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5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5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4 19:4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单元导读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还可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5课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了解藤野先生的品质,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但他只写过自己的三个老师:寿镜吾先生、藤野先生和章太炎先生。


藤野先生
明确目标
知识链接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入10篇作品。这些作品将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时的解剖学老师,给予了年轻的鲁迅热情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使鲁迅非常感激。
知识链接
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1904年鲁迅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期望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然而梦想很快就破灭了。一个弱国子民所受到的歧视和亲眼目睹的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想从改变民族精神入手,拯救民族危亡。
背景链接
驿站(

教诲(

系住(

芦荟(

瞥见(

畸形(

匿名(

诘责(

绯红(

不逊(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
深恶
痛疾(
)油光可鉴(

cuò
字词学习

huì
huì


piē
jié
yǎo

jiàn
xùn

fēi
返回首页
预习检测
(1)上野的yīng
huā(
)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g(
)的轻云。
(2)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yóu
guāng

jiàn(
),wǎn
rú(
)小姑娘的发髻一
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zhǎng
gù(
)颇为熟悉的了。
(4)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luò
dì(
)。
樱花
绯红
油光可鉴
宛如
掌故
落第
返回首页
(5)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
xíng(
)。
(6)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bù
xùn(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7)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
尾是nì
mìng(
)。
(8)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
)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返回首页
(13)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
)的话来。
(14)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zhèng
rén
jūn
zǐ(
)”之流所shēn

tòng
jí(
)的文字。
(15)他便dīng
zhǔ(
)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叮嘱
返回首页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每个词语2分,共26分)
(1)绯红:

(2)宛如:

(3)标致:

(4)客死:

(5)畸形:

(6)不逊:

(7)匿名:

(8)诘责:

(9)托辞:

鲜红。
好像。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死在异国他乡。
不正常的形状。
傲慢无礼。逊,谦逊。
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责问。
找借口。
返回首页
(10)适值:

(11)杳无消息:

(12)瞥见:
。。
(13)深恶痛疾:

正好遇到。
这里指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很快地看一下。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常写作“深恶痛绝”。
藤野先生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在国内怀念藤野先生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请你默读课文,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1-3)
(4-5)
(6-23)
在国内怀念藤野先生(36-38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4-35)
(32-35)
整体感知
(1)
(2)
(3)
(38)
(36、37)
(24-31)
清国留学生逛公园
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想离开东京到别处看看
初到仙台
交往经过
弃医从文
惜别先生
怀念先生
付诸行动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装订并收藏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4分)
“伟大”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藤野先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二是表现在他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留学生无私的帮助。
文章虽然写的是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了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思考探究
藤野先生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进行反衬
幻灯片事件
乌烟瘴气,决定离开
交代遇见藤野先生的原因
在仙台受到优待
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
思考探究
看似无关的内容
文章虽然写的是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了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结合全文内容和文章表达的感情分析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形散”主要体现在选材上,选材广泛,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一篇散文中,文章材料总是有一条线贯穿始终,这就是散文的线索。记叙的线索有的明确,有的则是隐藏的;或明或暗,明暗交错,虚实相间。阅读时,从明线(实线)中把握文章的选材,从暗线(虚线)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明确文章的主旨。本文就有明线、暗线两条线索。
本文共有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
这篇散文的线索是什么?
爱国情感
去仙台途中所见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刺激
幻灯片事件
日暮里——联想到了风雨飘摇中的祖国
朱舜水——对具有气节的学者的仰慕
在仙台受到优待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并非出于尊重
弱国子民的辛酸,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对东京留学生不满,决定离开
弃医从文
思考探究
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在做出选择时,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当面对人生的岔路口,需要做出抉择时,我们不要只想到个人的利益得失。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印象
目睹印象
——
耳闻亲见
——
治学严谨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外貌——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
缓慢而有顿挫
思考探究
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直热诚
治学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详)
(详)
(略)
(略)
思考探究
课文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内容总结
相处交往
弃医从文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谨治学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怀念先生



初到仙台
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依依惜别



在仙台
医救国民灵魂
清国留学生逛公园
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受到优待
初识藤野
装订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
怀念先生
见闻感受
爱国之情
藤野先生
想离开
弱国子民的感受
感激先生
激励自己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初识藤野先生的感受和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的形象。
写法品味
2.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侧面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不修边幅。
写法品味
3.“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语言描写,表现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写法品味
4.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出了藤野先生的热情真诚,认真负责。
写法品味
5.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的精神。
写法品味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热情真诚、认真求实的学者。以上关于藤野先生的几件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给我们写人物类作文提供了哪些借鉴呢?
试着讨论,归纳。
1.运用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运用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
3.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
4.叙事有详略之分
写法小结
请你运用一种或者多种描写方法,来展现一个人物的形象吧。(100字左右)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