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
藤野先生
课型
新
总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主讲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标志性语句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理清文章结构。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
3.
结合具体语句,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结合语境,品味鲁迅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复备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和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就本文而言,这是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初中的学生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去归纳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并要细细品味文章语言,进而感受作品所蕴含的复杂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生难忘,其中一位我们在初一时学过,大家还能记起来吗?对!他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位恩师,看看这位老师是怎样的人。(教师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检测内容(导学单):
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
2.
检查作家作品掌握情况。
检测方式:小组展学
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更正。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
展学预设:
1.挟(xié)
樱花(yīng
huā)
绯红(fēi
hóng):鲜红;通红。
宛如(wǎn
rú)
掌故(zhǎng
gù)
落第(luò
dì)
畸形(jī
xíng)
不逊(bù
xùn)
匿名(nì
míng)
诘责(jié
zé)
呜呼(wū
hū)
凄然(qī
rán)
教诲(jiào
huì)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没有任何音讯、消息。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瞥见(piē
jiàn)
扒手(pá
shǒu )
2.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而已集》等。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题的形式检测学生课前对生字词的预习和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夯实基础。
三、走进文本,讲授新课
第一学程: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学习任务:速读课文,按照地点的转换、时间的推移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
主问题1:速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概括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围绕主问题1先自主速读,边读边标划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并找出课文中所写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写到课本一边,做好组内交流准备。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标画的语句和归纳的事件,达成共识。
2.
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小组展示,分享标画的语句和归纳的事件,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
展学预设:
1.
表明地点转换的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按照地点的转换、时间的推移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一、(1-3)见到藤野之前,写了两件事: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
二、(4-35)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询问中国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三、(36-38)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离别先生。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地点转换的语句和时间的推移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对文章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并学会为事件拟标题的方法。
第二学程:研读课文,分析藤野形象
学习任务:先阅读课文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找出有关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的语句,归纳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主问题2:文中有句这样的话:“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大家找出有关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语句,结合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自由阅读课文有关段落,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的有关语句,做好标划,并在课本一边写好批注,准备小组内交流。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
将自己找到的有关语句和自己的理解与小组成员交流,相互启迪,相互补充。
2.
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
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
2.
归纳正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3.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或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展学预设: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添改讲义——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
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要的议论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极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让学生学会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去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在字斟句酌中,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
第三学程:赏读语句,体味语言
学习任务:研读精彩语句,体味富有感彩的语言。
主问题3:结合具体语句,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研读并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3)“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结合老师提供的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等有关材料,研读课文有关语句,边读边标划边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考写在有关语句一边。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
小组内分享自己标划的有关语句和做的批注,相互补充、启发。
2.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
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
2.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3.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或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展学预设:
(1)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这句话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
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
(3)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
以上语句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可能有点大,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老师在展学期间要注意点拨引导,比如,学生展示出老师提供的三个语句后,可以追问:“在文章中,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语句吗?哪些词用的特别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样引导后,学生就会去细读文章,深入思考,不但能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交织,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本文在叙事方面的一个特点,即双线结构,这也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围绕主问题,对作者的富有感彩的语言进行赏析,通过对反语修辞和副词运用的揣摩品味,掌握作者语言的感彩和风格特点,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弄清回忆性散文在文体上的特点。
四、盘点收获
学完本文,请大家谈一下自己有哪些学习收获?(可以从内容、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添改讲义
关心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重视学生思想观念进步
了解女人裹脚
实事求是、探索研究
典型事例
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