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件(6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件(6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6 15: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建立流域河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学习目标:
流域和水系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流域的综合开发
目录
流域和水系

流域
河流的集水区域
该河流的流向大体为:
东南向西北
分水岭: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也叫分水线。
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基本概念

水系
流域
干流
支流
分水岭
水系由干流和支流组成,一般将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叫二级支流,依次类推。
基本概念

支流
干流
一级支流
分水岭
二级支流
河流的特征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流程长短、流向、源地、注入地;
支流多少;
流域面积;
河网形态(放射状、向心状、羽毛状树枝状等)和密度;
河道的宽窄、曲直和深浅。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
水位(高低、季节变化)
汛期(出现时间、汛期长短)
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含沙量
流速(流速快慢、水能、航运价值)
(有无)凌汛现象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概况
案例
位于美国______,是________河支流________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_______________山脉的___坡。在_______
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东南部
密西西比
俄亥俄
阿巴拉契亚
西
帕迪尤卡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田纳西河
俄亥俄河
密西西比河
主干流
一级支流
二级支流
山地
保护它的植被生态
河流
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须注意水资源分配及保护水质
河谷
平原
人类活动较集中
环境保护的重点
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地形
气候
水系
资源
地形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陆路交通不便

水运尤其重要,
但落差太大,不利航运
0
5
10
15
20
25
30
3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
4
7
10
气温°C
降水量mm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特征
诺斯维尔市全年各月降水量和气温
气温
夏热冬温
降水
冬末春初多,夏秋相对较少
【拓展】为什么田纳西河流域内冬末春初降水比夏秋季节降水多?
东南风
西北风
 夏季
1.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受阿巴拉契亚山的抬升,田纳西河流域在背风坡一侧,降水较少。
 冬季
1.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形成温带锋面气旋,常发产生锋面雨。
2.冬季风的迎风坡,且冬季风经过五大湖有一定水汽。
田纳西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0
5
10
15
20
25
30
35
气温°C
降水量mm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1
4
7
10
诺斯维尔市全年各月降水量和气温
冬末春初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其中3月份时水位最高。
夏秋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其中10月份水量最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水热条件匹配不好
冬末春初多降水,光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
农作物生长的旺季——夏季需水量大,但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易造成旱灾。
解决措施: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不稳定
—利于航运,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不利于航运
水系特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磷、铜、铅、锌
煤矿
铁矿
磷矿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位置: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西坡。
地形:多山地,水能丰富,但交通不便。
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分可通航,但落差大且水量不稳定。
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但冬春多雨,夏秋相对少雨。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探究:P50思考
3.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影响: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水量不稳定,夏秋少,冬春多
,不利航运。
改善航运条件:
与农业的需求结合,将修水库与船闸结合起来,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利于通航。
3
试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
气候:
水系:
资源:
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
自东向西流,水量大,流程长,中上游支流众多,荆江段河道弯曲,中上游落差大
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练一练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后果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后果
早期
后期
状况:开发早,农业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后果:人口少,对环境影响小。
状况: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后果: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致使越开发越贫困。
田纳西河19世纪后期的开发及后果
土地退化
植被坡坏
环境污染
原因
问题
后果
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扩大耕地
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炼铜排放SO2,形成酸雨
老棉花带衰落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许多生物消失绝迹
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棉花带
探究:P51活动
1.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用水不增加,结合下图,总结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引水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径流减少,下游水量不足,荒漠化加剧;
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降低,气候变干,水体自净能力降低;
地下水位抬升,盐碱化加剧。
1
探究:P51活动
2.读墨累—达令河流域和灌溉区的分布图,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结果及可吸取哪些教训?

结果:导致水位下降,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教训:合理利用河流水资源,避免中、上游过多引水灌溉;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农业用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种植耐旱作物;实施跨流域调水。
2
1、
湘江流域(  )
A.为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水能、矿产丰富
D.人口稠密,科技发达
课堂练习
读湘江流域图,回答1~3题。
C
2、湘江流域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
①酸雨 
②草地退化 
③土地沙漠化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读湘江流域图,回答1~3题。
B
读湘江流域图,回答1~3题。
A
3、下列不符合湘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上游开垦梯田,发展水稻种植
B.中游修建水库,用于防洪与灌溉
C.下游修建港口,发展内河航运
D.上游建设水电站,发展有色冶金
流域的综合开发

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综合利用的方向
自然条件
利用方向—产业优势
水系
矿产资源
崎岖,水能资源
丰富交通依赖河流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不均(冬末春初多)
发达,水量丰富,但是水量不稳定
丰富,多样
水电、航运
棉花种植、水库、
养殖、灌溉
水库、航运
冶金工业
地形
气候
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1
2
3
开发核心
开发措施
开发成果
开发核心
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
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1933年5月
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罗斯福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开发内容
发电
航运
防洪
旅游
提高水质
土地利用
灌溉养殖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防洪措施
在干支流建成具有防洪库容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
措施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
梯级开发
(1)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
地形、水量
(2)修建大坝(水库)的作用?
防洪: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航运:调节水位,减小落差
发电:蓄水发电
灌溉:蓄水灌溉
养殖:发展水产养殖
旅游:环境优美
下游
一级船闸室
二级船闸室
上游
干流、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大坝共9座,每个大坝建有船闸,改善通航条件。
防洪标准百年一遇,年均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效益
发展航运
一艘船
十五节火车厢
六十辆卡车
措施:修建水库和船闸
水位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年水运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通航里程长,联系范围广,经济效益高)
效益
反思归纳
如何分析一条河流的航运价值?
河流航运价值高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河道宽且深浅,河道平直弯曲度小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河流长,流域面积广
地形平坦落差小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
流域内人口多,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流域内交通运输网络完善,联系方便快捷
发展电力
共建30座水电站,并大力发展火电和核电
措施
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地。促进高能耗工业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
效益
反思归纳
如何判断某条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河流水能开发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水量大小
落差大小;
地形地质条件;
经济发达程度
市场对电力的需求
开发技术
资金
田纳西河的水力资源充足,为什么还要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
因为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要火电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需要水电代替供电。
发展旅游业
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
措施
成为著名风景旅游区,为流域的重要收入来源,带动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效益
提高水质
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改善
保证生活、农业用水以及生物用水
措施
效益
合理利用土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稳固河湖岸线,恢复和治理矿区土地生态
措施
发展农林牧副渔
坡地
栽培果树、蔬菜
平原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
电厂附近
发展温室蔬菜
发展渔业
水库
山地
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发展林业
成为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田纳西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兴建的大量水库为渔业发展提高良好基础。目前,全流域渔业产量每年超过1万吨。
渔业
开发成果
根治了洪灾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效益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开发核心
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重视环境保护
课堂小结
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后果
地形
气候
水系
矿产
开发状况
开发后果
流域的综合开发
防洪
航运
发电
提高水质
旅游
土地利用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D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2题。
2.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
便利的航运条件D.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D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是治理与开发的基础
B.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是治理与开发的关键
C.
提高开放程度,大量招商引资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动力
D.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D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3~4题。
4.下列河流的开发可借鉴田纳西河梯级开发思路的是
A.
长江下游流域综合开发利用
B.
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C.
黄河上游流域的综合开发
D.
莱茵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C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