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语言要连贯 第二课时课件(共5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语言要连贯 第二课时课件(共5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7 15:47:25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写作:语言要连贯
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能够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通过篇章写作,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根据语言连贯的要求,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并升格。
新课导入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叶圣陶
技法回顾
语言连贯歌诀
想要语言更连贯,句子衔接关联法;
段落联系过渡法;围绕话题去谋篇;
围绕形象去布局,我们写作属第一。
写作实践
【一】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宅家生活”。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你一定也发现了“宅”的乐趣吧!
请以“宅家之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作文题写在文稿纸的第一行正中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必要,请以化名代替。
佳作展示
宅家之乐
①疫情宅家期间,我的头发在不知不觉中长长。虽然我并不嫌头发麻烦,可天天为我扎头发的妈妈却认为十分碍事。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花太多时间在我的头发上。
②周末的清晨,我照例来到我妈的跟前,让她帮我梳头。只见她用嫌弃的眼神看了看我的头发,一脸不耐烦地说:“你看看你这头发,又长又厚,真的该叫你爸剪剪了!”我十分不满:“这头发,我还是不剪!”“我第几次说你了,这次必须剪!”
③只见父亲拿了把小剪子和一套一次性的雨衣,有模有样地走来。他笑嘻嘻地,边帮我套雨衣边说“你爸爸当Tony老师,那还用说,肯定是比外面专业的理发师剪得还好!一剪子这么下去,保准是整整齐齐、干脆利落。经我之手,你绝对会干净大方、文质彬彬……”
④老爸的这一番吹嘘,给我抵触的心吃了一颗定心丸,我想:我爸都说成这样,业务能力应该也不会差。只听老爸的剪子“咔擦—咔擦—”乱叫个不停。与理发师快而有节奏的声音不同,父亲的小剪子叫得是一点规律也没有,时快时慢,忽而停下,忽而狂剪,真是手法太过生硬。就这技术,我爸还时而与我聊天呢,问问我舒不舒服,服务到不到位。我只能无奈地劝他认真剪,别剪完后“翻车”。我心里打着小鼓,听着剪子的乱叫声,真是为我那一头秀丽的乌发捏了把汗。
⑤不出意外,老爸还是“翻车”了。他大叫一声“哦豁!”我突然惊醒,焦急地问道:“怎么了?”他假笑着说:“没事儿,就是手小小地抖了一下。”我心里知道大事不妙。老爸安慰着我,说:“哎呀,马上就剪完了,到时候让你欣赏我的‘艺术成果’。”我无奈地干笑着,期待着这件手抖的“艺术作品”。
⑥终于,老爸完成了作品。他骄傲地迈着大步,拿来家里的镜子。一照镜子,我瞬间崩溃。这剪的像什么啊。额前仅有的一撮刘海被无情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锃亮的额头和高高的发际线。我用手抚摸后面的头发,参差不齐,长长短短,时厚时薄,更可怕的时还有一个大大的缺口在后脑勺的下方。
语段之间要讲究衔接过渡,这样能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小作者适当的运用提示语:第③段开头的“只见”、第⑤段段首的“不出意外”、第⑥段的“终于”,帮助衔接过渡,引出后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过渡在说话写文章当中是必要的。
佳作展示
⑦我虽为头发十分难看而生气,但是也为能够在宅家期间体会到家庭的温馨而欢欣。当我们被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家庭成了我们的避风港。而青春期的我们总是情绪化,往往忽略了亲情,将其作为撒气筒。但只有当我们静下来、慢下来,才会发现家庭有多么重要,亲情有多么的温暖。
⑧一直忙碌的我,在宅家的日子里获得了家人的关心与温暖,亲人间的玩笑与欢乐,人间的温情——亲情。
第⑦段恰当使用关联词。关联词语连接分句,表明分句间的关系,使本段语言连贯,语意明了。比如,“我虽为头发十分难看而生气,但是也为能够在宅家期间体会到家庭的温馨而欢欣”中的“但是”表示转折,“头发十分难看”总结上文,“但是”后面的内容“宅家体会到庭的温馨”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还有,“而青春期的我们总是情绪化,往往忽略了亲情,将其作为撒气筒。但只有当我们静下来、慢下来,才会发现家庭有多么重要,亲情有多么的温暖”中,“但是”后面的内容倡议大家静下来、慢下来去发现家庭里温暖的亲情,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如果将其删掉,表意便不明确,语言上也不连贯。
佳作展示
【点评】文章叙述具体生动,布局谋篇有创意,立意很好,最为成功在于小作者能够细心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把它写得连贯、具体,而且作者不只写事,还具体而又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宅家之乐——在宅家的日子里获得了家人的关心与温暖,亲人间的玩笑与欢乐、温暖、亲情。全文层次分明,情节自然,语言连贯,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佳作展示
宅家之乐
①2020年春节,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让所有的武汉人都宅在了家里,但“宅家自有宅家乐”,只要我们能以一个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宅家的日子也怡然自乐。
华山论剑
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第①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但”“只要”这两个关联词语清晰提示我们:小作者强调的主要意思——用乐观心态面对宅家生活也能怡然自乐。
第②段引用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且本段巧妙地引起下文对我与父亲练武过程的叙述。文章的衔接过渡非常关键。
③“嘿!”“哈!”只听得两声大叫,我“咚”的一下倒在地上哀鸣。“哼,想打赢你老爸,你现在还差得远呢!”“你等着,我一定会打败你的!”我不屑一顾地回应着老爸戏谑的话语。
④宅家的日子里,练武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⑤只见老爸摆出排山倒海的架势,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我,时刻准备着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向我猛扑过来,而我心怀叶问,左摊手,右钲掌,“别是一般自信在心头”。万籁此都寂,静影照沉壁,连一根羽毛落在地上的声音都一清二楚;连一粒灰尘被吹起的声音都历历可辨。只见老爸,将右手抬起,手腕一转,将手背对准我,掌心朝上;左手护在胸前。我不废话,拳由心发,力从地起,力发六合,一招拳打中路。但老爸可不会闲着,只见他将护在胸前的左手,对外一转,将整个左臂,顺势挡住了我的拳头,并且右手握拳,向内收起,将右肘对外,划出一个完美的圆弧,向我打来。我不慌不忙的使出了一招绑手:抬起了左臂,将手臂横在身前,抬起了老爸扫过来的肘,再用右手扒住了他的肘,沿着我的左臂向下滑动,化解了他凌厉的招数。几个回合后,我们俩僵持不下。
