疫苗防疫的原理是因为人体有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