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7 09:5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2

,共计6分


1.
下列画线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yíng)绕

什(shí)物

镐(gǎo)头

锲(qiè)而不舍
B.殷(yīn)红

污秽(huì)

睥睨(nì)

铤(tǐng)而走险
C.震悚(sǒng)

嗥(háo)鸣

絮(xù)说

残羹(gēng)冷炙
D.校(jiào)对

揩(kāi)油

豁(huò)亮

晴天霹(pī)雳
2.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谣言

妥贴

妇孺皆知

酣然入睡
B.疮疤

烦躁

大庭广众

至死不懈
C.深宵

晌午

迥乎不同

马革裹尸
D.骨碌

缠绕

苛捐杂税

亘古不变
3.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二、
名著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6分


4.(6分)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阅读。
(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2)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20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54周年
B.64周年
C.74周年
D.84周年
(3)简答:斯诺认为周恩来是个“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
三、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7分



5.(7分)
在“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的精神指导下,八十多年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不同时代,它都在满足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
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多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_______________
(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9分



6.(1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别把春天藏在心底
①书房和阴面的阳台间隔着一道推拉门,因为冬日寒冷,这道门一直关着。春节前,我进入阳台搞卫生,随手推上了这道门。伴着一声金属的脆响,我的心“咯噔”一下:推拉门自动上锁了,锁扣在书房那一面,我被关在阳台上了!此时,家里没有别人在,我只穿一身保暖内衣,被冰冷的玻璃和瓷砖困在这狭小的空间内。阳台上没有地暖,寒意从脚下顺着血液往上升,瞬时就凉彻了心底。
②家在五楼,跳窗出去,不可能;打电话给家人,手机又在卧室里;读大学的女儿还未放假,爱人在异地工作,纵是心有灵犀,父女俩也料不到我此刻被关在阳台上。等他们回来,太迟了。庆幸的是,同住一栋楼的公婆有我们房门的钥匙。我住二单元,他们住四单元。隔着玻璃,向窗下望去,院子里不见他们的身影。
③我看到了另外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是常推着轮椅锻炼的老太太,一个是护在老人旁边的中年女人。说熟悉,是因为她们住在三单元,与我是邻居,常在楼下见面;说陌生,是因为搬到这小区一年,低头不见抬头见,却从未与她们搭话,偶尔近距离地相遇,无意间交汇到一起的眼神瞬时避开,我不肯主动开口,连个灿烂的微笑也不肯抛出,这两个女人也便面容冷淡地沉默着。
④老太太推着轮椅慢慢地挪,中年女人在老人身边呵护着。我望了她们一会儿,迟迟不好意思开口。真希望公婆尽快从楼道里走出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还不见他们的身影。我的手脚已开始僵了,如果再不求助,两个女人进了楼,或许半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真后悔平日里没有主动搭讪和她们熟悉起来,真担心,随着我的叫声,仰向我的依然是既熟悉而又陌生冷淡的脸。我拉开一扇窗,屋外的寒气顿时灌进来,我打了个寒战。
⑤“大姐”我寒冷的呼唤带着颤音。怕老人耳朵不好,我试探着喊中年女人。一声喊下去,楼下没有回应。我把嗓门稍微抬高些,再喊一声,还是没有动静。人家平时根本没听我说过话,不熟悉我的声音,很正常啊。“大姐!”我的第三声呼唤明显地带着焦急。这一次,大姐停下脚步,仰起头,看到了我,有些诧异地问:“叫我吗?”我赶紧再喊一声“大姐”,说出遇到的麻烦,请她到四单元门外按响公婆的对讲机,让他们拿钥匙来开门。
⑥大姐脸上露出善意的笑容:“穿这么点儿啊,你先关上窗户啊,我马上就去!”平素动作缓慢的她快速向四单元跑去。她在四单元门外停留了好大一会儿,才又快步回来。我赶紧拉开窗,她又微笑着开口了:“我按了半天门铃,里面没反应,是不是老人不在家?”我望向对着四单元的车棚,公婆的三轮车,果然不在。“谢谢你了。他们的三轮车不在下面,真是出去了。您快去陪阿姨吧,我等他们回来。”大姐关切地说:“我把我妈送回屋,马上出来。”她护着老太太挪到三单元门外,开门时,又扭头望向我:“快关上窗户,别感冒了!”
⑦很快,大姐从楼内出来了,站在楼下,一会儿望望我,一会儿望望通往小区大门的路。我有些不忍,再次打开窗:“大姐,外面冷,您回家做事吧。我在窗子里望着他们就好!”“我不冷,家里也没什么活儿。别总开窗子,你穿得太少了!”
⑧那天,这位我平时不理不睬的大姐,终于等回我的公婆,满脸笑容地和他们说明了我的麻烦,才冲我挥挥手走回楼里。在三九天冰冷的阳台上,我分明感到了春天的温暖。
⑨从那天起,我才和这位大姐熟悉起来,见了面,彼此笑容灿烂,目光柔软。她在屋内做饭,我也曾护着老太太按响她家的对讲机,等她春风满面地迎出来。原来,我们并不是冷面相对目光躲闪的陌生邻居,我们都有春天的品质。别把春天藏在心底,让春天的阳光洋溢到脸上,才会温暖别人的目光;让春天的花朵在行动中绽放,才会芬芳别人的心房。
(1)本文标题“别把春天藏在心底”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我”被困在阳台上遇到的困难有哪些?请分点列举。
(3)分析第⑥段画横线句子描写手法的作用。
(4)本文第⑨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7.(1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暖心的柚子
王举芳
①去水果店,想买一些橘子和红枣。冬日的傍晚,街上行人稀少,风阵阵凉意,催赶着人们回家的脚步。
②水果店里顾客不多,我与老板娘已十分相熟,便示意她先招呼别的顾客。
③走进来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他看着那些水果,摸摸橘子,摸摸苹果,眼神还在搜索着,似乎眼前的水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④“小朋友,你想要什么水果啊?”老板娘问。
⑤“我……我想买柚子,有点苦的那种,这里有吗?”
⑥“有,你要几个啊?”
⑦“一个,一个就行。”
⑧老板娘挑了一个柚子,放到秤上一称,说:“八元钱。”说着拿了塑料袋,装好柚子递给男孩。
⑨男孩手放在口袋里,却迟疑着不肯接柚子。
⑩“怎么,你嫌这个柚子不好吗?

