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14: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1.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______),唐代诗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_____)”。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______),号(______)。与(______)合称“王孟”,有“(______)”之称。
(3)李白,字(______),号(__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______)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______),晚年又称(______),唐代大诗人。有“(______)”之称。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____)
薄暮(____)
xǐ(____)倚
驱dú(____)
采wēi(___)
崔颢(____)
千载(____)
燕然(____)
征蓬(_____)
3.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造化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独特地形地貌,一年四季各有其美。夏季的三峡水流湍急,沿溯(______)阻绝,春冬之时,悬泉瀑布飞漱(______)其间;秋季猿鸣属(______)引凄异,哀转(______)久绝。富春江山水天下独绝,蝉声千转(______)不穷,流连其中,戾(______)气全消。
4.给下列句子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常有高猿长啸,属(______)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______)交横,盖竹柏影也。
(3)蝉则千转(______)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lún
kuò(______)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5)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é
zé(______)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6)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
hēi(______)脸膛。
5.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纪实作品,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他早年在这次农村漫游中所结交的友谊,日后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因为十年以后,他开始把湖南的成千上万的农民组成了有名的农民协会,这到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成了苏维埃最初的基础。”这段文字记录的“他”是毛泽东。
C.“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这段文字记录的“他”就是红一方面军彭德怀司令。
D.“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虽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段文字是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对贺龙的印象。
6.下面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诺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西安府,在那拜访了杨虎城将军和省主席邵力子。
B.在前往红都的路上,斯诺听一个红军指挥员刘龙火介绍了贺龙的革命经历。
C.斯诺来到保安城,见到了毛泽东,并就“中国是否可能与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结成反帝的联盟”这一问题进行采访。
D.在随后的采访中,毛泽东以简述生平概括的方式回答了斯诺列出的“个人历史”问题表。在他看来,陈独秀应为一九二七年共产党的失败、武汉联合政府的失败、南京独裁政权的整个胜利,负最大的责任。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
不少于600字。
阅读《书杨朴事》和课内链接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书杨朴事》)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链接材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
