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后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后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21: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散文二篇》课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后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文学常识填空。
《永久的生命》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作家。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等。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别)哲学家、数学家、作家。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释义。
(1)兴味:_________________。
(2)卑微: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4)遏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濒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指使不上劲儿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3.《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罗素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里的“云霄”与“尘世”分别指什么?
二、字词书写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遏制(_____)
濒临(_____)
深渊(_____)
飓风(_____)
肆意(______)
震颤(_____)
俯瞰(_____)
云霄(______)
嘲讽(_____)
深不可测
(_____)臼齿(_____)
茸毛(_____)卑微(_____)蔓延(______)
凋谢(______)
消逝(______)繁殖(______)
洗涤(_____)
5.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臼齿(______)
茸毛(______)
蔓延(______)
diāo(_________)谢
洗dí(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6.本课的两篇散文都谈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下面的这幅漫画也表明了某种人的生活态度,请品味漫画,回答问题。
(1)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题目。
(2)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图中人物的生活态度的。
四、选择题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防控工作。
B.《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C.阅读了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后,使我感知到了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涤(dí) 
 松懈(jiě) 
 兴味(xìng)
B.牛犊(dú)
点缀(zhuì)
茸毛(róng)
C.遵循(xún)
凋谢(tiáo)
卑微(bēi)
D.不朽(xiǔ)
震颤(zhàn)
蔓延(màn)
9.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B.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C.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D.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10.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希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
B.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C.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D.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葺毛。
五、综合性学习
11.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请你根据这首诗第一节的内容和句式,发挥想象,再来仿写一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飞宇朗诵后兴奋地说:“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毫不畏惧,愈挫愈勇,做一个生活的强者。”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你会怎么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诵会上,向来胆小的陈玉梅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作为她最要好的朋友,请你写几句话,鼓励她把这首诗朗诵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地下森林断想》节选
张抗抗
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类,却已经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骄傲的代表。
可是你,却为什么长在这里?长在这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峡谷。你似乎深不见底,宽不可测,没有人见过你的全貌。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你从哪里飞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了那么漫长的岁月?
那一定是遥远的年代了。那时候这里也许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许是肥美的湖沼,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可是突然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瞬息改变了一切。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
一切都平静下来。平静了,草地变成了明镜似的湖,昔日的湖底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山,它把岩石熔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野花……
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于是,灰黑的火山石变绿了,悬崖上,山岭间,一片郁郁葱葱,鸟儿也回来,为的是歌唱生命。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阳光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做样地点头。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了脚步。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洁净的山泉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秋天,山顶的鱼鳞松结下沉甸甸的种子,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一粒.几十粒.几百粒……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黑森森不见阳光的峡谷里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这地下森林,爱生命竟爱得这样热烈执着。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付出了几万年的代价,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把粗壮的手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身躯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光明。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
12.选文第二自然段的三个问句有何作用?
13.结合选文,请说出作者在行文中变换人称的作用。
14.请从选文中找出阳光是怎样“嫌弃”它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5.赏析句子。
它付出了几万年的代价,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手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身躯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和希望已久的光明。
16.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谈生命(节选)


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萌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轻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象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溯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室中旋舞,在根下中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水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路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17.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
18.画线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下列各项中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考验体现。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都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长青。
19.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20.结合全文,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七、作文
21.作文小练笔
课文中的两篇短文仿佛是作者与读者在面对面地交谈,都阐明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读后让人深受启发。请你也写一段话,抒发你对生活的感悟。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严文井
严文锦
罗素
英国
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1)兴趣。
(2)地位低下。
(3)蔓延。
(4)制止,控制。
(5)紧接,临近。
(6)无能为力。
3.云霄: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或作者理想中的世界。尘世: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4.è
bīn
yuān


chàn
kàn
xiāo
fěng

jiù
róng
bēi
màn
diāo
shì
zhí

5.jiù
róng
màn


6.(1)(示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示例)我不赞同这种生活态度。我们不能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而应该积极进取。
7.C
8.B
9.D
10.D
11.示例:假如朋友欺骗了你,不要哭泣,不要生气!伤心的日子里需要安慰:相信吧!真正的友谊将会到来。
示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会和朋友并肩战斗,团结合作,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示例:陈玉梅,你是最棒的,你的声音是最动听的,我会为你加油助威的,不要害怕,勇敢面对!
12.三个问句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即为展现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作铺垫,使下文思路的展开变得顺理成章。
13.文章有时用“它”,有时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用“你”表达出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感情抒发更加充沛,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14..阳光的“嫌弃”表现在:“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从反面衬托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伟大。
15.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地下森林在困境中艰辛成长和执着追求光明的情状。其中“苦苦挣扎”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地下森林成长的艰辛与不屈,“伸向”表现了它对光明的渴望与执着。
16.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文段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以强烈的感情打动读者
17.破壳出土——春天繁花似锦一—夏天绿叶成荫,结出累累果实——秋天庄严灿烂,宁静怡悦——冬天归落大地。
18.C
19.这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豁达宽广的胸怀。说明人的一生不会永远是阳光坦途、畅达顺利,常常伴随着坎坷痛苦,而这也是茫茫字宙生命的共性。只要不息奋斗,无私奉献,一切便无怨无悔。
20.本质:蓬勃成长、顽强进取、坦然奉献,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逆境相伴相随。
21.示例: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自己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自身。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