“不是,可是我……我只有六元钱……”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没事儿,你先拿着柚子回家,明天把缺的钱补上也行。”老板娘说。
“可是,我害怕会很久还不上您的钱。”男孩犹豫着。
“那两元钱我不要了,你拿着柚子回家吧?”
“可是我妈妈说不能欠人家的钱。”男孩一本正经地说。
“那你说怎么办啊?”老板娘看着男孩,男孩又把头低下了。
“你忘了啊,今天咱家的柚子特价,剥皮了再卖,不是说好了吗?”老板说着,拿出塑料袋里的柚子,用小刀仔细划开柚子的皮,一块一块揭下,顿时,满屋子都是柚子的清香。
一会儿,柚子剥好了,老板把柚子用食品专用袋装好,放到秤上称说:五元五角,男孩立时眼睛亮亮的,快速掏出口袋里的钱递给老板,老板找了他五角钱,他接了钱,拿着柚子飞速地走出了水果店,我看见他走路一蹦一跳的,充满了快乐。
“谁说咱家柚子剥皮卖了啊?”老板娘不解,我也有些疑惑。
“我知道这个男孩,他家就住在对面的小区里,听说他妈妈得了重病,花光了家里的钱,病还没治好,前几天我听说他妈妈可能撑不了多少时日了。这孩子很懂事,为了省钱给妈妈治病,经常舍不得吃午饭,这六元钱,说不定就是他省下的餐费……老板的话还没说完,我和老板娘的眼里已是泪光点点。
人世间总是有太多的病痛和磨难,但也有更多的爱和温情,就像这一个剥了皮的柚子,我相信带给男孩的,一定是一生的芬芳。
买了橘子和红枣,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徜徉着感动和祝福。一个剥了皮的柚子,包含着悲悯、善解人意的心,把暖意无限传播。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小男孩来水果店买柚子——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得知原因后,“我”和老板娘被感动。
(2)说说文章最后两段文字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品读下列句子,分析下列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男孩手放在口袋里,却迟疑着不肯接柚子。
②他接了钱,拿着柚子飞速地走出了水果店,我看见他一路一蹦一跳的,充满了快乐。
(4)根据文意,说说文题“一个暖心的柚子”的含义,并分析以此为题有何作用。
五、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8分



