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说课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6 10:2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此高斋寥阒,岁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风悄悄而乱吟。坐穷檐而后无朋,进一觞以孤斟。步前除以彳亍,荷藜杖于墙阴。蔚有寒梅,谁其封植?未绿叶而先葩,发青枝于宿枿,擢秀敷荣,冰玉一色。胡杂遝乎众草,又芜没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羌洁白其何极?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整体设计说课
大单元教学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提高效率,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对语文教学系统的建立,以及教学中体现听说读写的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下面我将尝试站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从课标、教材、学情、教学方法、课型设计五个方面阐述我对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
Lessons
Process
说课过程
课标分析
1
教学方法
4
教材分析
2
课型设计
5
学情分析
3
2020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说课标
学段目标与内容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站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高度,深入把握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大单元设计原则
二、说教材
《背影》
《白杨礼赞》
《散文二篇》
《昆明的雨》
写作: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写人记事散文
————托物言志散文
————哲理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1.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重点)
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各具特色的语言,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重点)
3.读写联动,拓展课外阅读,训练语言连贯、在生活细微之处体现真情的写作能力(难点)
单元目标
(1)学习状况
(2)学生情况
学生在本册第二单元中已经学习了回忆性散文和传记,对于散文阅读已经有了初步感知。
1.在课外阅读量方面还未能达到课标要求,阅读面也不广泛

2.大部分学生未能感悟到散文中深厚的情感。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仍有待提高。
三、说学情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拓展延伸法
仿写实践法
+
+
+
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四、教学方法
五、课型设计
任务一
整体感知,美读悟情
任务二
文本细读,品味语言
任务三
以文识类,阅读拓展
任务四
读写联动,领悟表达
任务五
实践活动,网络延伸
(1)课前自主朗读,选择课文美读品味;
(2)借鉴《朗读者》,推选“朗读者”深情朗读;
任务一
整体感知,美读悟情
(3)“观众评选团”
进行评价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诵读整体感知,“朗读者”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美读的形式感悟作者的情怀。
精读课
对比
阅读课
导读课
任务二
文本细读,品味语言
三种基本课型
设计意图:不同的阅读课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读透“一篇”到读懂“一类”,通过文本细读、交流探究、对比阅读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与感悟。
《背影》
《白杨礼赞》
引导学生感知父亲的背影和“我”的眼泪,体会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朴素的语言,从生活细微之处把握深刻的情感。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白杨树和北方农民、北方抗日军民之间的联系,在独立思考中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精读课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散文二篇》
导读课
让学生自由诵读文章
01
划出感悟深刻的语句
做旁批
02
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于
生命与生活的见解感受
03
先导后读
《昆明的雨》和《白杨礼赞》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方式: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寻
找异同
相同点:写景散文
对比
阅读课
不同点:表达意图和写作手法差别较大
指定几篇课外阅读文章要求学生当堂阅读
任务三
以文识类,阅读拓展
推荐文本:朱自清的《匆匆》《荷塘月色》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翠湖心影》
冰心《谈生命》
指导判断出课外阅读篇目的散文类型
并要求学生摘抄佳句、做读书笔记和交流读书心得。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由单元教学辐射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任务四
读写联动,领悟表达
小组合作仿照《昆明的雨》为家乡作画题字;
01
请学生仿照《昆明的雨》写一篇记述家乡
风物的小散文;
02
在班级上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互评互议,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学生佳作。
03
设计意图:作画题字及仿写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使学生学会选材,掌握用典型事物传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学生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互联网从单元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营造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
结合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课后搜集散文名家的经典作品;
小组合作为基础
任务五
综合实践,网络延伸
选择一篇打印出
来,并写上自己
的阅读心得,在
课堂上分享作品;
选择最典型的散文作
品和精彩的读书心得
张贴在班级文化宣传
栏中供同学们阅读。
此高斋寥阒,岁晏山深,景翳翳以斜度,风悄悄而乱吟。坐穷檐而后无朋,进一觞以孤斟。步前除以彳亍,荷藜杖于墙阴。蔚有寒梅,谁其封植?未绿叶而先葩,发青枝于宿枿,擢秀敷荣,冰玉一色。胡杂遝乎众草,又芜没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羌洁白其何极?


CHAR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