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张PPT)
第10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必修一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内容索引
课时作业
主观题型4 河流特征类
考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
水循环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淡水的主体(2/3)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冰川
人类能利用的淡水
11. 浅层地下水
地球上的水体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对人类影响最大)
(水量最大)
(水量最小)
水循环的意义(地、气、水)
“水量平衡器”——
“淡水制造厂”——
“大自然空调”——
“地形雕塑师”——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塑造地球表面形态
天然淡水制造厂
水量平衡器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绝对: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1984年
2021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获得热量最多
获得热量最少
获得热量最少
地形雕塑师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塑造地表形态
塑造地下形态
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建大坝的弊端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可以说:水是通过其循环过程来为人类造福的!
(对人类影响最大)
(水量最大)
(水量最小)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
蒸发、蒸腾、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1.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
(1)影响蒸发的因素
考点突破
重难剖析 总结提升
大
小
空气湿度
猜想一下:我国理论蒸发量的全国分布特点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正相关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人类工程影响水循环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蒸发和下渗 含沙量
修建水库
跨流域 调水
破坏植被
植树种草
硬化 城市路面
铺设 渗水砖
围湖造田
退田还湖
使下游水量减少、季节变化平稳
库区淤积
下游含沙量减小
改变径流的空间分布
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
使河流水位变率增大
增加
减少
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
使河流水位变率减小
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
使河流水位变化大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
使河流水位变率增大
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增加;
使河流水位变化小
库区蒸发和
下渗都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减少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增强,
使河流水位变率减小
增加
(2020·全国文综Ⅰ)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
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D
径流深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径流深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 mm,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 mm,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流深合计约为757 mm。据此完成3~5题。
3.该流域5月降水量较4月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
A.3~4月地表较为干燥 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
C.4~5月农业用水较少 D.3~4月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饱和状态
4.若不考虑人为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
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 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
A
C
2017全国卷1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
2017全国卷1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
2017全国卷1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
2018全国卷1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答案 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018全国卷1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答案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2016·全国文综丙卷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5题。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B
2016·全国文综丙卷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5题。
C
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全国文综丙卷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5题。
D
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全国文综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2~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D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B
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全国文综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2~3题。
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全国文综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2~3题。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C
水循环的环节及其特点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2015·海南地理,8~9
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A
C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
河流的补给(记笔记或在书上勾画)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季节性
积雪融水
雨水
冰川
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类型 主要影响因素 汛期 我国主要分布区
雨水补给 降水变化 雨季 东部季风区
冰雪融水补给 气温变化 夏汛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季节性积雪补给 气温变化 春汛 东北地区及西北部分地区
湖泊补给、 地下水补给 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与河水互补 无汛期 普遍
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
雨水补给(滞后性)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能否说夏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界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源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及积雪量越大,水量越大
汛期在春季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雨水
积雪融水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冰川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西藏仁龙巴冰川(帕隆藏布江源头)
思考:怎么通过流量曲线图区别雨水补给和冰雪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
物质疏松
春季就融化了
高山冰川
物质坚实紧密
夏季才融化
季节性积雪
高山冰雪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50
51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50
51
等潜水位线
等潜水位线
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湖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方法技巧
如何互补?
长江与洞庭湖和鄱阳湖的互补关系
读湄公河三角洲附近区域图,图中甲湖泊水补给湄公河的时间约为
A.11月—次年4月
B.5月—10月
C.10月—次年2月
D.3月—9月
A
疑问:某河流域进入雨季时,
是河水补给湖水还是湖水补给河水?