第⑤段三处“只见”,还有“而”“但”,这些提示语及关联词语的使用,使句子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
⑥在那一刻,我们都笑了……笑着,笑着,我的眼睛模糊了,爸爸平日里工作特别忙,只要我上学,每天能见到他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吧,感谢宅家的日子,让我们像“兄弟”一样“扭打”在一起,像朋友一样心靠得那么近。
静谧读“桃”
⑦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⑧明明自己正在自家阳台上潜心阅读,但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的从白纸和黑字间游移,聚焦在窗外那一树桃花上。每当阳光光临桃树的枝干间,花瓣上那一颗晶莹的露珠折射出千万道光束,曲折抖落在我的书页上。这高傲的桃花:含苞的娇羞欲语,含情脉脉;乍绽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儿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她们或仰或轻,或疑或思,或语或物,或倚戏春风。或笑傲残雪,或昂首远眺……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第⑧段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不光描摹出桃花的美好,也显出文章传情达意的张力。“含苞的”“乍绽的”“怒放的”把不同状态的桃花的情状,描写得清晰明白,富有层次,语序连贯而严密。
⑨我的心中激起一阵波澜……在平日中,光是繁琐的事情就很多了,这还不去谈那些所谓重要知识,如学习、如生活。我从未想到这世间竟有如此晶莹剔透之物,我感谢这一次宅家,让我看到了空前的大自然的美。
⑩或许你为享受亲情而幸福着,或许你在阅读中快乐着,或许你为领悟道理而兴奋着……其实,宅家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你只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双眼睛就如同一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钥匙插入门孔,然后轻轻一扭,推开它,向前走,快乐就在你的眼前。
第⑨
段“我的心中激起一阵波澜”这个过渡句,自然引出下文,由前面的叙述描写转入下文的抒情议论。这样一来,就使文章语意连接紧密,语言连贯。
佳作展示
【点评】这是一篇从选材立意到构思行文都可圈可点的学生佳作。小作者采用镜头组合的结构方式,紧紧围绕“宅家之乐”这个话题来组材,先写与父亲“练武”感受到和父亲像“兄弟”一样“扭打”在一起、像朋友一样心靠得那么近的“乐”,再写观赏窗外的一树桃花感受到的大自然之美的“乐”,最后点明主旨——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发现快乐一直在你的眼前。这样层层写来,语言连贯得体,思路顺畅。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运用,丰富了人物形象,铺陈了自然之美,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可读性。
请你运用自己的智慧,尝试用掌握的语言连贯的方法,来给下面这位同学帮帮忙吧。
提示:
1.浏览文字,看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统一。
2.调整不合理的顺序。
3.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段之间衔接自然。
病文升格
宅家之乐
焦虑的宅家生活,需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平凡的日子里,并不缺乏乐趣,缺少的是发现乐趣的眼。
——题记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武汉,人心惶惶。为了防疫需要,我们全家宅在家中,静候疫情平安过去。闭门宅家是件极其无聊的事。在日复一日的网课学习之余,我听从妈妈的建议,开始学习做菜。在妈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尝试按照喜欢的口味,制作菜肴,寻找居家生活的味道。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能按时复学。宅家不能放松学习,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上网课。坐在电脑面前听老师在CCTALK上给我们讲课,这是一次
病文升格
全新的学习体验。刚开始上网课时,我还觉得远远没有在校上课有趣,三个多月的网课下来,我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也感受到网上学习的乐趣。爸爸妈妈因为疫情也只能宅在家里办公,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忙忙碌碌,还要督促我学习,十分辛劳。一个平凡的日子,学习了一整天,爸妈还在网上办公。我决定第一次一个人亲手做顿晚餐,去慰劳爸妈的操心与付出。于是我小心翼翼的关上了厨房门,不出一丝声响,准备给爸妈一个惊喜。我从冰箱内取出一根大白萝卜,仔细冲洗干净后,刨去皮,用刀小心翼翼地切成薄片,虽然很慢,但还满意,再把网购的牛肉粒取出,拆掉包装,放置一旁备用。
我打开火,倒上油,马上就要下锅了,我却突然面露惧色。以前妈妈都在厨房陪伴指导,今天独自一人。之前妈妈专门叮嘱,要小心防烫。思想挣扎后,勇气战胜了恐惧,我便一次性的把萝卜全部倒了进去。可这犯了做菜大忌,一瞬间
病文升格
热油溅起了半米高,我立马向后退去,虽然衣服完美躲过了油的袭击,但还是有一滴不巧落在了我的手上。一股疼痛顿时袭来,我连忙用冷水冲了下,但依然隐隐作痛。我不由得有些沮丧,切菜时用刀都没事儿,这刚入锅却被烫着。
为了避免萝卜烧糊,我调小了火,翻炒几次后,加入水,让水漫过萝卜片,盖锅闷烧。先用大火,沸腾后改用小火,一股香味慢慢飘逸。我在一旁,守候着美味的到来。
大约20分钟,大功告成。我欣然盛入大碗,骄傲地摆在桌上,大声邀请爸妈来吃晚餐。
他们听了顿感惊讶,有些难以置信又流露出了几分欣慰,便立马放下工作,小跑过来,准备见证、品尝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做菜的味道。他们尝了一口,
病文升格
便立刻满口叫好,我不由得有些忐忑,这会不会只是鼓励呢?我拿来筷子,吃了几口,其实味道也没有那么好……
晚饭过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做的菜竟然全部被吃光了,我不禁为爸妈用这种方式对我的鼓励而感激。
一种小小少年亲手做饭的乐趣,如阳光驱散了宅家的无味与寂寞,一种甜滋滋的快乐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种快乐是劳动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宅家居家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成果受人赏识的快乐……
让我们放下手机与游戏,忘掉焦虑与无助,多动手,多劳动,多陪伴,用心去发现居家之美,用爱去感受宅家之乐……
病文升格
宅家之乐
焦虑的宅家生活,需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平凡的日子里,并不缺乏乐趣,缺少的是发现乐趣的眼。
