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题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1 22:3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竞赛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4.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
“去西安的慢车”
中作者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
作者会觉得身上不舒服但是却又非常的兴奋,之所以不舒服是因为他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
防针,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作者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

2、红军的三项守则是:第一,
第二:要武装群众
第三:要筹款帮助斗争

3、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
;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4、《红星照耀中国》作者
,该书又名

5、一九一一年第一次革命的“精神之父”是:


6、《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7、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
《水浒传》《隋唐》《三国》
这几本书。
三、简答题
(每题4分共40分)
1、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共产党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
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在斯诺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
,主要表现在哪里?
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
,战绩如何?
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7、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8、简述红军剧社的作用?
试述西行漫记写作的意义。
10、写出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四、名著语段阅读(25分)
(一)名著阅读。(3分)
?
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着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以上文段选自的《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实地采访写成的不朽名著,文章以作者采访为线索,在以上选文中采访了A
(人名)。全书记叙他紧接着又到保安采访了
(人名),途中从随从李长林口中了解到贺龙二三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贺龙凭借
建立了一个苏区的传奇故事。
(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按要求作答。(7分)
[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A
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乙]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B
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1)[甲]片段中的A是
,[乙]片段中的B是
。(均填人名)(2分)
(2)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材料的真实性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5分)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美国记者
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全过程,塑造了一大批给“红色中国”增添无限希望和活力的人物形象,“红小鬼”就是其中的群体形象。试列举作者写“红小鬼”的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5分)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表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文段中的“他”是
(填人名)。(2分)
(2)下列表述与文段中的“他”相关的一项是(?
)(3分)
A.他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一时期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
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在一起讲故事,不十分忙时,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
C.他曾担任《湘江评论》主笔,对华南学生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他发动了平江起义,又同起义的农民会合,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五)名著阅读。(5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
,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2分)??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
D
2.
C
3.
D 
4.
B
5.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
“去西安的慢车”
中作者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
作者会觉得身上不舒服但是却又非常的兴奋,之所以不舒服是因为他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
防针,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作者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
“红色中国”

2、红军的三项守则是:第一,对敌人要斗争到死
第二:要武装群众
第三:要筹款帮助斗争

3、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
薯。
4、《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该书又名《西行漫记》。
5、一九一一年第一次革命的“精神之父”是:康有为
、梁启超

6、《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7、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几本书。
三、简答题
(每题6分)
1、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答:敌进我
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共产党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
行土地革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3、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
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1)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
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
其军心士气和政治力量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
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
数民族地区。
4、
在斯诺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
。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幽默;坚定的内心信念;
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机智和老练、世故。
5、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
,战绩如何?
答:五次,
前四次失败,第五次胜利。
6、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①
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
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
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
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
鬼没著称。
7、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
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
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8、红军剧社的作用?
答案:在于唤起农村中的亿万人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
会中的责任,唤起他们的人权意识
9、试述西行漫记写作的意义。
答:1、使西方人第一次全
面客观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以及中国共产人所领
导的解放区的蓬勃景象。2、第一次为西方人全面客观的剖析
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0、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答:重新分配土地,
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四、名著语段阅读(26分)
(一)名著阅读。(3分)
?
周恩来 毛泽东 两把菜刀
(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按要求作答。(8分)
(1)毛泽东??彭德怀
(2)毛泽东、彭德怀质朴率真、富有生活情趣。
(3)《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三)名著阅读。(5分)
埃德加?斯诺??
事例一:作者在百家坪交通处用不礼貌的“喂”称呼两个孩子,结果不被理睬,改口称“同志”后,便得到了他们的原谅。??
事例二:在保安,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特意找到斯诺,希望斯诺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以免影响到外国同志对红军的印象。??
(四)名著阅读。(5分)
(1)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
(2)C??
(五)名著阅读。(5分)
(1)《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
(2)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