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8分
,
)
1.
选出下列词语中画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稀疏
shū
踪迹
zōng
瞭望
liáo
多多益善
yì
B.宽慰
wèi
震撼 hàn
思慕
mù
天衣无缝
fèng
C.绚丽
xuàn
迂回
yū
虔诚
qián
纷至沓来
dá
D.映照
yìng
踊跃
yǒng
眼眶
kuàng
自源其说
yuán
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我们徜徉在语文天地里,获得了许多的感悟。我们为那些杰出人物的伟大精神所_______________撼——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在荒凉的戈壁滩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_______________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也为那些普通人的美好品格而感动——执着_______________毅的父亲要强而倔强,辛苦了大半辈子造起一座高台阶的新屋。书本滋养了我们的心灵,芬芳了我们的世界,使我们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启迪。
A.震
鞠
坚
B.振
拘
坚
C.振
鞠
艰
D.震
拘
艰
3.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
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路了。
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4.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对于“勇气”的定义太宽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行为虽令人钦佩,却不一定就是勇敢。
①但是现在我们往往把大胆和诚实当作勇气的全部内涵
②我们甚至说一个人在时尚或音乐方面的品味不同于主流
③真正的勇气是有意识的自我牺牲
④或说出某些错误是需要勇气的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5.(10分)
古诗文默写。
(1)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直接表达作者对钱塘湖景色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自己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也概括了文章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6)古代写山水的诗句很多,请写出除本单元外你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
)
6.
(3分)
坚定的信仰,是老一辈革命者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或团体,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其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追求。
四、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7分
,
)
7.(7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青春”是一个多美好的词啊!它象征着年轻、活力、激情、梦想、创造、无限可能等。可是,我们的青春也常常被称为“青春期”,冠以“叛逆”的名号,一个“叛逆”似乎让很多孩子的不可理喻就有了借口,让家长老师们的苦口婆心被一堵墙隔住。我们爱“青春”,但不会有谁天生喜欢“叛逆”,因为叛逆不是光环更不是荣耀,更没有理由打着青春期的旗号,让叛逆这在段最美好的时光中为所欲为,因为青春只有一次,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错失青春的“后悔药”。
(1)请你结合所给语段及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叛逆”的含义。
(2)“叛逆”有时候就像一根刺,不知不觉中就会伤害到最爱你的家人,“叛逆”又让你高昂着头,不想说出“对不起”。学校要举行“感恩父母·真情告白”主题活动,你想借此机会对自己曾经的“叛逆”行为向父母做出怎样的真情告白呢?
(3)假如你身边就有很叛逆的同学,总觉得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绝对正确”,错误全在别人,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为了让他认识到这就是不该有的“叛逆”,你会怎么说呢?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8分
,
)
8.(1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儿子的礼物
琦君
①一位好友的女儿,寄来她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给我看。内容是写她十几岁的儿子在幼年时亲手雕了一对烛台送给她,做母亲的当然是万分珍爱。儿子渐渐长大了,有一天,他发脾气,顺手拿起一只烛台扔向母亲。母亲于吃惊与盛怒之下,拾起地上的烛台,竟连同柜子上的另一只一起扔进垃圾桶。儿子怔在那里,怨怒的眼神仿佛在说:“你扔吧,给你的东西,你爱怎么扔就怎么扔。”第二天一早,她后悔了,去垃圾桶边想把烛台拾回来,却已被清洁工收拾走了。
②她心头感到无比的刺痛,尤其是想起儿子当时雕刻的那番心意和所花的工夫。她叹息道:“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格外可爱?”
