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7 16: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积累与运用(共计27分

1.
下列对相关文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三峡》一文先总体描绘三峡雄伟气象,接下来分别写出了夏天的动人心魄、春冬的沉静优美、秋天的肃杀凄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答谢中书书》一文以感慨发端,后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的景色,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全篇。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仅用80余字便创造出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最后议论抒怀,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D.《与朱元思书》以写景为主,写景时从俯仰远近等多角度描绘,同时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多种感官,辅以比喻、夸张、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野望》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B.《黄鹤楼》由崔颢创作,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C.《渡荆门送别》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达了作者痛苦的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
D.《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3.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孱头(càn)

猥琐(wěi)

灼灼其华(zhuó)
B.凛冽(lǐn)

瞬息(shùn)

芳草萋萋(qī)
C.旌旗(jīng)

干枯(kū)

鞠躬(jū
gōng)
D.一摞(luó)

伫立(chù)

忍俊不禁(jīn)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①_______________考验,却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②_______________而愈加坚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以爱国精神作内核,团结精神聚力量,奋斗精神强支撑,创造精神增动力,牢牢筑起了抵③_______________艰难险阻的“钢铁长城”!
A.①峻

②练

③御
B.①竣

②炼

③卸
C.①竣

②练

③卸
D.①峻

②炼

③御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
②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③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④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呢?
⑤但是人的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A.②④⑤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②⑤①③④
D.①③②⑤④
6.(6分)
古诗文默写。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5)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__,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7.
(3分)
名著阅读。
1936年,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_______________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8.(8分)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开展了“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3)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电子书如何普及,我们都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请简述两条理由。
(4)班级的小伟善于接受新事物,常说一些从网上学的新词,整天“尼玛”不离嘴。作为好友,你怎样劝他改变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二、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7分



9.(1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再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地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戈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地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地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1)仿照示例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地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10.(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从心所欲不逾矩


①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
②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祆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
③有一年,我这位先祖,去青州为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后,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
④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了,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②段“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句子中“慢待”的意思是:冷淡,看不起。这里体现了“乡绅”的势力、肤浅。
B.第②段“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我们猜测他的心理活动,可以是“哼,打量我衣衫破旧便如此慢待我,我倒要看看你们腹中是否同身上一样锦绣辉煌,待会儿便叫你们见识我的本事!”
C.文章的父亲教子有方,通过讲述先祖的故事,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D.“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体现了先祖的狂妄自大。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画线句子。
①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从描写的角度)
②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赏析画线词)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先祖”的人物形象。
(4)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分


11.(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
②从流飘荡:_______________
③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
④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_______________特点。
(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回答)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12.(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和颔联中两个“空”字的意思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诗篇交替出现哪些场景?相互映衬有哪些景物?
五、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13.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我们的初中生活即将过去,一路走来,有阳光,也有风雨,而留得住的常常会变成故事,人生就在故事中丰盈……那么,你留住了什么呢?
题目:留住_______________
要求:请认真阅读上面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等。
(2)自命题作文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人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对此你有何感悟和联想?
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
(1)沉鳞竞跃
(2)水中藻、荇交横
(3)经纶世务者
(4)牧人驱犊返
(5)此地空余黄鹤楼
(6)单车欲问边
7.
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照耀全中国
8.
(1)示例: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备受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2)示例: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示例:①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
②阅读纸质书能使人沉静,远离浮躁;
③纸质书形式上更具真实感;
④纸质书具有的文化气息使读者更能体会到阅读的氛围和趣味。
(4)示例:小伟,你接受新词可真快啊,但要加以辨别。我们要对低俗、粗鄙的网络语说“不”,树立自己文明的形象。你说呢?
9.
(1)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的单口相声,深夜里,在胡同的路灯下
(2)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刘墉的对联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写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引出了下文对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以及“我”的故事的叙述。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4)①丁香花枝繁叶茂,清香远溢,告诉我们要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提升自我品格。
②丁香花生长在胡同深处,告诉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③丁香花,不争不抢话头,甚至不爱说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沉浸。
④不畏惧生命中的一些挫折与苦难,人生是美好的。
10.
(1)D
(2)①侧面描写。从众人的惊讶和县太爷的殷勤中,侧面表现了先祖书法技艺高超。
②“靠”这里指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体现了先祖勤学苦练,技艺炉火纯青,传达出父亲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3)示例:豪迈洒脱,“甩掉破棉袄、赤膊捉笔”;聪敏智慧,“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技艺高超,“不但字好,词也好”;才华过人、高洁傲岸……
(4)写字:通过长期的练习,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论是在纸上还是墙壁上,抑或是隔着远距离补写,都能够驾轻就熟,是谓“从心所欲”。
做人:身具傲骨,贫贱不移,面对乡绅大户不折节弯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是谓“不逾矩”。
11.
(1)①浅青色,②跟、随,③远,活用作动词,向远处伸展,④凭借
(2)①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看到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②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马。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
(4)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热爱自然,归隐避世的思想。
12.
(1)①“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空”是“只,只有”的意思,写好友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
②“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空”是“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表达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2)①画面交替出现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
②相互映衬的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13.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