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测试(A+B共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1、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沿溯(sù) 藻荇(xìng) 飞漱其间(shù) 与其奇者(yǔ)
B.素湍(tuān)
燕然(yàn)
夕日欲颓(tuí)
属引凄异(zhǔ)
C.未寝(qǐn)
竹柏(bǎi)
无与为乐(wéi)
鸢飞戾天(lì)
D.缥碧(piǎo)
霜旦(dàn)
互相轩邈(miǎo)
千转不穷(zhuǎn)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已疾也。
D.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
.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C.
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D.
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的,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C.通过《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D.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5、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
消散
)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向上生长)
D.
蝉则千转不穷(转动)
6、下面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下面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歇脚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像鸢一样极力高攀渴望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发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浓浓的生命气息。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句中的“康乐”是指谢灵运,作者举他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多,作者自己也能领略,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C.
“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起到反复渲染的作用,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使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开头。
第Ⅱ卷(76分)
3、
诗文默写(6分)
9、依据原来的诗文,填上句或下句(3句中选2句,全选只看前2句。)(2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默写《使至塞上》后两联或《钱塘湖春行》中间两联。先写出标题,再写诗句。(4分)
4、
现代文阅读(10分)
漫啜秋光浓似酒
叶??静
(1)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
(2)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
(3)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
(4)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
(5)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
(6)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7)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杆绿叶的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
(8)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
(9)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
(选文有删改)
【注释】啜,chuò,饮,吃的意思。
11.文章第(2)段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3分)
12.按要求赏析句子。(4分)
(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
(2)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赏析加点词语)
13.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五、作文:(60分)
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景物描写要生动,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3)不得抄袭。
B卷(50分)
一、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柳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
【注释】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西山:北京西郊名胜,是太行山支脉,众山连接,山名很多,总名为西山,又名小清凉。玉河:水源出自北京市西北玉泉山下,流为玉河,汇成昆明湖。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大通河。罗纹纸:一种表面有着像质地轻软的罗那样的椒眼纹的纸。垂线:下垂的柳丝。
佛庐:佛寺。道院:道观,道教的庙宇。
朱门:红漆门。绀(ɡàn):天青色,深青透红之色。绀殿:绀色的佛、道殿宇。攒(cuán):聚集。簇(cù):丛聚。
间(jiàn):隔。?螺髻:发型如螺壳形。盖: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张盖:打伞。剔牙松:针叶像牙签一样的松树。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围。思立:黄思立,即黄大节,字斯立,号无净,信丰(今属江西)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进士,时任太常寺博士。挂进贤冠:挂,摘掉。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3、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道此入玉河(流经)
B.去桥可三里(距离)
C.大可七八围许(许多)
D.思立亦以为然(这样)
4、翻译句子:(6分)
(1)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5、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从那句话看出的?(3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6、(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_
_,作者是__
_
(2)概括上段文字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尘埃深处是繁花
(1)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2)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3)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4)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5)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6)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7)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8)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9)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10)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11)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17)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18)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19)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20)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21)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22)再后来,她睡了。
(23)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24)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25)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26)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27)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事件发展
发现秘密
了解真相
情感变化
嫉妒羡慕
(2)
(3)
8、按要求赏析句子:
(1)第10段“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
(2)第10段“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第20段“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同样是神态描写,这两句话中的“笑”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不同的韵味?(4分)
9、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24段加线句子的理解。(4分)
10、结合全文谈谈文章的标题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4分)
5、
语言运用(12分)
11、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16字以内)?(4分)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3月7日21时,随着一组组花灯渐次熄灭,济南市第三十九届迎春花灯会宣告落幕。据统计,本届灯会期间,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景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78万人次,成绩骄人。不到趵突泉看花灯,不算过年。繁华热闹的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是泉城春节期间的一大盛事,每到这时,游客白天赏泉、晚上观灯,花灯与泉水交相辉映,那景色正是火树银花的最好注解。
12、阅读下面三择材料,做题:(8分)
【材料一】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
一时间归国成潮。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材料二】下表是“归国潮”的有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三】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1)概括【材料一】【材料三】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原因。(4分)
(2)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测试(A+B共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1、
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沿溯(sù) 藻荇(xìng) 飞漱其间(shù) 与其奇者(yǔ)
B.素湍(tuān)
燕然(yàn)
夕日欲颓(tuí)
属引凄异(zhǔ)
C.未寝(qǐn)
竹柏(bǎi)
无与为乐(wéi)
鸢飞戾天(lì)
D.缥碧(piǎo)
霜旦(dàn)
互相轩邈(miǎo)
千转不穷(zhuǎn)
【答案】C
【解析】A“与其奇者”的“与”应读“yù”;B“燕然”的“燕”读“yān”;D“千转不穷”的“转”应读“zhuàn”
2、下面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已疾也。
D.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C
【解析】“不已疾也”的“已”应写作“以”。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
.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C.
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D.
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的,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答案】D
【解析】应将“振聋发聩”改为“震耳欲聋”。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这个词主要用比喻意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C.通过《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D.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B
【解答】A.有误,前后矛盾,删去“能否”;C.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D.有误,语序不当,把“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调换位置;故选:B。
2、
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5、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
消散
)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向上生长)
D.
蝉则千转不穷(转动)
【答案】D
【解析】这里的“转”同“啭”鸟叫声。
6、下面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答案】C
【解析】A“奔”动词活用为名词,奔马;B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D两个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向高处向远处生长。C是通假字。
7、下面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歇脚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像鸢一样极力高攀渴望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发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答案】A
【解析】“清晨的薄雾将要歇脚的时候”应译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浓浓的生命气息。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句中的“康乐”是指谢灵运,作者举他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多,作者自己也能领略,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C.