——题记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武汉,人心惶惶。为了防疫需要,我们全家宅在家中,静候疫情平安过去。闭门宅家是件极其无聊的事。在日复一日的网课学习之余,我听从妈妈的建议,开始学习做菜。在妈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尝试按照喜欢的口味,制作菜肴,寻找居家生活的味道。
题记中“焦虑”在后文的叙述中并未体现,可将“焦虑”改为“枯燥乏味”,这样就与后文的“极其无聊”“无味与寂寞”等相呼应,体现思维的缜密和语言的连贯。
在“闭门宅家是件极其无聊的事”前加“众所周知”一词,表强调提示作用;在“在日复一日的网课学习之余”这句前加关联词语“于是”,表明前后语意的转换,自然过渡到后文“学习做菜”。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个意思,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的语句,以避免文章不流畅。
病文升格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能按时复学。宅家不能放松学习,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上网课。坐在电脑面前听老师在CCTALK上给我们讲课,这是一次全新的学习体验。刚开始上网课时,我还觉得远远没有在校上课有趣,三个多月的网课下来,我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也感受到网上学习的乐趣。爸爸妈妈因为疫情也只能宅在家里办公,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忙忙碌碌,还要督促我学习,十分辛劳。一个平凡的日子,学习了一整天,爸妈还在网上办公。我决定第一次一个人亲手做顿晚餐,去慰劳爸妈的操心与付出。于是我小心翼翼的关上了厨房门,不出一丝声响,准备给爸妈一个惊喜。我从冰箱内取出一根大白萝卜,仔细冲洗干净后,刨去皮,用刀小心翼翼地切成薄片,虽然很慢,但还满意,再把网购的牛肉粒取出,拆掉包装,放置一旁备用。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能按时复学……也感受到网上学习的乐趣。”以上文字叙述的是宅家网上学习也有乐趣,与本文的话题
“通过炒菜体现劳动之乐”无关联,所以应删去。
病文升格
我打开火,倒上油,马上就要下锅了,我却突然面露惧色。以前妈妈都在厨房陪伴指导,今天独自一人。之前妈妈专门叮嘱,要小心防烫。思想挣扎后,勇气战胜了恐惧,我便一次性的把萝卜全部倒了进去。可这犯了做菜大忌,一瞬间热油溅起了半米高,我立马向后退去,虽然衣服完美躲过了油的袭击,但还是有一滴不巧落在了我的手上。一股疼痛顿时袭来,我连忙用冷水冲了下,但依然隐隐作痛。我不由得有些沮丧,切菜时用刀都没事儿,这刚入锅却被烫着。
在“我却突然面露惧色”前加上关联词语“可”,表转折,自然引出后文我惧怕的原因的心理活动描写。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分句,表明分句间的关系,使文章语言连贯,语意明了。
病文升格
为了避免萝卜烧糊,我调小了火,翻炒几次后,加入水,让水漫过萝卜片,盖锅闷烧。先用大火,沸腾后改用小火,一股香味慢慢飘逸。我在一旁,守候着美味的到来。
大约20分钟,大功告成。我欣然盛入大碗,骄傲地摆在桌上,大声邀请爸妈来吃晚餐。
他们听了顿感惊讶,有些难以置信又流露出了几分欣慰,便立马放下工作,小跑过来,准备见证、品尝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做菜的味道。他们尝了一口,便立刻满口叫好,我不由得有些忐忑,这会不会只是鼓励呢?我拿来筷子,吃了几口,其实味道也没有那么好……
晚饭过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做的菜竟然全部被吃光了,我不禁为爸妈用这种方式对我的鼓励而感激。
“为了避免萝卜烧糊”前加入过渡句:“我想半途而废,但却又不甘心,前面准备过程中的努力,不能付之东流,只好忘却疼痛继续进行。”
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处增加过渡句,就能使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增强文章逻辑性,使文章语言通顺,连贯得体,提高作文的质量。
病文升格
一种小小少年亲手做饭的乐趣,如阳光驱散了宅家的无味与寂寞,一种甜滋滋的快乐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种快乐是劳动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宅家居家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成果受人赏识的快乐……
让我们放下手机与游戏,忘掉焦虑与无助,多动手,多劳动,多陪伴,用心去发现居家之美,用爱去感受宅家之乐……
最后一段为议论抒情,期中“焦虑与无助”和“用爱去感受”,在前文叙述描写中没有凸显,在这里出现就很突兀,体现出小作者思维的不严密性,可将“忘掉焦虑与无助”“用爱”这两处删除。议论一定要以前文叙写的事实为基础,思维缺乏条理性、严谨性会严重影响语言的连贯。
病文升格
【二】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确定写作对象,选取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等,围绕这个节日来写,保持话题统一
思维导图
描写节日场面,或写节日那天发生的有趣的事,还可写出人们在节日中的心情
可抒发对节日的某种感情,也可关注社会热点,表达对节日的思考
组织语言时注意使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写作实践
温馨提示
(1)写文章前打好腹稿,或者写好提纲,做到成竹在胸。
(2)叙述的人称或角度不要随意改变,以免让人感到混乱。
(3)写完之后自己读一读,或者让别人读一读,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地方就要修改。
(4)勤于修改文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5)多读书,训练自己语言表达的思维。


小时候,总是在爆竹声声中盼望着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外婆家过春节。
记忆中,农村到处弥漫着爆竹那令人喜悦的火药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外婆家自然也早早地张罗起来了,火红的春联、窗花、年画里里外外贴满了小屋。“外婆!外公!”我们几个孩子活蹦乱跳地舞着自己剪的窗花进来了,接着二姨、三姨提着大包小包接踵而至,闹哄哄地挤满了小屋。
亮点批注
开篇点出具体节日——春节,引出下文回忆。
“活蹦乱跳”写出了孩子们过节的欢快心情。
佳作展示
每到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忙前忙后,甚至顾不上揩一揩新棉衣上的油渍!大鱼、兔包,还有外公前一天就炖好的鸡等,摆得圆桌上连放碗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姨夫们便端着碗吃,阿姨们则重复着她们小时候的故事,个个吃得面红耳赤,我和表弟几个则早拉着舅舅去放烟火了。
那一夜,外婆家的小院子里没有天黑。
长大了,我依然去外婆家过春节。但是爸爸妈妈要加班,我便自己去了。
亮点批注
过渡句,承上启下,连贯。
外婆的忙碌、筵席的丰盛、姨夫们和阿姨们的悠闲,烘托出过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桌上的菜依然丰盛,我端着碗,竟不知从何下筷。以前总是和表弟抢着吃某样菜,现在表弟不在,我吃饭的兴致却没有以前那么高,不禁有些疑惑——外婆的手艺是不是退步了呢?