③看着她的文章,我止不住泪水涔涔而下。我感触于母心之苦涩,也悔恨自己既不是一个孝顺体贴的女儿,又不曾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如今垂暮之年,任纵横老泪也冲不去心头的伤痛。
④和作者一样,我也有一件儿子送的礼物,那是他在童年时用火柴棒搭起来的立体“快乐”二字。那真是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我是那么珍惜它,把它放在玻璃橱最妥帖最显眼的地方。年复一年,火柴棒的红蒂头褪色,骨架因胶水渐渐脱落而松散了,它已不能竖起放,我只好把它小心地收在一只盒子里。几度搬迁,我总是小心地带着它。现在,它就放在床边书架上,我常常端起盒子细看,真不能相信这是儿子的杰作。悠悠二十年岁月的痕迹,都刻在那一根根带有微尘的暗淡火柴棒上,而它所给予我的是一份诚挚的“快乐”。我心里有太多的感激,也有太多的感慨。
⑤记得那个深夜,他把房门关得紧紧的,亮着灯不睡。我以为他在偷看从摊上借来的脏兮兮的“小人书”,几次敲门催他睡,他只是不理,我气得一夜未睡好。次日早晨他上学了,却见书桌上端端正正摆着这件精致的手工,边上一张卡片上写着:“妈妈,给你快乐。”我的感动无法名状,我真是快乐了好多时日啊!
⑥他渐渐长大了,我们母子时有争吵,他曾愤怒地出走,数日不归,我守着虚掩的大门,通宵达旦,看着“快乐”二字泫然而泣。固然儿子并没像这位朋友的孩子那样,拿起自己做的手工扔向我,但他对我珍惜这件礼物所表现的无动于衷,却使我心酸。每次央求他修补一下火柴棒的骨架,他总是漫不经心地一再拖延。我了解这是无法勉强的,时光不会倒流,童稚亲情不复可得。儿子成人了,我已老了。当年母亲说得对,“一代归一代,茄子拔掉种芥菜”,母亲那时已知代沟无法逾越了。
⑦我再想想这篇文章的作者,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初中时,每周两次放学后,带了两个弟弟,背着书包到我家来读古文。他们专注的神情都还在眼前,一下子他们也将近中年了。她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尝到了做母亲的滋味。但在给我的信中,她仍幽默地说:“母亲来时,总是事事看我不顺眼。”这就是两代的不同吧。
⑧她在文章结尾时说:“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足见母心尽管苦涩,却是永远满怀希望的。
⑨她道出了天下父母心,也给了我一份温暖与启示。
⑩我也不再为儿子送我的那一对骨架松散的“快乐”二字而感触万千了。
(1)请简要谈谈本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2)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文章第⑦段提到了“她”的母亲,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文中“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9.(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群勇士中,一定有一个叫钟南山的人。
②钟南山骨子里的“刚”,从小就埋下了。12岁那年,他偷偷找来一把大伞,从三楼一跃而下,幻想像武侠片中的豪杰一样凌云腾空。没想到,伞边翻卷,支撑力不足,钟南山狠狠地摔在草地上,瘫坐了一个多小时,一声不吭地爬了起来。
③成年之后,钟南山投入到了医学行业。1971年他刚进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时,是医院里功底最差的大夫。因为一次医疗诊断失误,他被科室的医师们揶揄嘲讽,他羞愧难当,每天见缝插针地开始了医学术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几个月内,他写下了4大本医疗工作笔记,暴瘦24斤,很快胜任了临床工作。
④43岁时,他通过了选拔考试,赢得了到英国留学的机会。当时,中国医生没有资格直接参与临床手术,钟南山只能做一些查房、参观实验的边角活。他知道,只用眼睛看根本不能做出成绩,导师也不看好他,只允许他待满8个月。钟南山不服气,决定改变局面。为了观察真实的实验过程,他在自己身上抽血30多次并记录好实验数据;为了研究“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的课题,他狂吸一氧化碳。要知道,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2%,就相当于连抽60支香烟。他成功了,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指出了推导的不完整性。导师心服口服,告诉钟南山:“你想待多久都可以。”毕业时,英国一家大学极力挽留钟南山,希望他在皇家医院工作,钟南山则执意要回国。导师弗兰里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热情赞扬钟南山:“我从未遇到过一个学生,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么有成效。”
⑤钟南山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终于让他们明白了,中国人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从此他成长为一个敢医敢言的“钢铁直男”,在医学的荆棘丛里走出一条坦途。
⑥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那一年,他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当时,官方将“非典”病原确定为衣原体,称“非典”已经得到控制,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衣原体很容易治疗,我试过治疗了,根本没有用。病情还在扩展,连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两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⑦“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这样一个刚的猛士,心底却藏着极致的温柔。
⑧“非典”刚开始时,广州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急剧增多,连一些医生也开始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明知病毒极强,钟南山还是挺身而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亲自给每个病人量体温,不放过每一个观察的机会。曾连续工作38小时未合眼,直到病倒在床。为了不影响同事和病人的情绪,他隐瞒了病情,悄悄回家治疗。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就认出来:“我意识模糊,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心踏实了下来。”武汉疫情凶猛,他叮嘱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⑨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⑩钟南山,就是那刚硬坚强、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
(1)第④段中两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⑧段,说说钟南山的极致的温柔表现在哪里?
