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 六 章
免疫与健康
1、在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有的同 学容易被传染,而有的同学不易被传染?
2、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为什么一生中一般不会患第二次?
第六章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区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
异性免疫
3、概述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4、描述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一: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呼吸道黏膜上有许多纤毛
第一道防线
1、人体完整的皮肤不易感染,而被烫伤的皮肤容易感染,说明皮肤有什么功能?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有许多病原体,而人们不一定都得病,黏膜发挥了什么功能?
活动一:结合上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面两个题目:
皮肤和黏膜
组成: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归纳总结:
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血液中的溶菌酶
第二道防线
活动二:结合上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面问题:
感染后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现象,有时会自己愈合,为什么?
溶菌酶
组成:
功能:
归纳总结: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有何共同点
生来就有的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过程:
腮腺炎病毒
淋巴细胞
产生
抵抗腮腺炎
病毒的物质
结 合
促进
吞噬细胞
(吞噬病原体或
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刺激
抗原
病原体或异物
抗体
能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二、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第三道防线
腮腺炎病毒
淋巴细胞
抗原
抗体
腮腺炎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
腮腺炎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
根据图片及文字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什么患过腮腺炎的人能抵抗腮腺炎病毒的再次侵袭呢?
2、患过腮腺炎的人对甲型肝炎病毒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因为患过腮腺炎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体内存留的抗体会清除腮腺炎病毒,从而起到防御和免疫作用。
没有,因为这种抗体只对腮腺炎病毒起作用。
组成:
功能:
归纳总结:
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脾脏、淋巴结、胸腺)
(主要指淋巴细胞)
人体第三道防线有何特点
后天获得的只针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形成 范围 作用强度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
对多种病原体
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弱
强
防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自学课本104页第二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免疫的功能是什么?
免疫的功能
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
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
我会自学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
第二道
第三道
皮肤和黏膜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特异性
免疫
小结
人体防线
想一想:
人体能否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三、计划免疫
自学课本104——105页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什么是计划免疫?
2、计划免疫有什么意义?
当堂检测
1、不能称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A 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B 呼吸道黏膜黏附细菌,形成痰液排出体外
C 消化道中,一部分病菌被杀死
D 皮肤阻挡病菌的入侵
2、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患麻疹后一般不再患麻疹
B 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 种牛痘预防天花
A
B
当堂检测
3、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 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抵抗性
B 白细胞能吞噬细菌
C 皮肤对多种病原体有屏障作用
D 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
B 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C 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得
D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A
C
当堂检测
5、免疫细胞主要是指( )
A 红细胞
B 吞噬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6、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正确的( )
A 抗体是由血细胞产生的
B 是一种抗原物质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多糖
C 是一种抗原物质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蛋白质
D 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
C
当堂检测
7、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
A 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
B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 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D 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
8、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不易成活,从现代免疫
学分析,移植的器官属于( )
A 抗原 C 病原体
B 抗体 D 疫苗
B
A
如何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