外婆不住地往我的碗里头夹这夹那,边夹边说:“你舅舅还在西安,机票太贵了,过两天再回来;你二姨一家去外地做生意了,恐怕过年赶不回来;你三姨在杭州,估计初四回来……,你爸妈很忙吧?”我
亮点批注
“依然”照应上文;一个“竟”字,写出“我”对年味淡化的忧伤,与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形成对比。
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忙,现在都忙啊……”外婆这一沉默,屋子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屋外的爆竹声仿佛也远了。幸好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正咿咿呀呀地唱着,这才有点像春节了。
我看了一眼外公,他正就着温热的黄酒吃菜,眼睛直直地望着电视,没有什么话,很认真地吃着,偶尔评论一句节目,几个字,几个词。
亮点批注
“忙,现在都忙啊……”外婆的这句话含蓄地写出了中年人生活的艰辛和老年人生活的孤独。
我开始打量外婆小屋里的摆设。门楣上,一张“子孙满堂”的横批,红得耀眼。在那个位置,我清楚地记得,年年都贴着一张“子孙满堂”。今年,一定是新贴上的……
亮点批注
“子孙满堂”的鲜红横批与眼前过年时的冷冷清清对比鲜明,不禁令人黯然神伤。
【名师总评】本文分为两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小时候在外婆家过春节的热闹情景,再写长大以后一个人陪着外公外婆过春节的落寞情景,前后对比,写出了当代社会中年人生活的艰辛和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传统意义的“年味”渐行渐远,读来发人深省。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自然、生动、连贯,句与句、段与段、局部与整体水乳交融,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三】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思维导图
交代具体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如做饭、做手工等)
1
把做这件事的过程具体地写出来,并写清楚做这件事的顺序
2
准确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句等,保证句子之间和上下文之间的连贯性
3
写出在做事过程中的感受或者事后的想法
4
写作实践
第一次骑自行车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的第一次,有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变魔术,第一次……我的第一次里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我第一次骑自行车。
记得那时,我非常羡慕那些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的叔叔阿姨们,梦想着有一辆属于我自己的自行车,好让我练成高超的驾车技术。
亮点批注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我”的“羡慕”和“梦想”,为下文“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做铺垫。
佳作展示
在我上一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真是爱不释手,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学骑自行车。
最初,妈妈在车后扶着,我骑在车梁上,两手紧握车把,两只脚使劲蹬着踏板,时慢时快,掌握不了平衡,总怕摔倒,紧张得满头大汗。慢慢地,我不那么紧张了,也掌握了一点技巧,能够掌握平衡和方向了,但还是不敢让妈妈撒手。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敢坐在车座上了,并慢慢试着上下踩踏板。哈,原来骑
“爱不释手”写出了“我”对自行车的喜爱之情。
“满头大汗”写出了“我”开始学骑自行车时的紧张心理。
亮点批注
自行车并没有多难!我回过头来刚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妈妈,没想到妈妈早不在车后了,她站在不远处看着我笑呢!
这一看不要紧,我慌神了,妈妈不扶我怎么能行?完了!我手一松,腿一软,稀里糊涂就“人仰车摔”,衣服扯烂了,手和腿也划破了,手上的血在慢慢地向外渗。我的眼泪滴滴答答地掉下来,心里满是对妈妈的怨气,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呢?撒手了也应该让我知道啊!
亮点批注
写“我”
“人仰车摔”的原因和惨状。
这时,妈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我面前,捧起我流血的手查看,然后一边拉着我向医院方向走,一边跟我解释说:“冰冰,妈妈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你小时候学走路时妈妈也是这样的,偷偷地撒手,给你独立走路的机会,尽管你摔倒过好多回,但你却比同龄的小孩子提前学会了走路,我要是一直扶着你,你就永远不敢放开脚步走。骑车也是这样的,我要是一直扶着你骑,你就永远不敢让我放手。其实刚才你骑得很好的,只是你忽然看到没有了依靠,所以慌了神。孩
亮点批注
写妈妈以“我”小时候学走路的事为例子,帮助“我”总结经验教训。
子,你要从哪儿摔倒还从哪儿爬起来,等伤好了,咱们接着学,好吗?”听完妈妈语重心长的解释,我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有空就去试着骑车,没几天我就能骑着车在院子里兜圈子了。现在我已经能骑车上学了,我厉害吧!
