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08:4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语文导学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2.把握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理清说明顺序。(难点)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预习案(课前自学、独立完成)
【自主导学】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轩榭(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池沼(zhǎo)
相间(jiàn)
着眼(zhuó)
斟酌(zhēn
zhuó)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
【整体感知】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3.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
【自主质疑】
4.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来。
我的发现:
我的疑点:
展示案(小组探究、合作完成)
【合作探究】
5.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6.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明确:四个主要方面: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个细微方面:角落的布置、门窗的雕琢、油漆的调配
7.作者是怎样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8.文中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有同的整体特征?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训练案(课堂检测,当堂完成)
【当堂检测】
9.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称(chèn)   丘壑(hè)   镂空(lòu)
重峦叠嶂(luán)
斟zhuó(酌)
轩榭(xiè)
池沼(zhǎo)
玲lónɡ(珑)
lín
xún(嶙峋)
别具jiànɡ(匠)心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一位人大代表发言表示,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解决。
B.校园内布局合理、视野开阔,雄伟的教学大楼与绿树红花俯仰生姿、相映成趣。
C.雨后的黄山,浩瀚云海与朵朵雾浪在重峦叠嶂之间缓缓流动。
D.大雪把公园装点得更加娟秀有趣,雪片堆出的每个造型都是那样自出心裁。
(解析:D项“自出心裁”指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在该句中应该换作“别出心裁”。)
11.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近或多”。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榜样”改为“标本”。
八上语文导学案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多样性。(重点)
2.初步学写说明文。(难点)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保护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
预习案(课前自学、独立完成)
【自主导学】
【整体感知】
1.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1)记叙
记叙:①“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 ②“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③“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
(2)议论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②“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 ③“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展示案(小组探究、合作完成)
【合作探究】
2.把握说明方法
文章在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几例赏析。
明确:(1)列数字: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作用:“一百多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数量很多;“据说”表明此处的数据来源是听说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2)举例子: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作用:举巧用镜子增加景致的层次,在视觉上使人产生一种空间扩展感的例子,突出表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自出心裁。
(3)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作用:把藤萝的枝干比作“一幅好画”,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树“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4)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作用:将苏州园林与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语言品析】
3.揣摩说明语言,回答问题。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明确:“一切”“决不”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其共同点。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能去掉吗?)
明确: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
(3)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标本原指实物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范本、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影响。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起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训练案(课堂检测,当堂完成)
【当堂检测】
借鉴写法
这是一栋很特别的建筑物。墙上涂刷了有益健康的自然漆,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芳香四溢的大自然中。墙上还安装了最新的立体影像3D播放器,它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只要按一下“角色”键,你就能真正进入电影,成为其中的一员。地板是自动吸尘的,有了它,就算不拖地,地板还是很干净。厨房里,有最新的无点火炉灶、不粘锅的纳米锅……它们都是做饭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