(3)及召对(_____)
(4)无以语之(_____)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10.联系相关语境,推敲加点语言,赏析表达效果。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上大笑,放还山。
11.《书杨朴事》和《记承天寺夜游》表现出苏轼相同的人生态度。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
13.翻译划线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作者真的是“闲人”吗?请结合选文分析。
15.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
(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
他——“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达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他——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他还读了梁启超、康有为的著作,有一个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到一九二六年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许多对中国革命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
他——“我很小的时候,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一个全劳力的活,晩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
他们——我问道,“红军在哪个方面比中国其他军队好?”这个问题有十二个人立即站起来回答。我当时记下的答复,有一部分简述如下:“红军是革命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红军帮助农民。”你们喜欢红军吗?我问他们。他们真的感到有些奇怪地看着我。他们显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人不喜欢红军的。“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红军帮助穷人。”“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觉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17.以上材料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你还记得材料中的“他”分别是哪位人物吗?
第一位:他是________
第二位:他是________
第三位:他是________
18.从以上三个人物中选取你最钦佩的一个,概括他的性格品质,并从原著中举出相关事例。
19.《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作品。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发现。
20.《红星照耀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无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的革命,了解红军和“红军精神”。请结合选文和《红星照耀中国》,谈谈你对“红军精神”的理解。
21.作品取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有什么深刻寓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蘑菇(有删改)
阿来
(1)在这个电影布景般的镇子尚未兴建之前,只有河水日夜冲击愈益广阔的沙滩,这里所描述的高山峡谷,是藏族嘉绒部族栖居的地方。
(2)在外公死了很久的一个夏天,嘉措突然想起幼年时外公说过的话。那时他上小学,羊群在草坡上散开,老人和孩子坐在一丛青的阴凉中间,看着永不知疲倦的鹰在空中飞旋,突然外公的鼻翼就像动画片中狗的鼻翼一样掀动起来并说:“你听。”但却什么声音都没有。
(3)“用鼻子。”眨巴着眼睛的老头是个颇具幽默感的人。
(4)嘉措的鼻子果然就“听”到了一股细细的幽香。老头把光头俯向外孙,在他耳边低语:“悄悄地过去,把它们抓来。”说完他就嘿嘿地笑了。
(5)就在十步之外,嘉措采到了三朵刚刚破土而出的蘑菇,一些薄薄的、潮湿松软的苔藓下还有东西拱动,慢慢地小小的蘑菇就露出油黑的面孔,一股幽香立即弥漫在静谧的林间。这时,他确实像是听到了什么声音。
(6)外公把蘑菇用佩刀切成片,撒上盐,在火上烤熟,细嫩无比,芬芳无比。后来,两人还用羊奶煮过蘑菇,味道就更加令人难以忘怀了。现在,放羊的老人已经死了。