我学会骑车的同时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信心是成功最好的朋友。妈妈教我学会了走路,学会了骑车,也学会了做人。
亮点批注
“重重地点了点头”,与刚才对妈妈的怨气形成对比,表现了“我”心理转变的过程。
照应题目和开头,议论抒情,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名师总评】本文围绕“第一次骑自行车”这一话题,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述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的经过,并从中领悟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人生哲理。此外,文章语言朴实,脉络清晰,巧妙利用提示语、关联词等,使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链接中考
(云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
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真题解读】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标题中的“我”,限定了作文的主人公;“主角”,即主要人物、主要角色。所以对这个标题可以这样解读: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成了中心,别人重视“我”了;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我”自立了;
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是主心骨,“我”带领大家成功;经过“这一次”事件,“我”由自卑变得自信了……总之,要写出“我”的转变,写出“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其次,要围绕中心选好材料。围绕确定好的主题去寻找并筛选材料,要写“我”亲身经历过的事,写出真情实感。最后,可以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好详略后再进行写作。
满分作文
这一次,我是主角
漫漫人生路,也许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会胆怯,但从此我们学会了勇敢;也许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会犹豫,但从此我们学会了果断。站在舞台上,我就是主角,人生的主角!
那是在刚升入初中不久的时候,我班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老师让我做好准备,参加这次比赛,看着老师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没好意思拒绝,就摸着脑门,支支吾吾地答应了。可那时我哪会什么演讲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刻苦地背诵演讲的内容,读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学着演讲视频里的人的语气、语调和表情,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慢慢地,我的模拟表演开始有模有样了。
一个星期后,比赛开始了。看着我前面的选手一个个的进场退场,我胆怯了,犹豫了,生怕自己哪里讲错了,哪里添字漏字了,怕看到同学们嘲笑的目光,怕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声,怕看到老师那充满着期待最后却变成失望的眼神。心似被锤子敲打着,咚咚地响,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登上舞台的时刻始终是要到来的。主持人喊出我的名字,我羞怯地缓慢走上台,此时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向了我,一道道目光让我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抿了抿嘴唇。这时,我的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你刻苦准备了这么多天,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难道你还没尝试过就要放弃吗?自信点,你可以的!你就是这舞台的主角。顿时,我有了勇气,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声音响亮地开口了:“同学们,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我自信而又不失优雅地说着每一个字,手也不由自主地比画起来。
终于,我的演讲结束了,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为我喝彩,老师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短短的几分钟,却让我觉得像几年那么漫长,但我凭借自信与勇气坚持了下来。我在心中祝贺自己!
这一次,我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名师总评】本文紧扣题目,回忆了“我”在一次班级举行的演讲比赛中,战胜自己,成为舞台“主角”的经过,表达了战胜自己就能成功的道理。此外,文章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语言生动流畅,层次分明,过渡自然,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
课堂小结
语言要连贯
保持话题统一
注意语序合理
注意衔接过渡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该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而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一般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展开。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的顺序,按照合理的顺序安排句序和段落层次
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让句子衔接得更紧密
巧用关联词,不仅可以使语言更加连贯,也使叙述变得曲折生动,更有情趣。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作文时,我们要保持话题的统一,否则主语变换多,句子便不连贯。记叙时不仅要合理运用各种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过渡,句子间的照应关系,如问答、句式、修辞、关联词语等。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写作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言要连贯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能够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
通过篇章写作,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根据语言连贯的要求,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并升格。
一、导入新课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叶圣陶
二、技法回顾
语言连贯歌诀
想要语言更连贯,句子衔接关联法;
段落联系过渡法;围绕话题去谋篇;
围绕形象去布局,我们写作属第一。
三、写作实践
(一)
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宅家生活”。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你一定也发现了“宅”的乐趣吧!
请以“宅家之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作文题写在文稿纸的第一行正中间。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必要,请以化名代替。
1.佳作展示
宅家之乐
①疫情宅家期间,我的头发在不知不觉中长长。虽然我并不嫌头发麻烦,可天天为我扎头发的妈妈却认为十分碍事。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花太多时间在我的头发上。
②周末的清晨,我照例来到我妈的跟前,让她帮我梳头。只见她用嫌弃的眼神看了看我的头发,一脸不耐烦地说:“你看看你这头发,又长又厚,真的该叫你爸剪剪了!”我十分不满:“这头发,我还是不剪!”“我第几次说你了,这次必须剪!”
