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任务1:读取化验单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请结合自身,举出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的实例?
任务2:读取“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内环境
变化
外界环境的变化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1.
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变化的原因
细胞代谢:第11页第一段第一行(举例:细胞呼吸)
内环境会因此剧烈变动吗?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食物代谢后会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细胞代谢也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的pH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阅读此探究·实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本实验探究的目的?
2.实验材料?
3.实验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何在本实验中体现?
4.实验数据如何用什么形式记录?对实验记录的数据应该怎样处理?
5.表格是实验数据记录的一种方式,如何更直观的体现数据?
(第8页第8条)
6.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演示
课题:探究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体内,生物体的pH变化
实验对象
自变量
因变量
——
——酸性、碱性物质
——pH的变化
生物组织材料肝匀浆、磷酸盐缓冲液等
——HCl/NaOH(均为0.1
mol/L)
——检测pH(pH计/pH试纸)
空白对照
已知具有减缓pH变化的能力的溶液,阳性对照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
三次测量,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处理
如何更直观地体现pH的变化?
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绘制3种样液pH变化曲线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
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后,内环境的pH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内环境对外界pH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NaH2PO4/
Na2HPO4
溶液中酸性物质增加时
溶液中碱性物质增加时
HPO42-
+
H+
H2PO4-
H2PO4-
+
OH-
HPO42-
+H2O
磷酸缓冲液的缓冲原理
人体内环境中存在很多缓冲对,正常人血浆pH维持7.35~7.45
H2CO3
/
NaHCO3;NaH2PO4
/
Na2HPO4等
缓冲作用产生的乳酸钠、CO2等产物如何代谢呢?
机体对pH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
内环境其他理化性质也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请举出实例?(12页课外实践)
内环境的缓冲原理
调查问题:探究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探究体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性
调查对象:本人、父母、气温
调查结果: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活动交流:1组
调查问题:探究体温的日变化规律;探究体温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性
调查对象:本人、父母、气温
调查结果:
调查结论:1.同一个人一日内体温在狭小范围内波动,始终接近37℃。
2.家庭不同成员的体温不完全一致,体温存在个体差异。
3.体温变化与气温变化没有明显的必然联系。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活动交流: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内环境
变化
外界环境的变化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动态平衡
1.
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动态平衡
稳态概念?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实现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
任务2:分析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功能关系
内环境中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的含量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
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对内环境稳态会造成什么影响?
基础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够保持协调一致呢?如何做到高度有序?(阅读第10页第3段)
外界环境
细胞
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
内环境
器官系统协调运行
细胞膜
稳态
二、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二、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法]贝尔纳(1857年)首次提出内环境的概念
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美]坎农(1926年)首次提出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外界环境
细胞
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
内环境
器官系统协调运行
细胞膜
稳态
基础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调节机制
[美]坎农:“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在行使着医生的职能。”
二、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高血糖
高血脂
来源
去路
稳态失衡
来源
去路
稳态
任务3: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实例(1)
第10页思考与讨论、与社会的联系
任务3: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实例(2)
第10页思考与讨论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任务3: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实例(2)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糖浓度、血液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保证细胞正常能量供应
温度、pH在适宜范围内:
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渗透压正常: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
……
外界环境
细胞
物质
交换
物质
交换
内环境
器官系统协调运行
细胞膜
稳态
基础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调节机制
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参与共建
章首页
稳态的概念源于对内环境的研究,后来这一概念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范围涵盖了小到分子,大到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稳态概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