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三峡教案(2课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三峡教案(2课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4 22:24:56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
三峡
课型

总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主讲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字词,翻译、理解课文内容;2.根据本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熟读、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本单元选取的都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篇,在写景中各有特色,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三峡》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展示不同季节三峡不同的特点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中在积累常用字词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请大家观察“峡”字,你看到峡中有什么?再往深处想,峡中还会有什么?对“峡”字在词典上的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就是“峡”。所以我们如果要欣赏“峡”不仅要看山,还要看水。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峡中的极品——长江三峡。(教师板书课题)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第一学程:读文知意,初识三峡之貌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理解文意,初识三峡。主问题1:
自读课文,解决词句的读法,理解词句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法指导:自学:先自主阅读,结合课下注释,标画疑难字词和句子,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2.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疑难,共同解决,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准备;3.展学:小组展示课文的朗读和翻译,概括文章内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设计意图:通过本学程设计,让学生熟练掌握字词句的朗读和意思,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第二学程:读文熏陶,领略三峡之美学习任务: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句式特点,领略三峡景色之美。主问题2:三峡的美,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用文字来展现的呢?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自读文章,找到文中在句式上相同的句子,概括课文句式特点。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把自己的理解与小组成员交流,相互启迪,组员补充。(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让学生感受本文在句式上的特点,领略三峡壮丽景色。第三学程:温文知新,齐赞三峡之异学习任务:巩固新知,熟读成诵。主问题3:完成课后练习题三、四题,熟读成诵。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独立完成,标画疑难。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小组内解决疑难,组长公布答案,课本中书写正确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布置作业背诵全文;2.拓展性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黄牛滩、西陵峡段落,体会写景文字的精彩。
会动式导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预设:先看到“峡”中有山;再想到“峡”中有水。教师注意及时纠正学生把握不准的字词句,强调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特殊文言字词的意思。特别注意通假字的运用。文章概括:总写三峡形貌,分写三峡四季不同风景。句式整齐声韵和谐
板书设计
三峡字词把握句式特点
教学反思
2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课题
三峡
课型

总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日期
主讲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感,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意识。
教学重点:概括三峡山水特点把握作者情感;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意识。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本单元选取的都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篇,在写景中各有特色,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情思,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三峡》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展示不同季节三峡不同的特点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中在积累常用字词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每处风景都有自己的特点,三峡这里的山和水到底有哪些特异之处让作者如此热爱呢,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三峡去感受一下(教师板书课题)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第一学程:重读文章,看山看水学习任务:用简洁语言概括三峡山、水的特点。主问题1:
大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这里的山和水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学法指导:自学:自主朗读课文,标画相关语句,概括山、水特点。互学:组长主持第一环节:有序交流,自由表达第二环节:归纳总结,统一答案3.展学:小组有序结合具体语句用简洁语言概括山、水特点。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清晰,语言流畅。设计意图:通过本学程设计,段落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
第二学程:重读文章,悟情养德学习任务:从具体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主问题2:作者通过具体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如何看待这份情感?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安静思考,大胆书写整理自己的见解。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自由表达,统一答案。(2)对于主观问题,允许各抒己见。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增强爱国情怀。第三学程:重塑文章,寄情寓怀学习任务:抒发对三峡的热爱之情。主问题3:用现代汉语写一篇三峡小记,表达对三峡的喜爱之情(300字左右)。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独立完成,要求用词优美。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组长主持,相互批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设计意图: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三峡山:连绵、高陡水:夏季(湍急)
春冬(幽静)
秋季(凄清)
教学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