③只见父亲拿了把小剪子和一套一次性的雨衣,有模有样地走来。他笑嘻嘻地,边帮我套雨衣边说“你爸爸当Tony老师,那还用说,肯定是比外面专业的理发师剪得还好!一剪子这么下去,保准是整整齐齐、干脆利落。经我之手,你绝对会干净大方、文质彬彬……”
④老爸的这一番吹嘘,给我抵触的心吃了一颗定心丸,我想:我爸都说成这样,业务能力应该也不会差。只听老爸的剪子“咔擦—咔擦—”乱叫个不停。与理发师快而有节奏的声音不同,父亲的小剪子叫得是一点规律也没有,时快时慢,忽而停下,忽而狂剪,真是手法太过生硬。就这技术,我爸还时而与我聊天呢,问问我舒不舒服,服务到不到位。我只能无奈地劝他认真剪,别剪完后“翻车”。我心里打着小鼓,听着剪子的乱叫声,真是为我那一头秀丽的乌发捏了把汗。
⑤不出意外,老爸还是“翻车”了。他大叫一声“哦豁!”我突然惊醒,焦急地问道:“怎么了?”他假笑着说:“没事儿,就是手小小地抖了一下。”我心里知道大事不妙。老爸安慰着我,说:“哎呀,马上就剪完了,到时候让你欣赏我的‘艺术成果’。”我无奈地干笑着,期待着这件手抖的“艺术作品”。
⑥终于,老爸完成了作品。他骄傲地迈着大步,拿来家里的镜子。一照镜子,我瞬间崩溃。这剪的像什么啊。额前仅有的一撮刘海被无情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锃亮的额头和高高的发际线。我用手抚摸后面的头发,参差不齐,长长短短,时厚时薄,更可怕的时还有一个大大的缺口在后脑勺的下方。
⑦我虽为头发十分难看而生气,但是也为能够在宅家期间体会到家庭的温馨而欢欣。当我们被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家庭成了我们的避风港。而青春期的我们总是情绪化,往往忽略了亲情,将其作为撒气筒。但只有当我们静下来、慢下来,才会发现家庭有多么重要,亲情有多么的温暖。
⑧一直忙碌的我,在宅家的日子里获得了家人的关心与温暖,亲人间的玩笑与欢乐,人间的温情——亲情。
【点评】文章叙述具体生动,布局谋篇有创意,立意很好,最为成功在于小作者能够细心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把它写得连贯、具体,而且作者不只写事,还具体而又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宅家之乐——在宅家的日子里获得了家人的关心与温暖,亲人间的玩笑与欢乐、温暖、亲情。全文层次分明,情节自然,语言连贯,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宅家之乐
①2020年春节,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让所有的武汉人都宅在了家里,但“宅家自有宅家乐”,只要我们能以一个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宅家的日子也怡然自乐。
华山论剑
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③“嘿!”“哈!”只听得两声大叫,我“咚”的一下倒在地上哀鸣。“哼,想打赢你老爸,你现在还差得远呢!”“你等着,我一定会打败你的!”我不屑一顾地回应着老爸戏谑的话语。
④宅家的日子里,练武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⑤只见老爸摆出排山倒海的架势,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我,时刻准备着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向我猛扑过来,而我心怀叶问,左摊手,右钲掌,“别是一般自信在心头”。万籁此都寂,静影照沉壁,连一根羽毛落在地上的声音都一清二楚;连一粒灰尘被吹起的声音都历历可辨。只见老爸,将右手抬起,手腕一转,将手背对准我,掌心朝上;左手护在胸前。我不废话,拳由心发,力从地起,力发六合,一招拳打中路。但老爸可不会闲着,只见他将护在胸前的左手,对外一转,将整个左臂,顺势挡住了我的拳头,并且右手握拳,向内收起,将右肘对外,划出一个完美的圆弧,向我打来。我不慌不忙的使出了一招绑手:抬起了左臂,将手臂横在身前,抬起了老爸扫过来的肘,再用右手扒住了他的肘,沿着我的左臂向下滑动,化解了他凌厉的招数。几个回合后,我们俩僵持不下。
⑥在那一刻,我们都笑了……笑着,笑着,我的眼睛模糊了,爸爸平日里工作特别忙,只要我上学,每天能见到他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吧,感谢宅家的日子,让我们像“兄弟”一样“扭打”在一起,像朋友一样心靠得那么近。
静谧读“桃”
⑦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⑧明明自己正在自家阳台上潜心阅读,但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的从白纸和黑字间游移,聚焦在窗外那一树桃花上。每当阳光光临桃树的枝干间,花瓣上那一颗晶莹的露珠折射出千万道光束,曲折抖落在我的书页上。这高傲的桃花:含苞的娇羞欲语,含情脉脉;乍绽的潇洒自如,落落大方;怒放的赧然微笑,嫩蕊轻摇。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儿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她们或仰或轻,或疑或思,或语或物,或倚戏春风。或笑傲残雪,或昂首远眺……奇姿异态纷呈,美不胜收。
⑨我的心中激起一阵波澜……在平日中,光是繁琐的事情就很多了,这还不去谈那些所谓重要知识,如学习、如生活。我从未想到这世间竟有如此晶莹剔透之物,我感谢这一次宅家,让我看到了空前的大自然的美。
⑩或许你为享受亲情而幸福着,或许你在阅读中快乐着,或许你为领悟道理而兴奋着……其实,宅家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你只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双眼睛就如同一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钥匙插入门孔,然后轻轻一扭,推开它,向前走,快乐就在你的眼前。
【点评】这是一篇从选材立意到构思行文都可圈可点的学生佳作。小作者采用镜头组合的结构方式,紧紧围绕“宅家之乐”这个话题来组材,先写与父亲“练武”感受到和父亲像“兄弟”一样“扭打”在一起、像朋友一样心靠得那么近的“乐”,再写观赏窗外的一树桃花感受到的大自然之美的“乐”,最后点明主旨——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发现快乐一直在你的眼前。这样层层写来,语言连贯得体,思路顺畅。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的运用,丰富了人物形象,铺陈了自然之美,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可读性。
2.病文升格
请你运用自己的智慧,尝试用掌握的语言连贯的方法,来给下面这位同学帮帮忙吧。
提示:
浏览文字,看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统一。
调整不合理的顺序。
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段之间衔接自然。
宅家之乐
焦虑的宅家生活,需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平凡的日子里,并不缺乏乐趣,缺少的是发现乐趣的眼。
——题记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武汉,人心惶惶。为了防疫需要,我们全家宅在家中,静候疫情平安过去。闭门宅家是件极其无聊的事。在日复一日的网课学习之余,我听从妈妈的建议,开始学习做菜。在妈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尝试按照喜欢的口味,制作菜肴,寻找居家生活的味道。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能按时复学。宅家不能放松学习,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上网课。坐在电脑面前听老师在CCTALK上给我们讲课,这是一次