8.(18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沿溯阻绝:________
③或王命急宣:________
③林寒涧肃:________
④属引凄异: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先从侧面极力渲染,再从正面描写刻画,突出了山的高峻。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描绘出夏水之盛。
C.“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变换视角描写景色,先仰视,后俯视,多角度描绘,让人美不胜收。
D.文章写景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的。先写迅猛的夏水,继写风平浪静的春冬之景,末写水枯谷空的秋景,可见其匠心独运。
(5)作者在描写“春冬”景物后为何感慨道“良多趣味”?
(6)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2分)
(7)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9.(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和颔联中两个“空”字的意思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诗篇交替出现哪些场景?相互映衬有哪些景物?
七、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10.
面对亲人、老师、朋友、同学、小动物、大自然……我们总有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把你想对他/她/它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请以“我想说声_______________”(可填: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您辛苦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B
2.A
3.B
4.
C
D
(3)①背弃古代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②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③无私忠于一种思想;④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
5.
(1)①陪伴儿童成长;②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知识的需求;③推动了书香社会的建设。
【示例一】栏目二:读人·风流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精神品质。
【示例二】栏目二:读情·有情时光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情感类美文,体会人间美好情感。
(3)示例:亲,来这里坐坐吧!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何乐而不为?
6.
(1)人与人之间贵在交流、沟通,平时应注意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多交流、多沟通,不能冷淡。
(2)①衣服穿得少,特别冷;②手机在室内,无法打电话求助;③家人都不在家,无法直接求助;④公婆也不在家;⑤同邻居大姐平时没有交流,想请她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
(3)画线句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通过描写表情、语言与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邻居大姐的热情、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4)内容上:篇末点明了“别把春天藏在心底”的主体,突出中心。结构上:照应文题,首尾呼应。
7.
(1)①小男孩买了一个柚子要8元钱,他却只有6元钱,②老板将柚子剥掉皮后卖给小男孩
(2)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内容上,点明中心,表现出“一点悲悯与善解人意,就可以温暖他人,并将爱意传播”这一主题。
(3)①写出了小男孩因口袋里钱不够时无比犹豫的心理。
②写出了小男孩终于买到了柚子时轻松愉快的心理和赶着回家给妈妈吃柚子的急切心理。
(4)示例:“一个暖心的柚子”即一颗温暖的心。标题既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以此为标题,醒目新颖,极富吸引力。
8.
顺流而下,有时,肃杀,凄惨,连接
(2)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D
(5)全文的写作重心都集中在“险”上,因“险”而使得除“春冬”季节之外的山、树、泉、石具有骇人的特点,“春冬之时”的景物有“清荣峻茂”之象,因而使作者感到有“良多趣味”。
(6)本文第二、三段重在写三峡的水,而水以夏季为盛,夏水迅猛凶险,而春冬时节风平浪静,水流清澈明丽,秋天水枯谷空、肃杀悲凉。可见是按照水势涨落来安排写作顺序的。
(7)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9.
(1)①“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空”是“只,只有”的意思,写好友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
②“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空”是“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表达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①画面交替出现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
②相互映衬的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10.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