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7 15: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精彩的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把握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法:圈点批注法、研讨法、讨论探索法等。
四、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过渡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家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于哪里吗?他出自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讲的主人公是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简介
(过渡语:茨威格是一名出色的传记作家,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传记,那同学们还记得人物传记的特点吗?人物传记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来表现人物的品格,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传记它不是写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写人物的肖像。)
(过渡语:接下来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词,……同学们,现在一起来读下面这些词语,横着读过去,每个词语读两遍。)
预习检测,字音识记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人物介绍,我们知道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望族,是享誉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那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长得什么样呢?作者是如何来描写他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托尔斯泰给人的总印象是什么?(提示:找出相关语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过渡语: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托尔斯泰留给人的总印象,哪位同学能找出来。)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托尔斯泰丑陋的句子。)
(过渡语:托尔斯泰是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肩的作家,作者为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做传仅仅是为了写出他的相貌平庸吗?显然不是,这是为了下文写他的眼睛做铺垫,因为眼睛最能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作者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探究人物,品味精神
一、作者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找出相关语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并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描写眼睛的句子,并进行品析。)
(过渡语:托尔斯泰的眼睛敏锐和丰富,既能进行深刻的自我审视,也能看清所处时代的种种弊端。这些对他来说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呢?)
二、
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既是不幸又是幸福的。
不幸:托尔斯泰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和不幸的。
幸福:幸福是托尔斯泰能从悲剧的时代中获取真正的认知,并通过他那些伟大的作品去鼓舞更多的爱国青年,这是幸福的。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看到人的内心世界,而眼睛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托尔斯泰的眼睛闪耀着的是巨人的光芒。所以作者通过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是为了揭示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他的无比崇敬。
三、研读第2—5节,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第2~5小节分别写了托尔斯泰哪些特点??
明确:?
面部轮廓平庸粗鄙?面容表情丑陋可憎?面部特点毫无特色?客人来访大失所望?
你能说说,在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托尔斯泰其貌不扬,作者如实地予以描绘,从这些描述当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吗?请同学们仔细地品读课文。?
(“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可以看出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尊敬、热爱)?
四、研读课文第6~9小节,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听读第6~9小节,思考问题:?自主探究:?
1、这部分写的是什么?(托尔斯泰的眼睛)?
2、这双眼睛有什么特点?(目光犀利、感情丰富)?
3、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特点的?(比喻和夸张)?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合作探究:?
1、结合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何要写托尔斯泰粗鄙的外貌??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重点描写眼睛的用意?
?明确:?
1、欲扬先抑,突出眼睛的威力,这样描写使人物形神皆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六、语言赏析:?
轻声朗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打上星号,有疑问的语句打上问号,全班集体交流,教师适当总结。?
七、延伸训练:?
仔细观察自己,用100~150字写一幅自画像,只写头部,描写要逼真详细,独特处更不能忽略,适当运用比喻和夸张,写作时不署名,不注明性别,写好后交给老师,再进行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巩固提升
1.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2.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写法。
(过渡语:对于人物的描写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和“精神”,现在请同学们借鉴我们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在你们这周写的周记上再进行修改。)
过渡语:再给大家看一个片段,看看名家是如何通过人物的外在描写来表现其内在的。)
(六)拓展延伸,学法借鉴
(过渡语:所以,在以后的写作和阅读中,大家可以通过精彩片段描写+人物评价来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过渡语:课后去阅读有关托尔斯泰的传记: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茨威格的《三作家》等,进一步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
(七)、课堂小结。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人能所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学习了茨威格通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的他的深邃的内心世界,我们对这样的评价更多了些理解。静心去品读代表他艺术高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想,那长着大胡子穿着布衣经常去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人会更深刻地走进我们的心灵。
(过渡语: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八布置作业
把你们修改的作业再扩写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