全新的学习体验。刚开始上网课时,我还觉得远远没有在校上课有趣,三个多月的网课下来,我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也感受到网上学习的乐趣。爸爸妈妈因为疫情也只能宅在家里办公,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忙忙碌碌,还要督促我学习,十分辛劳。一个平凡的日子,学习了一整天,爸妈还在网上办公。我决定第一次一个人亲手做顿晚餐,去慰劳爸妈的操心与付出。于是我小心翼翼的关上了厨房门,不出一丝声响,准备给爸妈一个惊喜。我从冰箱内取出一根大白萝卜,仔细冲洗干净后,刨去皮,用刀小心翼翼地切成薄片,虽然很慢,但还满意,再把网购的牛肉粒取出,拆掉包装,放置一旁备用。
我打开火,倒上油,马上就要下锅了,我却突然面露惧色。以前妈妈都在厨房陪伴指导,今天独自一人。之前妈妈专门叮嘱,要小心防烫。思想挣扎后,勇气战胜了恐惧,我便一次性的把萝卜全部倒了进去。可这犯了做菜大忌,一瞬间热油溅起了半米高,我立马向后退去,虽然衣服完美躲过了油的袭击,但还是有一滴不巧落在了我的手上。一股疼痛顿时袭来,我连忙用冷水冲了下,但依然隐隐作痛。我不由得有些沮丧,切菜时用刀都没事儿,这刚入锅却被烫着。
为了避免萝卜烧糊,我调小了火,翻炒几次后,加入水,让水漫过萝卜片,盖锅闷烧。先用大火,沸腾后改用小火,一股香味慢慢飘逸。我在一旁,守候着美味的到来。
大约20分钟,大功告成。我欣然盛入大碗,骄傲地摆在桌上,大声邀请爸妈来吃晚餐。
他们听了顿感惊讶,有些难以置信又流露出了几分欣慰,便立马放下工作,小跑过来,准备见证、品尝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做菜的味道。他们尝了一口,便立刻满口叫好,我不由得有些忐忑,这会不会只是鼓励呢?我拿来筷子,吃了几口,其实味道也没有那么好……
晚饭过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做的菜竟然全部被吃光了,我不禁为爸妈用这种方式对我的鼓励而感激。
一种小小少年亲手做饭的乐趣,如阳光驱散了宅家的无味与寂寞,一种甜滋滋的快乐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种快乐是劳动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宅家居家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成果受人赏识的快乐……
让我们放下手机与游戏,忘掉焦虑与无助,多动手,多劳动,多陪伴,用心去发现居家之美,用爱去感受宅家之乐……
宅家之乐
焦虑的宅家生活,需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平凡的日子里,并不缺乏乐趣,缺少的是发现乐趣的眼。
——题记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武汉,人心惶惶。为了防疫需要,我们全家宅在家中,静候疫情平安过去。闭门宅家是件极其无聊的事。在日复一日的网课学习之余,我听从妈妈的建议,开始学习做菜。在妈妈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尝试按照喜欢的口味,制作菜肴,寻找居家生活的味道。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能按时复学。宅家不能放松学习,我们开启了全新的学习模式——上网课。坐在电脑面前听老师在CCTALK上给我们讲课,这是一次全新的学习体验。刚开始上网课时,我还觉得远远没有在校上课有趣,三个多月的网课下来,我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也感受到网上学习的乐趣。爸爸妈妈因为疫情也只能宅在家里办公,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忙忙碌碌,还要督促我学习,十分辛劳。一个平凡的日子,学习了一整天,爸妈还在网上办公。我决定第一次一个人亲手做顿晚餐,去慰劳爸妈的操心与付出。于是我小心翼翼的关上了厨房门,不出一丝声响,准备给爸妈一个惊喜。我从冰箱内取出一根大白萝卜,仔细冲洗干净后,刨去皮,用刀小心翼翼地切成薄片,虽然很慢,但还满意,再把网购的牛肉粒取出,拆掉包装,放置一旁备用。
我打开火,倒上油,马上就要下锅了,我却突然面露惧色。以前妈妈都在厨房陪伴指导,今天独自一人。之前妈妈专门叮嘱,要小心防烫。思想挣扎后,勇气战胜了恐惧,我便一次性的把萝卜全部倒了进去。可这犯了做菜大忌,一瞬间热油溅起了半米高,我立马向后退去,虽然衣服完美躲过了油的袭击,但还是有一滴不巧落在了我的手上。一股疼痛顿时袭来,我连忙用冷水冲了下,但依然隐隐作痛。我不由得有些沮丧,切菜时用刀都没事儿,这刚入锅却被烫着。
为了避免萝卜烧糊,我调小了火,翻炒几次后,加入水,让水漫过萝卜片,盖锅闷烧。先用大火,沸腾后改用小火,一股香味慢慢飘逸。我在一旁,守候着美味的到来。
大约20分钟,大功告成。我欣然盛入大碗,骄傲地摆在桌上,大声邀请爸妈来吃晚餐。
他们听了顿感惊讶,有些难以置信又流露出了几分欣慰,便立马放下工作,小跑过来,准备见证、品尝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做菜的味道。他们尝了一口,便立刻满口叫好,我不由得有些忐忑,这会不会只是鼓励呢?我拿来筷子,吃了几口,其实味道也没有那么好……
晚饭过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做的菜竟然全部被吃光了,我不禁为爸妈用这种方式对我的鼓励而感激。
一种小小少年亲手做饭的乐趣,如阳光驱散了宅家的无味与寂寞,一种甜滋滋的快乐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种快乐是劳动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宅家居家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成果受人赏识的快乐……
让我们放下手机与游戏,忘掉焦虑与无助,多动手,多劳动,多陪伴,用心去发现居家之美,用爱去感受宅家之乐……
(二)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1.思维导图;
(1)写文章前打好腹稿,或者写好提纲,做到成竹在胸。
(2)叙述的人称或角度不要随意改变,以免让人感到混乱。
(3)写完之后自己读一读,或者让别人读一读,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地方就要修改。
(4)勤于修改文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5)多读书,训练自己语言表达的思维。
2.佳作展示


小时候,总是在爆竹声声中盼望着和爸爸妈妈一起上外婆家过春节。
记忆中,农村到处弥漫着爆竹那令人喜悦的火药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外婆家自然也早早地张罗起来了,火红的春联、窗花、年画里里外外贴满了小屋。“外婆!外公!”我们几个孩子活蹦乱跳地舞着自己剪的窗花进来了,接着二姨、三姨提着大包小包接踵而至,闹哄哄地挤满了小屋。
每到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忙前忙后,甚至顾不上揩一揩新棉衣上的油渍!大鱼、兔包,还有外公前一天就炖好的鸡等,摆得圆桌上连放碗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姨夫们便端着碗吃,阿姨们则重复着她们小时候的故事,个个吃得面红耳赤,我和表弟几个则早拉着舅舅去放烟火了。
那一夜,外婆家的小院子里没有天黑。
长大了,我依然去外婆家过春节。但是爸爸妈妈要加班,我便自己去了。
桌上的菜依然丰盛,我端着碗,竟不知从何下筷。以前总是和表弟抢着吃某样菜,现在表弟不在,我吃饭的兴致却没有以前那么高,不禁有些疑惑——外婆的手艺是不是退步了呢?
