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6分
,
)
1.
下列画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秽(suì)
修茸(qì)
孱头(càn)
荒草萋萋(qī)
B.谰语(lán)
竹篾(miè)
吞噬(shì)
锲而不舍(qiè)
C.校补(jiào)
愧怍(zuò) 猥琐(wěi)
曳铁钯(bá)
D.帐蓬(peng)
军帖(tiè)
迸溅(bèng)
悲天悯人(mǐn)
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历史长河里的文明遗珠,如同洪荒烈火①_______________炼出的精金、亘古风霜②_______________磨过的美玉,激励中华儿女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做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将为③_______________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A.①淬
②啄
③宏
B.①粹
②啄
③弘
C.①粹
②琢
③宏
D.①淬
②琢
③弘
3.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种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那其貌不扬的样子,你可能不会多看它一眼。花儿也没有挤在春天里争艳斗奇,_______________,我说的这种花,就是太阳花。
①也许是感恩阳光的哺育,当盛夏来临,骄阳似火的时候,它向着太阳,回报出一朵朵艳丽的小花。
②当春天里的花朵张扬着妖艳时,它才刚刚萌芽。
③夏日的阳光似乎特别呵护它,总是用一种炽热与热情,笼罩着它瘦弱的身躯,一直到长大。
④直到枝头上孕育出谷粒般大小的花蕾。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二、
默写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4.(10分)
根据课文中的诗文完成下列填空。
(1)《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
5.(8分)
综合性学习。
(1)株洲博物馆于2020年9月2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预约通道。本馆定位为全面展示株洲自然、历史与人文资源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国内一流的地市级博物馆。博物馆内有对联一副“赏博物风雅,听历史足音”。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
(2)博物馆神农遗韵一历史文化展厅内,展览了株洲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展品。为了保护展品不受强光污染,小军作为展馆内的一名志愿者想要制止一位正准备拍照的老大。小军说到:_______________。
421(3)以下是小明连续一个月对博物馆参观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项目
年龄分布
来馆目的
18岁以下
18~25岁
25~45岁
45~70岁
70岁以上
好奇
休闲
学习
研究
教育
子女
比例
12.2%
14.4%
28.9%
27.8%
16.7%
20.0%
48.9%
4.4%
26.7%
调查显示,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位同学以学生会名义起草的请束初稿片段,请找出其中表达不当之处。(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每空不超过四个字)
我校学生会定于7月1日晚7点在校多媒体报告厅举行初中生“了解株洲乡土历史”讲座。是这样的,你是株洲博物馆馆长,对株洲历史了解还行。诚邀您拨冗莅临,为我们分享。奉劝您能准时哦。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四、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3分
,
)
6.
(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选段描述的是哪场战役中的英勇事迹?简要概述这场战役的结果。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6分
,
)
7.(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姚二烧饼
①早上起来,突然想吃烧饼了,姚二烧饼。
②姚二烧饼出名,小城里,好多人都知道。那是伴着一代人成长的。有孩子长大了,去外地工作,回忆家乡的味道,少不了要说说姚二烧饼。“想吃啊。”他们说。半夜里爬上微博发图,画饼充“馋”。
③是条很古旧的居民巷子。小城里,原来有好多这样的老巷道,都铲除掉重建了,唯独这条巷道,还保留着。两边的房,高不过两层,大多数是平房。一家挨一家,密密匝匝。这家炒菜那家香,那家说话这家应,真个是和睦又亲厚。我从那里走过,常恍惚着,以为掉进了旧时光。
④姚二烧饼店就在这条老巷子里。很小的门面,墙体灰不溜秋的。屋上的瓦,也是灰不溜秋的。门口搭一遮雨棚,烧饼炉子就摆在那雨棚下。等烧饼的间隙,人站在店门口往里看,里面幽深幽深的,跟口老井似的。有一对眼珠子,突然蓝莹莹地看过来,是只大白猫。都十多岁了,老了。它蜷缩在一张凳子上,如老僧打坐般的,看门口的人,眼神儿透亮透亮的。一张案板,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里面。姚二夫妇和面做饼,都在这上面。上面有时还搁着大把大把的葱,肥肥的,绿绿的。
⑤人贪恋那口旧旧的味道。纯手工的,手工擀皮子,手工剁馅儿,手工贴炉,任炉火慢慢烤着,烤得两面焦黄。烧饼刚出炉时,一股子麦子和芝麻的浓香,不由分说钻进你的五脏肺腑,热烈得有点火辣辣的。为了那口香,他们的烧饼店门口,便常站着不少在等烧饼出炉的人,等多久都愿意。
⑥等的人有时跟姚二夫妇搭话:“姚二,你家生意真好啊。”姚二的女人听了这话,冲说话的人笑一笑,手里的活,没有慢下一点点。姚二则抬一抬眼皮,回道:“还凑合吧,承蒙大家关照。”手里的活,也不见慢下一点点。
⑦夫妇二人,都四五十岁了。长相颇相似,胖胖的,敦厚着的。是日子过得很四平八稳的模样。姚二是从十六岁起,就在这儿摆上了烧饼炉子,之后,一直没挪过地。他结婚后,女人加入进来。夫妇二人起早带晚,做的烧饼,还是不够卖。
⑧有人建议他们,找两个帮手,把店铺再扩一扩。姚二7白墙黛瓦,笼在淡墨轻岚中:多少小桥流水,汇入桨声云影里……
《人民日报》(2021年06月04日)
(1)选文第①自然段有什么妙处?
