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4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6 15: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掌握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学习目标:
能源的分类



资源开发条件
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的综合利用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能源的分类

能源
资源
可再生
非可再生
水能
风能
生物能
潮汐能
太阳能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环境问题
能源资源的分类
能源
按性质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按利用状况
常规能源
新能源
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
按形成
和来源
太阳辐射
日月对地球的引力
地球内部
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
地热、核能
潮汐能
按能源
转化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矿物能
水电
、火电、汽油
世界煤炭的分布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煤炭的分布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资源的开发条件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太行山以西
“黄”
“白”
“黑”
山西
黄河
窑洞
黄土高坡

白衣、白帕、白坎肩
信天游与腰鼓舞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埋藏浅
市场广阔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需求量不断增长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
邻近主要的工业中心
有众多铁路经过
沪宁杭
辽中南
长江沿江经济带
京津唐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较近
【思考】为什么山西的交通只是比较便利?
太行山
黄河


沙漠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晋煤外运的限制性条件)
资源状况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市场条件
市场广阔
交通条件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邻近主要的工业中心
有众多铁路经过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开发条件
评价
资源
数量
储量丰富(少),分布范围广(小)
质量
品质优良(差)
种类
种类齐全(少)
开采难度
埋藏浅(深),开采条件好(不)
市场
市场需求大(小)
位置
地处××地区,位置适中(偏僻),靠近(远离)市场
交通
多条交通线路通过(交通线路少/远离交通线),交通便利(不便)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阻碍
运力不足
资源枯竭
煤炭运输量大:需求迅速增长,煤炭大部分输出外省
受所位置的影响: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
水资源不足,降水较少,人口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快速发展,利用率低。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问题严重
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过分依赖当地的非可再生资源(当地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煤炭开采中的生态破坏问题,表土剥离、植被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地面塌陷等
煤炭生产中的“三废”污染问题
问题:依据山西煤炭开发的优势和阻碍,应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
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
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2007年产量为6.3亿吨
位居全国第一位
秦皇岛港
——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
燃煤发电
火力发电厂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运送煤炭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即煤炭焦化),向外输出焦炭。
焦炭
大多数国家90%以上的焦炭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阅读课本P43,“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对山西的影响:
①加重环境污染;
②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利:
弊:
①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效益高
②减少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运输成本
③增加就业
④减轻铁路、公路运输压力
山西省的焦炭产量和发电量均呈上升趋势能源转换率也呈上升趋势
能源调出总量持续上涨,电力输出
比重增大
山西省能源的转换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
扩大
煤炭开采量
提高
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
煤炭加工转换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建议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提高能源输出结构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
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的综合利用意义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体地位,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减小交通运输的压力,取得规模效益。
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问题
隔离护坝:
①保护河道,防止矿区废弃物进入河道;
②保护矿区,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排水沟:
引开可能进入矿区的水源。
思考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的作用:
思考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施的作用:
固沙方草格和乔木、灌木: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矿区环境。
复垦区:
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山西煤炭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问题
原因或影响
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非可再生资源(当地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资源枯竭
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失业人员大增,经济衰退。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生产过程中易产生“三废”污染,露天开采易出现表土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易出现渗水、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等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总结)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
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西山煤田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D.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
D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回答问题。
2.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明显匮乏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劳动力资源
D.煤炭资源
A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回答问题。
3.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欠发达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C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4、5题。
4.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和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D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4、5题。
5.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实行产业转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