(7)蘑菇在这个地区特指松茸,蘑菇季节马上就到来了,一朵朵幽香的蘑菇像超现实主义的花朵一样从青树根的旁边,林间的青草底下,岩石的阴影下开放出来,到菌伞渐渐撑开,香气就渐渐消失了,然后腐烂。代理商把冷藏保鲜设备最好的车开来,收到松茸立即往省城,然后上飞机直抵日本,说奶油烧松茸在东京、巴黎是一道价值上百美金的菜肴。
(8)哈雷请嘉措和启明吃饭,热气腾腾的锅里是去年的干蘑菇,更浓烈的香是红烧猪肉。“我倒要仔细品品,”嘉措说,“一下身价百倍的东西是个什么味道。”一阵大笑后,三个人都不说话,好像在回想那味道。
(9)七月的第一场夜雨飘然而至,悄然而起的夜雾在渐渐沥沥的雨声中四处弥漫,带来了湍急溪流边潮湿山岩的气息,蘑菇幽然的香气音乐一样细弱地在林间蜿蜒流淌。
(10)第一批蘑菇上市了,一只只放在硕大的黄叶子上,顶上粘着几根松针,一丝碧绿的苔藓。只是它们再不是镇上人可以随意享用的了,一上市就哄抬到五十元一斤。设在供销社、外贸局、冷库的收购点都声称自己是真正的代理商,它们竞相抬价,价格一下飞涨到八十元一斤。
(11)星期天,嘉措如约和两个朋友去找蘑菇。望着他们往山坡上猛窜的背影,涌入他心头的已不是单纯的友情了。他们商定,找到一斤蘑菇就吃掉,找到两斤就卖掉一斤,买一瓶茅台酒。现在,他俩肯定被超出这个想象的想象所激励,神情焦躁,汗水淋漓,却不肯把脚步稍稍放慢一点。而嘉措脚步轻松,穿过山腰结着红果的灌丛带时,他还去观赏琥珀色的蝉蜕。
(12)嘉措想谈谈外公,但他知道他们不感兴趣。譬如外公掏出一块玉石般晶莹的盐让每只羊都舔上一口,然后叫外孙也用舌尖接触一下。要是他知道蘑菇一下身价百倍时,会感到惊异吗?外公已经死了。他的生命像某一季节的花香一样永远消失了。
(13)“你外公的蘑菇在哪里?”朋友的问话打断了他的遐想。“快了。”那里鼎足而立三块白色的石英石像牧人熬茶的锅庄,外公给它起名为“仙人锅庄”。嘉措就像从未离开过一样找到了这里。三块石头依然洁白无瑕,但一群蘑菇已经开始腐烂了。
(14)嘉措抑制住对两个朋友的失望,带他们去第二个地方,“初五的月亮”是白桦林环绕的一弯新月形草地,一只只黝黑的蘑菇闪烁光芒,两个朋友欢跃起来,扑向草地。他们显然不知道怎样采蘑菇,他俩扑向那些高立在草丛中,张开菌伞,香气散失的大蘑菇。最好的尚掩没在浅草中的却被他们压碎了,所以,本该采到五六十斤的地方只弄到二十多斤。嘉措讲外公怎样取蜂蜜,他用柏树枝熏起轻烟,柏烟升起后,蜜蜂就不频繁进出了,再把空心草茎插进蜂巢就可以吸食蜜糖了。嘉措讲这些时,哈雷和启明一副心猿意马的样子。
(15)他俩迫不及待地问还有没有这样的地方。“有,可我不想去了。”“为什么?”哈雷问。“算了,”启明说,“是我也想一个人发财。”“那下山去吧,比预想已经超出了十倍。”
(16)两个朋友又返身朝山上爬去。嘉措喊:“告诉你们一些名字,动动脑子会找到的。”外公给长蘑菇的地方取的名字都不太写实,而是写意的。有水潭的地方叫“镜子里的星光”;那片最幽深只偶尔漏进几斑阳光的树林叫“脑海”。喊完,嘉措就掉头下山,经过外公坟地时,他伫立一阵。原本不高的土丘被羊群踏平了,上面的草散发着明净爽朗的芬芳。
(17)他俩下山来了,并对嘉措做了好些辜负了他们友谊的表情,但嘉措一直向他们微笑。
因为他知道自己今后还需要交朋结友。他们依然是朋友。
(18)有时嘉措也想,他们明年还会让我去找外公的那些蘑菇吗?那我们就不是朋友了。
22.按照故事发展,梳理小说主要情节。
回忆和外公一起采蘑菇、吃蘑菇→__________→带着两个朋友找蘑菇→__________
23.第(12)段中,“外公掏出一块玉石般晶莹的盐让每只羊都舔上一口,然后叫外孙也用舌尖接触一下。”外公的这种行为你是怎么理解的?
24.阿来的《蘑菇》中有多处用嗅觉来写蘑菇,请赏析下面句子。
七月的第一场夜雨飘然而至,悄然而起的夜雾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四处弥漫,带来了湍急溪流边潮湿山岩的气息,蘑菇幽然的香气音乐一样细弱地在林间蜿蜒流淌。
25.模仿外公给长蘑菇的地方取名字的办法,给下面的地方取名字,并说说你命名的理由。
有水潭的地方叫“镜子里的星光”,那片最幽深只偶尔漏进几斑阳光的树林叫“脑海”。
漫山遍野丛生着野花的草甸叫“_____________”,命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26.经历了这次采蘑菇的事之后,嘉措在内心深处是否还把哈雷和启明当作朋友?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27.(回顾历史读名著)
关于A(人名)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
八年级三班的同学仔细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上文中A指的是________,“我”指的是________,这是一部用“_______”说话的杰出作品。
28.《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①_______国记者②____________。《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③_______年④_____月至⑤______月,在以⑥_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红星”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⑦________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
,不仅照耀着中国的⑧____________,而且必将照耀⑨____________。
(