(2)作者说故乡的端午与别处不同,故乡的端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作者在第⑥自然段写到那些诗句有何作用?
(4)纵观全文,作者在行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六、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3分
,
)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篪,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节选自《松风阁记》)
【注】①幢葆:指幡盖,大伞盖。②金碧:金黄碧绿的颜色。③组绣:编织成花纹。④埙篪(xūn
chí):古代管状吹奏乐器,声音悠扬动听。
(1)请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猛浪若奔
奔:_______________
②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_
③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_
⑤今春始至
至:_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_______________
②请选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翻译项。( )
A.但是我听到了波涛的声音响彻白天黑夜,没有完全观看到它的奇妙之处。
B.我只听到波涛般的声音响彻白天黑夜,没有能完全观看到它的奇妙之处。
(3)【甲】【乙】两文写景时都描绘了声音。【甲】文通过“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现环境的A_______________;【乙】文通过“有声如吹埙篪”表现了声音B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乙】文通过“C_______________”(原文)写出了山中声音极小的特征。
(4)请说说【甲】【乙】两文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七、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
)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了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2)请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八、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不同的风景,你会遇见春夏秋冬,那里诉说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景;你会遇见亲情友情,那里流淌着小日子赤诚相伴的温馨;你会遇见自己,那里安放着单纯、童真等美好的事情……“你”可以是风景,是一个人,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本书,是一种品质等。
以“与你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规范,600字左右;
②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
③语言流畅,感情真挚,表达有新意。
参考答案
1.B
2.D
3.C
4.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1)赏博物风雅,听历史足音。
(2)示例:大爷您好,拍照的闪光灯会让文物受到强光污染,损坏文物。文物是我们株洲市民共有的,就让我们欣赏它的美不去损坏它,好吗?谢谢您的配合。
(3)①株洲博物馆参观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25~70岁,②参观目的以休闲为主,也有部分是因为好奇或教育子女,极少数是为了学习研究
(4)①是这样的 ,②了解还行,③奉劝,④准时哦
6.
飞夺泸定桥;红军占领泸定桥,让全军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境内。
7.
(1)作者开篇点题写想吃姚二烧饼了,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关于姚二烧饼的介绍,为后文作铺垫,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从姚二店生意好,可以看出姚二是手艺高超的人;从姚二和客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姚二是一位知足常乐、懂礼数的人;姚二夫妇起早贪黑做烧饼,可以看出姚二是一位勤劳能干的人;从姚二慢言慢语的回话中,可以看出姚二是一位温和的人。
(3)从“不死心”可以看出作者对姚二烧饼的喜爱之情以及得知姚二烧饼关门后的不舍;从“已被推翻”的“已”可以看出作者对消失的传统手艺的遗憾与无奈。
8.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端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端午的可爱美好,开门见山,总领全篇。
(2)故乡的端午时间长,从初一就开始了;内容丰富,每天都有不同的节日庆祝活动。
(3)①照应前文的“故乡的端午富有诗意”,使语言更富有文学性、生动性;②突出了故乡的端午多么独特美好;③表达了“我”对故乡端午的喜爱赞叹之情。
(4)对故乡端午、民俗、人民的喜爱、赞叹。
9.
(1)①飞奔的马,②冲击,撞击,③同“返”,返回,④来到,到
(2)①(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②B
(3)A热闹或生机勃勃(从反衬的角度答“清幽”“安静”亦可) ,B悦耳,C(忽)又作草虫鸣切切
(4)共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之景的喜爱(热爱)之情。
不同点:【甲】文还表达了作者想要归隐林泉的隐逸之情;【乙】文还表达了作者未能尽阅奇妙的遗憾之情。
10.
(1)体现了辩证的思维,人固有一死,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2)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曹操以“老骥”自况,写出他虽然人到晚年,但仍然有志干一番事业,表达出他对宏伟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内心的豪情壮志。
11.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