(3)文章⑩段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从全文看,该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何不用“钟南山传”而用“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
六、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10.(10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解释画线的词。
①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___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
③稍葺而新之_______________
④撷园蔬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3)超然台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4)超然台是谁命名的?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七、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
1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和颔联中两个“空”字的意思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诗篇交替出现哪些场景?相互映衬有哪些景物?
八、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
12.
成长中,有许多人会让我们感受到美好。也许是你崇拜的偶像,也许是你尊崇的名家;也许是你敬重的亲人,也许是你知心的朋友;也许是陌生的路人……
请以“我心中,你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的内容;(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
(1)都护在燕然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
示例一:朱德他本来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拥有很高的军衔和地位,但是他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一路追寻,从上海到北京,最终在柏林找到并加入共产党。
示例二: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即使到了五十岁,他还是毅然放弃安逸生活,投身到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之中。
示例三:红军剧社的演员们,除了伙食和衣着之外,生活津贴极微,但是他们像所有共产党员一样天天学习,乐观地工作。
示例四:红军大学的学员们,即使学习条件艰苦到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但仍然保持昂扬的革命精神。
7.
(1)叛逆:叛逆就是不喜欢长辈安排,觉得自己长大了,渴望不受任何人的约束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2)爸爸妈妈,原来我不懂事,做事总是惹你们不高兴,有时我甚至是故意气你们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以后我要多和你们交流,多听取你们的意见。
(3)示例:XX,你好,你总觉得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绝对正确”,错误全在别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咱们这个年龄正是叛逆期,有些看法时偏激和片面的,所以,我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让我们有进步。
8.
(1)含义:“儿子的礼物”表层含义是儿子送给妈妈的礼物,深层含义是儿子在童稚时对妈妈深深的爱。作用:“儿子的礼物”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心理描写。通过对“她”心理活动的细致描摹,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她”因为盛怒丢掉了儿子的礼物后的极度懊恼和悔恨之情。
(3)通过表现“她”对自己母亲(在作者看来是极为开明的新派人物)的不理解,从侧面衬托出“她”和儿子之间存在隔阂代沟的无法逾越性。
(4)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文中写到“她”为自己盛怒之下所做的事而懊恼后悔、并用写作来反思自己。
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从“她”文章的结尾中的那句话——希望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用而快乐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一个娴静而又优雅的人:从作者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她”的形象。
9.
(1)对比。将导师对钟南山前后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侧面表现钟南山刻苦钻研、坚忍执着的优秀品质。
(2)①在一些医生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时,他主动诊治重病病人。
②他隐瞒病情,偷偷回家治疗,又带病工作。
③武汉疫情严重时,他让大家尽量不要出门,自己却赶往武汉。
④听闻武汉市民齐唱国歌的消息,他哽咽失声。
(3)直接抒情。赞美了钟南山的高贵品质,突出了文章中心;呼应文章标题,总结全文。
(4)“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使用比喻手法,将钟南山比作中国脊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的家国担当,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永不折服”突出钟南山的刚毅执着。而用“钟南山传”为题,只表明文章内容是记叙钟南山的生平事迹。
10.
(1)①睡,②只是,③整修,④采摘
(2)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
(3)高而安稳,(房间)幽深而又明亮,冬暖夏凉。
(4)苏轼的弟弟/子由。用来说明苏轼超然物外/乐观的心境。
11.
(1)①“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空”是“只,只有”的意思,写好友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
②“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空”是“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表达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①画面交替出现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
②相互映衬的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12.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