“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起到反复渲染的作用,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使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开头。
【答案】B
【解析】“康乐”是指谢灵运,作者举他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第Ⅱ卷(76分)
3、
诗文默写(6分)
9、依据原来的诗文,填上句或下句(3句中选2句,全选只看前2句。)(2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默写《使至塞上》后两联或《钱塘湖春行》中间两联。先写出标题,再写诗句。(4分)
【答案】9、(1)山山唯落晖,(2)馨香盈怀袖(3)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10、《使至塞上》后两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钱塘湖春行》中间两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现代文阅读(10分)
漫啜秋光浓似酒
叶??静
(1)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
(2)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
(3)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
(4)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
(5)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
(6)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7)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杆绿叶的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
(8)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
(9)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
(选文有删改)
【注释】啜,chuò,饮,吃的意思。
11.文章第(2)段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两方面:(1)从视觉写了太阳西下的情形及落日照耀下树林的色彩。
(2)从嗅觉写秋天成熟的草木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和芬芳。
12.按要求赏析句子。(4分)
(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
(2)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赏析加点词语)
【答案】(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的蝉声动听优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的喜爱之情。
(2)“犟种”一词表面上是说那些没有被风吹掉的僵桃,实则是形容祖父的倔强,写出了祖父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不屈服的精神。
13.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
内容上,强调只有辛勤地劳作,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才能度过难关,才能获得人生的丰收。
五、作文:(60分)
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景物描写要生动,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2)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3)不得抄袭。
B卷(50分)
一、诗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案】不好,“几处”“谁家”说明早莺、新燕少,表现早春的特点,也流露出作者出游的欣喜之情,改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湖东景色的迷恋、喜爱,以及对西湖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柳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
【注释】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西山:北京西郊名胜,是太行山支脉,众山连接,山名很多,总名为西山,又名小清凉。玉河:水源出自北京市西北玉泉山下,流为玉河,汇成昆明湖。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大通河。罗纹纸:一种表面有着像质地轻软的罗那样的椒眼纹的纸。垂线:下垂的柳丝。
佛庐:佛寺。道院:道观,道教的庙宇。
朱门:红漆门。绀(ɡàn):天青色,深青透红之色。绀殿:绀色的佛、道殿宇。攒(cuán):聚集。簇(cù):丛聚。
间(jiàn):隔。?螺髻:发型如螺壳形。盖: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张盖:打伞。剔牙松:针叶像牙签一样的松树。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围。思立:黄思立,即黄大节,字斯立,号无净,信丰(今属江西)人,1586年(万历十四年)进士,时任太常寺博士。挂进贤冠:挂,摘掉。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3、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道此入玉河(流经)
B.去桥可三里(距离)
C.大可七八围许(许多)
D.思立亦以为然(这样)
【答案】C
【解析】这里的“许”是“多,左右”,跟在数词之后,表概数
4、翻译句子:(6分)
(1)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答案】(1)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
(2)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5、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从那句话看出的?(3分)
【答案】作者发出了身在官场不得自由的感叹,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名胜向往追求的情怀。
最末一句。
【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树,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柳条有一丈多长。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远。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当天每人分别押一个韵,各自做了一首诗,然后道别。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6、(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__
_,作者是__
_
(2)概括上段文字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2)埃德加·斯诺去延安见毛泽东的路上。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尘埃深处是繁花
(1)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2)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3)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4)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5)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6)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7)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8)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9)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10)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11)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17)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18)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19)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20)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21)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22)再后来,她睡了。
(23)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24)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25)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26)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27)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事件发展
发现秘密
了解真相
情感变化
嫉妒羡慕
(2)
(3)
【答案】(1)初次认识
(2)惊讶怜惜
(3)钦佩赞赏
8、按要求赏析句子:
(1)第10段“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
【答案】“尴尬”的本义是神情态度不自然。在这里是指我无意中发现了乔的隐私(右膝盖之下是空的或者是发现了假肢),感觉自己对乔的自尊造成伤害后内心的不自然;表现了我对乔的歉意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理。
(2)第10段“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第20段“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同样是神态描写,这两句话中的“笑”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不同的韵味?(4分)
【答案】第10段的“笑”,写出乔被发现假肢的难为情和吓到“我”的歉意;第20段“淡淡地笑”,写出了乔面对生活的困境和磨难的轻松平静心理,同时表现了乔的坚强性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9、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24段加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案】运用比喻修辞,把乔比作天边的一颗星星,她给像我一样身处困境中的人带来光亮、希望。表达了我对乔的感激、赞美之情。
10、结合全文谈谈文章的标题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标题:运用比喻修辞,新颖生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尘埃”喻人生的痛苦和遭际,“繁花”喻美好的人生,用此做标题,含蓄地揭示文章中心,形象生动地写出乔在遭遇人生痛苦后走出低谷的坚强与乐观,令人敬佩。
最后一段:照应文章标题;总结全文;升华主题,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要迷茫绝望,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战胜自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5、
语言运用(12分)
11、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16字以内)?(4分)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3月7日21时,随着一组组花灯渐次熄灭,济南市第三十九届迎春花灯会宣告落幕。据统计,本届灯会期间,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景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78万人次,成绩骄人。不到趵突泉看花灯,不算过年。繁华热闹的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是泉城春节期间的一大盛事,每到这时,游客白天赏泉、晚上观灯,花灯与泉水交相辉映,那景色正是火树银花的最好注解。
【答案】济南第三十九届迎春花灯会落幕。
12、阅读下面三择材料,做题:(8分)
【材料一】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
一时间归国成潮。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材料二】下表是“归国潮”的有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三】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1)概括【材料一】【材料三】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原因。(4分)
【答案】(1)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
(2)众多海外留学牛不愿在国外做“旁观者”,希望回到国内,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3)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2)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4分)
【答案】第一阶段,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