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课后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课后检测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5 21: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昆明的雨》课后检测题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后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文学常识填空。
《昆明的雨》的作者是________,江苏高邮人,作家。著有散文集《蒲桥集》,小说集《邂逅集》,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______)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______)
(3)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______)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_____)
(2)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_____)
(3)菌中之王是鸡,味道鲜浓,无可方比。(_____)
(4)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_____)
二、字词书写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乍(

鲜腴(
) 
篱笆(

扳尖(
)???
缅桂(
)?
绿釉(
)?
青头菌(

辟邪(
)?
八卦(
)?
吆喝(

暮年(
)?
一碟(
)???
饱涨(
)?
苔痕(
)?
密匝匝(

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传说陈圆圆是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mù
nián_______投莲花池而死。
(2)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tái
hén________一寸深。?
(3)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yāo
he________一声:“卖杨梅——”
三、综合性学习
6.学习了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某校八年级5班决定开展以“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雨中有情]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用一个含有“雨”的成语概括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大湖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都是病毒肆虐的受害者,他们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牺牲、承受了巨大压力。四海皆兄弟,中华一家亲。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尊重,提供更多便利和关怀。在无情的疫情面前,我们尤需彼此信任、精诚团结,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理性的态度、宽广的胸襟和务实的举措,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雨中有景]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下面这段话的批注,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昆明的雨》)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3)[雨中有味]仔细品来,“雨”中也有民俗味、传统味。在对联交流活动中,有个同学拟了下联,请你结合“雨”的主题运用对联知识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皑皑瑞雪兆丰年
四、选择题
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鲜腴:新鲜肥美。
B.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体现。
C.密匝匝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8.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B.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C.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D.密咂咂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孟夏(mèng)
花骨朵(gū)
细碎(suì)
B.扳尖(bān)
德熙(xī)
逛菜市(guàng)
C.吆唤(yāo)
乒乓(pāng)
鸡(zōng)
D.一碟(dié)
柔和(hé)
井冈山(gǎng)
五、语言表达
10.根据家乡的特产,联系上下文仿写句子。
舌尖上的广州,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必说润肺养颜的双皮奶,滑滑的在甜品店招摇;不必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味道鲜美的靓汤,美美的在大街小巷飘荡;单是种类繁多的早茶,就让人们赞不绝口。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①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②“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权鲜腴。”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
④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⑤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⑦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莱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⑧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茵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⑨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雨水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注:比丘尼,佛教指尼姑)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⑩我想念昆明的雨。
11.文章开篇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的原因是__________。
12.作者借用________这些带有昆明特点之物,表达了对昆明的思念之情。
13.作者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句中“情味”的指的是____。
(昆明中考改编)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
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15.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
16.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
17.作者先回忆了“心影”里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18.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七、作文
19.作文小练笔
作者对昆明的雨怀有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你对雨具有怎样的情感?请写一个关于雨的描写片段,抒发你内心的真实情感。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汪曾祺
《受戒》
《大淖记事》
2.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环境描写
3.新鲜,肥美。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没有办法进行比较。
非常浓密的样子。
4.zhà


ba
bān
miǎn
yòu
jūn

ɡuà
yāo

dié
zhǎnɡ
hén

5.暮年
苔痕
吆喝
6.(1)风雨同舟
(2)C
(3)(示例)绵绵春雨润万物
7.B
8.D
9.D
10.(示例)(1)香飘满街的萝卜牛杂,香香的让人回味
(2)皮薄馅多的云吞,弹弹的劲道十足
11.①所画的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12.仙人掌、各类菌子、木香花。
13.淡淡的乡愁、莲花池和陈园园像引起的感慨、那天小酌的闲适、对故人的思念。(意对即可)
14.原指说法很多,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数多。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15.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觉得是“好福气”;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不断扩张,翠湖成了街心花园,“我”感到“好无奈”。如今,翠湖留下的只是一个心影而已。
16.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照应文章标题,增添文采,体现出文章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语句再现了翠湖当年的静谧之景;引用的语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以及追忆往昔的怀念之情。
17.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
18.示例:湖面上波光潋滟,片片荷叶宛如一把把翠羽织成的小伞。湖边柳枝随风轻拂,林间禽鸟啾唧,树下有一群壮年男子,牵着战马,为马儿擦洗。
19.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春雨绵绵,洒落在柳树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地抚弄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光彩的珍珠。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