2


3

)
(

1


1

)
参考答案
1.无功
东皋子
摩诘
摩诘居士
孟浩然
诗佛
太白
青莲居士
杜甫
乐天
香山居士
诗魔
2.gāo




hào
zǎi
yān
péng
3.sù
shù
zhǔ
zhuǎn
zhuàn

4.(1)zhǔ
(2)xìng
(3)zhuàn
(4)轮廓
(5)诘责
(6)黝黑
5.C
6.B
7.例文
我心灵的甘露
花儿、小草都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我则需要母亲的爱来滋润我的心灵,才能让我得到幸福与快乐。
母亲总说我皮肤干燥,要多喝汤来滋补,因此,每次周五我放学回家时,厨房的餐桌上总是端上一碗热热的银耳汤。我一向不爱喝那银耳汤,就很反感。
上个周五,我刚回到家,就听到一阵流水声,走到厨房一看,见妈妈拿着红枣、莲米和银耳在水龙头下冲洗。像是怕洗不干净,母亲每洗一颗都对着亮光眯着眼看一看。母亲又低头洗时就会有几绺头发垂在额前,其中夹杂许多白色的银丝,眼角的皱纹也明显起来,看上去有些苍老。
想到以前母亲为我做汤,一直不领情;这次我领会了母亲的细心、爱心,我一定会把这浓缩母爱的银耳汤喝完。我暗想。
我看了看母亲专注的神情,不忍打扰,进房看书。在房间总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入我的耳膜,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我倍感温暖。
“吱——”轻轻的开门声,母亲端来银耳汤,投来恳求的目光问:“趁热喝吧!”
为了我好,只让我喝一碗银耳汤,母亲竟表现如此卑微。我一阵感动,眼眶湿润了。“嗯。谢谢您,又为我做这汤。”
母亲将汤放到桌子上。我看着汤碗里袅袅升起的热气,一阵阵香气扑鼻。碗里的银耳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汤里还有莲米、红枣的点缀,像金鱼闹莲样的好看。我轻轻吹了吹,抿一口汤,口里充满了甜味,接着那黏稠的汤便顺着喉咙滑到肚里,似乎五脏六腑被甜汤浸泡,让人神清气爽。再舀起一颗莲米,轻轻一咬,一股清甜和苦涩味涌出,但很快其中的苦涩味又被甜味覆盖了,那清甜的滋味弥漫我的整个神经。
“这银耳汤好喝吗?”妈妈真诚地问。
“好喝啊!比以前单纯的银耳汤好喝多了。”我边吃边点头。
妈妈笑眯眯地说:“我听人说,银耳是营养滋补佳品,它滋润皮肤,润肠止咳;红枣能健胃补血,调节人体代谢;莲米能清热解毒,补脾安神;所以把这三种一起做汤。只要你喜欢喝,我就经常做给你吃。”
母亲为了我的身体健康,可谓用心良苦。想想以前,我对母亲强迫我和银耳汤还发脾气,真实不应该啊。
啊,母亲!花儿和小草是甘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而我的成长是有了您的细致入微的关爱。谢谢您,您的爱就是我心中最美的甘露。
8.
共同,一同
于是,就
等到
代词,代指妻子儿女大哭这件事。
9.(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他)回头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
10.(1)“亦”是也的意思,说明怀民与作者(苏轼)都没睡,暗示了两人心意相通、情趣相投。互为知己的感情。
(2)“大笑”是神态描写,真宗大笑,因为真宗被杨朴机智幽默的回答所感染,不禁大笑,从而看出真宗爱惜人才,心胸宽广,不强人所难
11.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贬官黄州,却仍能半夜因月色起行,相约好友散步赏月;《书杨朴事》中,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却还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
12.
考虑,想到
只是
13.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柏的影子。
14.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情趣高雅才能欣赏月夜景致。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以“闲人”来自我安慰。
15.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16.(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5)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17.
朱德
彭德怀
毛泽东
18.毛泽东:精明、博学、能吃苦。毛泽东用“风浴”、下霜的日子在露天睡觉、十一月份在寒冷的河里游泳等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彭德怀:被军阀张敬尧逮捕后遭受了连续一个月的刑罚,但每次都不屈服。6000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他身经百战,却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朱德:爱护部下、亲近民众。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从来不叫苦。
19.①作为一部纪实的报道性作品,书中记叙的人物、故事都是真实的,都是作者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选段中作者直接引用了多位被采访对象的回答,体现了这部具有新闻报道性作品纪实性非常强的艺术特点。
②塑造人物形象注重细节刻画,比如通过描写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行文既活泼又严谨。
20.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②胸怀大志,坚守革命的理念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③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
21.中国共产党极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要点为:中国共产党犹如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22.
蘑菇被哄抬得身价百倍
对朋友失望中怀念外公
23.外公有生活情趣,热爱自然;他也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热爱和亲近自然;这也是祖孙俩感情深,特别亲近的表现。
24.这句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蘑菇的香气比作音乐,用听觉来写嗅觉,写出了蘑菇香气的带给人的那种不可捉摸,飘忽幽远的感觉。
25.
示例:彩云美好的梦
五彩斑斓的野花丛给人以美的感受,也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的憧憬。
26.不是。虽然表面上他们可能依然是朋友,那也只是因为嘉措觉得需要朋友,在内心深处已经不再把他们当朋友。因为他们找蘑菇,找到了比预想的超出了十倍还想继续,很贪心;他们还因为没有经验和急躁,毁坏了大部分的蘑菇,对自然没有热爱之心;他们毫不关心嘉措讲述的外公给蘑菇圈取名、舔盐巴、取蜂蜜等美好的回忆,只是让嘉措带路,对嘉措怀念外公的情感也不能体会;他们认为嘉措想一个人发财……所以,嘉措对哈雷和启明非常失望,内心深处已不会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朋友了。
27.毛泽东或毛主席;
埃德加·斯诺或斯诺;
事实。
28.美国
斯诺
1936
6
10
延安
红色革命
西北
全中国
(

2


10

)
(

1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