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培优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
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①_______________(A.勉励
B.鼓励
C.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②_______________(A.珍贵
B.贵重
C.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末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美丽的颜色(节选)
①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②“……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
③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儿,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④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⑤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⑥……
⑦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⑧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⑨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⑩“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1)选段中三次提到“美丽的颜色”,请结合全文说说“美丽的颜色”在文中的含义。
(2)体会第 段中画线词的表达效果。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3)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犁新雨破春耕
梁永刚
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蓄势待发的旷野到处充满着新生的喜悦和希望;地气升腾,虫啾鸟舞,一年一度的春耕拉开了序幕。
②爷爷是种庄稼的老把式,深谙春耕春种之道。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下过一场透雨,爷爷便将休眠了一冬的曲辕木犁和耙拿到院子当中,仔细地擦拭着厚厚的一层灰尘,专注地敲打着犁铧和耙齿上的泥土,声音不大却清脆悦耳,仿佛要将歇了一冬的农具唤醒。拾掇完农具,爷爷又将耕牛牵出来,到离家不远的坑塘里饮水。憋闷了一冬的耕牛咕咚咕咚喝饱了,枯槁的牛毛在春风的轻抚下油光光、闪亮亮的,立马活泛了许多。同那些苏醒的农具一样,它也在等待爷爷的召唤,随时准备好去春耕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③爷爷犁地的时候,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凑热闹。一改平日的大大咧咧,此时的爷爷神情凝重、一脸虔诚,一手扶着犁拐,一手牵着缰绳。听着行进的指令声,耕牛迈开四蹄铆足力气往前走,锃亮的犁铧经过之处,翻开的泥土像一层层黝黑的波浪,发出亮闪闪的光芒。在空旷寂寥的原野上,爷爷“哒哒咧咧”的口令声潮水一样弥漫开来,给人一种粗犷豪迈、荡气回肠的沧桑感,仿佛这一声声呐喊过后,郁积于胸中许久的苦闷便一点儿一点儿地释放出来。
④有时候,爷爷手中也会握着鞭子,但这鞭子更像是个虚设的道具,从南到北一趟趟走下来,很少实实在在地落在牛的身上,只是在它略觉疲惫意欲偷懒之时,才高高扬起再轻轻放下,虚张声势地吓唬吓唬而已。牛毕竟是牲口,时不时会有把犁拉偏的时候,故而爷爷嘴里的“哒哒咧咧”声几乎没有间断过。我不明白这口令的意思,就趁爷爷在地头吸烟的间隙问他。爷爷笑了:“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老祖宗把野牛驯服役使了几千年,要是牛听不懂‘哒哒咧咧’咋干活哩!”原来,从牛落地生下来开始,主人就得训练它“哒哒咧咧”的口令——“哒哒”就是让牛往外拐,“咧咧”就是朝里拐。
⑤犁地不平,难保墒情。犁完地,平了山沟,还要及时用铁齿的耙子耙上一遍,目的是耙碎大块的土坷垃,让土地更加平整。
⑥开始耙地了。煦暖的阳光照在田野上,爷爷吆喝着牛,把耙横在地头最佳的位置。随着手里的鞭子一声脆响,老牛奋蹄向前冲去,爷爷也一个箭步跨上耙架,一手紧拽缰绳,一手挥舞鞭子,行进在犁铧翻过的松软泥土中。此时此刻,站在耙架上的爷爷和平日判若两人,临风而立、雄壮威武,恣意地驰骋在属于他的这一方田地上。很快,那些埋藏于泥土中的枯草、腐叶得以重见天日,一丝丝、一缕缕、一团团地纠缠于耙齿之间,羁绊着拉耙的节奏。
⑦一块地耙完了,爷爷蹲坐在地头,点上一袋旱烟,有滋有味地吞吐起来,排遣着耕作后的一身疲倦。他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儿假劲,更偷不得一点儿懒。田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多耙一遍,地里的土坷垃就会少一些,将来庄稼出苗就齐整,收成也就自然好。”望着长长的地垄,爷爷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1)在春耕拉开序幕之前,爷爷为春耕做了哪些准备?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听着行进的指令声,耕牛迈开四蹄铆足力气往前走,锃亮的犁铧经过之处,翻开的泥土像一层层黝黑的波浪,发出亮闪闪的光芒。
(3)第③段和第⑥段分别写了爷爷犁地和耙地的过程,却都用简洁的文字写到了原野的风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宋代释智愚的《颂古》诗云: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本文为什么以“一犁新雨破春耕”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综合读写
4.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
fēi
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
jiàn,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fēi( )红
油光可
jiàn( )
樱花( )
宛如(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美髯公,集尊贵、xuān 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 hàn 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1)给画线字注音。
诚惶诚恐( )
矮小敦实(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uān
昂( )
hàn
首低眉( )
6.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淮南市正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某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主题为“我运动,我快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根据活动主题,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为本次活动拟写条宣传标语。
(2)为备战校篮球比赛,八年级组定于6月23日下午4点,在校篮球场组织本年级篮球队员训练,请以八年级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
(3)下面是某同学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写的一份心得体会,请你帮忙修改。
[A]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了我们健康成长,况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C]学习跟体育运动一样,需要有一种坚定顽强不动摇的毅力。
①[A]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
②[B]句成分残缺,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句语义重复,应该将“_______________”删掉。
三、
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天难于生才,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道者,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选自黄庭坚《答李几仲书》)
【注】①才:人才。②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③中朝:朝廷中。④然:对的。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其
自
废
惰
欤
则
不
得
归
怨
于
世
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3)选文中黄庭坚就怎样成为人才给了李几仲哪些建议?
四、
古诗词鉴赏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野
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 ,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1)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②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2)①B,②C
(3)“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4)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2.
(1)既指居里夫人提炼的镭发出的略带蓝光的荧光的色彩;又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2)反复用四个动词“转向”写出了居里夫妇看到镭的光芒时内心的激动,以及长久的期待变为现实时内心的幸福、甜蜜、快乐。
(3)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3.
(1)拿犁耙、擦拭犁耙并敲打犁耙上的泥土;牵耕牛到坑塘里饮水。
(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犁铧翻开的泥土比作黝黑的波浪,还会发出亮闪闪的光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犁铧给予泥土的无限生命力,表现了春耕蕴含着新生的喜悦和希望的特点。
(3)这两处对原野风景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却交代了爷爷耕作的环境,渲染了春耕的喜悦气氛,烘托了爷爷犁地和耙地时的美好心情,对一年的收成充满了无限期望。
(4)本文引用诗句作为文题,鲜明、醒目,为文章锦上添花,充满了无限诗意;既切合本文描写的春耕的内容,交代了春耕开始的特殊时间是在新雨之后,又有助于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让人产生对于春耕的丰富联想。
4.
绯,鉴,yīng,wǎn
5.
(1)huáng,dūn
(2)轩,颔
6.
(1)示例一: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示例二:快乐活动,快乐生活。
(2)示例:
通知
八年级篮球队员:
为备战校篮球比赛,八年级组定于6月23日下午4点,在校篮球场组织本年级篮球队员训练,请大家准时参加!
八年级组
6月18日
(3)①况且,而且,②通过这次活动,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③不动摇
7.
(1)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2)您认为是对的,应当继续努力超越周围的人。
(3)示例:①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②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
8.
(1)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廓、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抒发了作者的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