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龟虽寿》曹操
《赠从弟》刘桢
《梁甫行》曹植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诗词解读
1.此树“奇(珍贵)”在何处?在诗中何处体现?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树:佳美的、珍贵的树。
华:花。
滋,繁盛。
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得春意盎然)。
理解诗意:
①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攀条:攀引枝条。
荣:指“花”。遗(wèi):给予,馈赠。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2.诗中的女子都做了什么?她是什么身份?
②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馨香:香气。
盈:充满。
致:送达。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③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贵:珍贵。
经时:历时很久。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四句诗写得很朴素,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前两句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的景象。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诗词赏析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诗人用“盈”字将人和花作密切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执花在手痴痴久立,任它香满胸怀、衣袖而无可奈何的景象,将作者折花之后色忧愁传达得出神入化。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文化传承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情感归纳
《古诗十九首》大致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它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
相关介绍
评价及文学地位
1.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钟嵘
2.实五言之冠冕也。
——《文心雕龙》刘勰
3.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明代谭元春
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拓展阅读:
东汉
曹操
龟
虽
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曹操(东汉)
朗读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竟,尽,完。
“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
人生苦短?
曹操享年65岁,
曹丕享年40岁
曹植享年41岁。
战乱、饥荒、自然灾害、医疗条件。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自然界中的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极言人的寿命有限。
积极?消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千里马。伏:趴,卧。枥:马槽。
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壮心?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建安十二年(207)夏,五十三岁的曹操兴师北伐,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平定了北方乌桓,归途中写下一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53岁,他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北征胜利,仍然任重道远,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人自比为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表明自己虽到晚年,但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永不会消沉。
这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紧接上句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就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但:仅,只。
养怡:保养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永:长久。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总结
诗人以神龟、腾蛇、老骥作比喻,表明自己虽到晚年,但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永不会消沉。诗人否定“天命”,坚信应在有限之年自强不息、乐观进取。
梁甫行
三国
魏
曹植
曹植,字子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文学家谢灵运对其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梁甫行
三国
魏
曹植
赏析
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赏析
艰难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倒装
剧:艰难
赏析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妻子:妻子儿女。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赏析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在房屋周围穿梭无所顾忌。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异气:气候不同。
殊:不同。
天下各方的气候不同,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梁甫行》
总结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统治者的讽谏,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对比阅读
《龟虽寿》
《梁甫行》
题目
《龟虽寿》(《步出夏门行》其四)
《梁甫行》
作者
(
曹操
)
(
曹植
)
朝代
(
东汉)
(
三国
魏
)
体裁
(
四
)言(
古体/乐府
)诗
(
五
)言(
古体/乐府
)诗
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
异
1.联想与想象<虚写景物>
例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2.(
对偶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1.白描<实写景物>
例句:?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2.(
互文
)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
3.衬托/侧面描写
例句: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同
1.比喻
<在两首诗中分别找例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2.直接抒情<在两首诗中分别找例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剧哉边海民。”
3.情景交融
思想感情
?
?
异
?
?
1.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例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2.(
否定天命)
例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
3.(
乐观进取
)
例句:(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1.对下层人民的深切(
同情
)
例句:(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
?
2.
(劝谕
、讽谏
)最高统治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
3.(
失望)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同
都表达了
忧国忧民
慨叹生命__的思想感情
风格特色
?
个人特色
?
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爽朗刚健、豪气盖世。
“古直”而少文采,不屑于雕章啄句。
?
“慷慨悲凉”
这首诗慷慨激愤。中间四句直陈所见所感,几无雕饰,运用白描手法,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全诗语言_____(朴实/华美),毫无雕琢造作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妙,才情之高。
?
“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
同
?
建安风骨——慷慨悲壮
三曹:(
曹操
)、(
曹植
)、(
曹丕
)
拓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总结:
《龟虽寿》《梁甫行》同为建安时期乐府诗,情景交融,高扬政治理想、感怀生命有限,诗风慷慨悲凉。《龟虽寿》多用比喻,否定天命,乐观自强;《梁甫行》多用白描,写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统治者的讽谏。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运用对比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用“瑟瑟”谷风加以烘托,写得极有声势。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前一个“一何”慨叹谷风之盛,简直要横扫万木;后一个“一何”叙写松枝之劲,更显出松柏的刚挺难摧。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前一个“正”字告诉我们,此刻正是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严冬时节;后一个“正”字告诉我们,松柏依旧端然挺立、正气凛然,不减春日青苍之色。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点明主旨,使读者似乎看到雄伟苍劲的松柏久久矗立在眼前。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
走近作者
刘桢(?-217),字公干,存诗二十余首。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扬并称“建安七子”。他在当时甚有诗名,曹丕即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他性格豪迈,狂放不羁。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
走近作者
刘桢从小就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教育,深知做人要耿性忠直。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刘桢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蘋(pín)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