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5 17:5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芽的类型和发育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
3.描述芽的发育过程。
4.认同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重点:
1.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
学习难点:
1.描述枝芽的发育。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节课属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个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单位下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芽的类型和结构以及顶端优势、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实际上,枝芽就是尚未展开的枝条。也就是说,茎是由枝芽的一部分发育来的。只有弄清楚枝芽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与芽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后续知识的把握奠定良好的基础。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描述芽的发育。


一、教学导入
利用视频展示初春各种植物的竞相吐蕊争艳、发芽返青的怡人景象,并提出问题:你认为这与哪些结构的发育有关?生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芽的相关内容。
利用视频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很自然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同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美好生活。
二、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芽的类型和结构主问题1: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如何对芽进行分类?枝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请自学课本第33页-35页“芽的类型和结构”,对照课本图片,完成导学单上第一学程第1题和第2题的内容,并熟悉实验步骤。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组长主持,组内分工,说出实验注意事项,共同完成实验,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指认枝芽的各部分结构。(2)组内总结,绘制枝芽结构模式图。(3)组长做好任务分工,为展学做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逻辑思维清晰。(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芽有一定的认知和体验,能够知道植物是由“芽”发育来的,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芽的类型和结构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区分花芽、枝芽、混合芽,不知道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因此,通过自学、互学、展学,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认识芽的结构及类型。再者,让学生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从各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力求使学生对此形成更丰富、科学和准确的认知。主问题1预设答案按照着生位置进行分类:按照芽将来发育成的器官进行分类:枝芽的结构:学程小结
组内引导学生,尝试说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不全的,教师给予补充。要求画出枝芽结构模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芽的生长发育主问题2: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花芽、混合芽的发育与枝芽有何不同?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请自学课本第35-36页“芽的生长发育”,完成导学单上第二学程的学习任务。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有序交流,自由表达。按号讲述,依次补充。组长总结归纳,达成共识。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根据组长分工,有序汇报。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流畅。根据汇报内容,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和评价。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芽的发育较为抽象,课堂上我们让学生根据课本图以及教师提供的图进行自学,想想枝芽的发育,并提供视频加深理解,生活中,我们让学生尝试多多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选择一个较为容易观察的芽,不间断的观察一段时间,真实体验芽的生长发育。
主问题2预设答案枝芽的发育:芽轴发育成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生长点发育成新的芽结构,而茎、叶、侧芽等结构构成了枝条,因此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学程小结
首先,指导学生知道什么是枝条,枝条是由叶、茎、芽等结构构成的结构。
(二)达标检测部分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3:当堂检测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自主完成导学单上第三学程的当堂检测。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小组内交流,形成统一的答案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找1—2个小组到讲台汇报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及时检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查缺补漏.
主问题4预设答案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天芽的活动非常活跃,枝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了叶和花,从而出现了各种植物的竞相吐蕊争艳、发芽返青的怡人景象。请你完善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分组实验、学生的自主观察、观看视频、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展示芽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是学生了解芽的类型与结构以及芽的发育过程,使学生对芽有一定的认知。本节课中学生积极主动,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关于茎的结构,教材设计内容定位不够准确,教学中不知道该设计多深,感觉很迷茫。
四、板书设计芽的类型和结构
顶芽:顶端的芽
侧芽:叶腋中的芽
枝芽:芽体顶端尖,基部粗,外部有几片未伸展的幼叶。
花芽:芽体顶端钝圆,基部较细。
混合芽:芽体肥大,顶端钝圆。
生长点
叶原基
幼叶
芽轴
芽原基
枝芽
枝条
枝芽:发育成枝条
花芽:发育成花
混合芽:发育成花和叶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