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认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能力目标: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确立环保意识
尊重生命与自然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
水资源短缺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均不足110立方米,有300万人口严重缺水。
创造一个美好自然环境
请从现在做起吧!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气
候变化
水短缺
污染
臭氧层
破坏
酸雨
土地
沙漠化
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
性锐减等
全 球 变 暖
全球气候变化
1.温室效应:
(1)温室气体:大气中的 CO2(主要)、CH4、N2O 等
(2)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燃烧生物物质。
(3)危害:全球变暖、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等。
(4)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①保护植被、森林、草原,防止海洋污染等。
②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等。
酸雨
2.酸雨
(1)形成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 SO2等使雨水的 pH 值小于 5.6。
(2)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如会引起肺水肿等疾病。
②导致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熟率降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③使水体酸化,造成鱼虾死亡和灭绝,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
④危害建筑物及工业设备等。
土地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土地荒漠化
(1)主要原因:植被破坏、草原过度放牧、森林过度砍伐等。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
土地荒漠化
4.水污染(海洋污染)
(1)来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进入水体。
(2)表现:水体富营养化。
(3)结果:引起赤潮(海洋中)或水华(淡水流域中)。
海洋污染
5.臭氧层破坏
(1)破坏原因: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2)危害: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及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等。
(3)措施:减少氟利昂等物质的生产量和消耗量等。
臭氧层破坏
6.生物多样性锐减
(1)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2)后果:物种灭绝后不能再生,导致人类可利用资源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灭绝和物种消失)
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灭绝和物种消失)
居住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的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今年已经43岁了。他的寿命大约可以到50岁,苏丹在暮年没有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享受”到了40位持枪护林员的昼夜守卫。原因很简单,苏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白犀牛。倘若他最后无法繁衍子嗣,白犀牛这一物种,将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我们的后代在未来只能够对着图片叹息,悔恨。
7.巧记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因素
结果
①温室效应———→CO2——————→变暖
②臭氧层破坏 ——→氟利昂 ————→紫外线上升
③酸雨—————→SO2——————→损植被、腐建筑
④土地沙漠化主要原因——→植被破坏————→沙尘暴
⑤水污染 ————→污水——————→水华、赤潮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破坏活动——→物种灭绝
8.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关键是植被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圈内所有___________
_________,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基因多样性、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_多样性。
A.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都是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B.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
基因
生态系统
物种
生态系统
价值种类 内容及实例
直
接
价
值 食用及药
用价值 青蒿素、五灵脂、蝉蜕等
工业原料 芦苇为造纸原料,霍霍巴种子可提炼脂肪代替鲸油脂
作为高级润滑油材料等
科学研究
价值 基因工程、仿生学等
美学价值 陶冶情操、美化环境、激发文学艺术创作灵感等
间接
价值 指生物具的生态功能,如保护水源,维护水体自然循
环,减少旱涝;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泥石
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吸收和分解环境中的有机
废物、农药及其他污染物等
潜在
价值 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如新发现的一个物种,它
的价值就是潜在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最有效的保护
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2)易地保护
①方法: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②实例: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4)利用生物技术(人工受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对濒危
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5)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直接价值
蝎子,海马等许多野生生物能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药材。
直接价值
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
间接价值
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直接价值
人们模拟苍蝇的平衡棒研制出 运载火箭的振动陀螺仪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以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作为原始母本培育成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海南海口红树林:湿地早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
间接价值
直接价值
神奇的山水配以绚丽的生物,给人以美的感受。
坚持“最好的保护”和防止“两个极端”
(1)坚持最好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
①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②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
(2)防止两个极端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科学、合理、适时、适度地开发利用!
1.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造成资源危机
B.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与地球的环境容纳量无关
2.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A)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禽类、蛋类为主
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
4.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5.仿生学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扫描等就借鉴了某些生物的回声定位系统的特点,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生态功能
6.四川地震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大熊猫,把大熊猫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动物园进行饲养,该过程属于(B)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 D.建立风景名胜区
7.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休渔”政策,其目的是(A)
A.限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B.监测和修理船只和渔具,以利于捕获更多的鱼
C.防止“赤潮”产生,避免海水污染恶化
D.实行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
8.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的过量排放均会引起相应的环境问题,下列环境问题与上述过量排放的物质对应正确的是(A)
A.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B.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C.臭氧层空洞、酸雨、温室效应
D.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酸雨
9.蜜蜂是虫媒植物繁衍后代的“红娘”,尤其对多种农作物、果树、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事实体现了蜜蜂的(A)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