补给类型 主要影响因素 汛期 我国主要分布区
雨水补给 降水时空变化 雨季 东部季风区
冰雪融水补给 气温变化 夏汛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季节性积雪补给 气温变化 春汛 东北地区及西北部分地区
湖泊补给、 地下水补给 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与河水互补 无汛期 普遍
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
方法技巧
(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
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
(2)冰雪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春季
(4)以湖泊或地下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全年流量变化小。
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2018江苏卷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第2题。
2.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
“截留” 和“截流”
2016·全国文综甲卷
5.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右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5~7题。
6.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右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5~7题。
2016·全国文综甲卷
7.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右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5~7题。
2016·全国文综甲卷
2016·江苏卷
右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答案
解析
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右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3~4题。
2016·江苏卷
解析答案
C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河流补给与区域特征
(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B
(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
右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解析
根据图b可知,暴雨过后甲、乙两个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说明降雨区域位于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图a判断④地符合题意。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
解析
分析图a,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乙水文站水位起调节作用。
河流特征的描述
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
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流量及其变化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河流水文特征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水位是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固定基面以上的高程)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内江走水,外江走沙
枯水期,内江外江水量的比例为6:4
洪水期,内江外江水量的比例为4:6
神奇的都江堰
河流水文特征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地、气、土、生)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降水强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河流水文特征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
有结冰期,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河流水文特征
最冷月平均气温<0℃
由低纬流向高纬(北半球从北向南;南半球从南向北)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特殊现象:有无凌汛
河流冰凌 VS 凌汛
思考: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时间!
河流水文特征
落差大、流速快
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水系特征:
河流流域面积的大小、
河流干流的长度、主要流向、
河流支流的多少及支流的分布、
河流水系的形状
(树枝状、扇状、羽毛状、向心状、放射状等)、
河道比较平直还是比较弯曲、
河流落差的大小
( 2015 新课标全国卷Ⅱ )圣劳伦斯河(图3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3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9~11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 4个月 D.5个月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B
C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
读图,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2014年高考全国卷2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结合图表材料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12分)
月份 甲 乙 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2011浙江文综
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流量小,结冰期短。
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含义
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和 浅层地下水。
亚洲
最多
南美
第二
大洋洲
最少
巴西第1
俄罗斯第2
中国第6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1
2
3
4
5
6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分析方法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降水量大的地区水资源一定丰富吗?
【明灯指路】一般来说,降水量大的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对一些小的岛屿来说就不一定了,如香港岛、新加坡年降水量超过1600mm,但是淡水资源不足,需这是由于岛屿面积小,没有大的河流和湖泊蓄积淡水,降下来的雨水大部分流入海洋,因而淡水资源不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蒸发量。
716.1平方公里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
时间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配不均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总特点:
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
原因?
解决措施?
兴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水资源的数量
水资源的质量
二、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的关系
影响
经济活动的规模
影响
经济活动的效益
1、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人口分布的关联: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反之人口稀少。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新疆
江南
水是文明的摇篮
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
2、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崂山水
青岛啤酒
水是酒的血,名酿必有佳泉。崂山水制作出青岛人自豪、全世界惊叹的青岛啤酒。
俗话说:
好山好水出好酒
2、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俗话说:
好山好水出好酒
2、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
水源地:岷江上游
俗话说:
好山好水出好酒
2、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水源地:赤水河
茅台集团2020年收入超过1140多亿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可利用淡水储量有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气候反常等。
用水量激增、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数量)
(质量)
2001
2004
1973
1986
2000
2014
咸海的忧虑
至2014年冬,咸海基本干涸
试着分析原因!
2、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
北方
南方
缺水最
严重地区
华北
资源型缺水
水质型缺水
如何应对
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建立蓄水工程(水库)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合理开采地下水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加强宣传,培养节水意识
培养耐旱农作物
改进灌溉方式(滴灌、喷灌)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水资源总量有限
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气候的异常变化
需水量迅速增加
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浪费严重
应对措施(开源+节流)
缺水原因(自然+人为)
2001
2004
1973
1986
2000
2014
咸海的忧虑
至2014年冬,咸海基本干涸
试着分析原因!
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右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
2015·全国文综Ⅰ
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答案
解析
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冰层厚度最大,所以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最大。
2015·全国文综Ⅰ
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
解析
开采海冰资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
2015·全国文综Ⅰ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
6.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答案
2012·海南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