外婆不住地往我的碗里头夹这夹那,边夹边说:“你舅舅还在西安,机票太贵了,过两天再回来;你二姨一家去外地做生意了,恐怕过年赶不回来;你三姨在杭州,估计初四回来……,你爸妈很忙吧?”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忙,现在都忙啊……”外婆这一沉默,屋子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屋外的爆竹声仿佛也远了。幸好电视里的春节晚会正咿咿呀呀地唱着,这才有点像春节了。
我看了一眼外公,他正就着温热的黄酒吃菜,眼睛直直地望着电视,没有什么话,很认真地吃着,偶尔评论一句节目,几个字,几个词。
我开始打量外婆小屋里的摆设。门楣上,一张“子孙满堂”的横批,红得耀眼。在那个位置,我清楚地记得,年年都贴着一张“子孙满堂”。今年,一定是新贴上的……
【名师总评】本文分为两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小时候在外婆家过春节的热闹情景,再写长大以后一个人陪着外公外婆过春节的落寞情景,前后对比,写出了当代社会中年人生活的艰辛和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传统意义的“年味”渐行渐远,读来发人深省。文章情感真挚,语言自然、生动、连贯,句与句、段与段、局部与整体水乳交融,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三)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1.思维导图
第一次骑自行车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的第一次,有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变魔术,第一次……我的第一次里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我第一次骑自行车。
记得那时,我非常羡慕那些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来回穿梭的叔叔阿姨们,梦想着有一辆属于我自己的自行车,好让我练成高超的驾车技术。
在我上一年级时,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真是爱不释手,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学骑自行车。
最初,妈妈在车后扶着,我骑在车梁上,两手紧握车把,两只脚使劲蹬着踏板,时慢时快,掌握不了平衡,总怕摔倒,紧张得满头大汗。慢慢地,我不那么紧张了,也掌握了一点技巧,能够掌握平衡和方向了,但还是不敢让妈妈撒手。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敢坐在车座上了,并慢慢试着上下踩踏板。哈,原来骑自行车并没有多难!我回过头来刚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妈妈,没想到妈妈早不在车后了,她站在不远处看着我笑呢!
这一看不要紧,我慌神了,妈妈不扶我怎么能行?完了!我手一松,腿一软,稀里糊涂就“人仰车摔”,衣服扯烂了,手和腿也划破了,手上的血在慢慢地向外渗。我的眼泪滴滴答答地掉下来,心里满是对妈妈的怨气,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呢?撒手了也应该让我知道啊!
这时,妈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我面前,捧起我流血的手查看,然后一边拉着我向医院方向走,一边跟我解释说:“冰冰,妈妈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你小时候学走路时妈妈也是这样的,偷偷地撒手,给你独立走路的机会,尽管你摔倒过好多回,但你却比同龄的小孩子提前学会了走路,我要是一直扶着你,你就永远不敢放开脚步走。骑车也是这样的,我要是一直扶着你骑,你就永远不敢让我放手。其实刚才你骑得很好的,只是你忽然看到没有了依靠,所以慌了神。孩子,你要从哪儿摔倒还从哪儿爬起来,等伤好了,咱们接着学,好吗?”听完妈妈语重心长的解释,我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有空就去试着骑车,没几天我就能骑着车在院子里兜圈子了。现在我已经能骑车上学了,我厉害吧!
我学会骑车的同时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信心是成功最好的朋友。妈妈教我学会了走路,学会了骑车,也学会了做人。
【名师总评】本文围绕“第一次骑自行车”这一话题,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叙述了“我”在母亲的帮助下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的经过,并从中领悟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人生哲理。此外,文章语言朴实,脉络清晰,巧妙利用提示语、关联词等,使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四、链接中考
(云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
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真题解读】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标题中的“我”,限定了作文的主人公;“主角”,即主要人物、主要角色。所以对这个标题可以这样解读: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成了中心,别人重视“我”了;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我”自立了;
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是主心骨,“我”带领大家成功;经过“这一次”事件,“我”由自卑变得自信了……总之,要写出“我”的转变,写出“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其次,要围绕中心选好材料。围绕确定好的主题去寻找并筛选材料,要写“我”亲身经历过的事,写出真情实感。最后,可以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好详略后再进行写作。
这一次,我是主角
漫漫人生路,也许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会胆怯,但从此我们学会了勇敢;也许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会犹豫,但从此我们学会了果断。站在舞台上,我就是主角,人生的主角!
那是在刚升入初中不久的时候,我班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老师让我做好准备,参加这次比赛,看着老师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没好意思拒绝,就摸着脑门,支支吾吾地答应了。可那时我哪会什么演讲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刻苦地背诵演讲的内容,读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学着演讲视频里的人的语气、语调和表情,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慢慢地,我的模拟表演开始有模有样了。
一个星期后,比赛开始了。看着我前面的选手一个个的进场退场,我胆怯了,犹豫了,生怕自己哪里讲错了,哪里添字漏字了,怕看到同学们嘲笑的目光,怕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声,怕看到老师那充满着期待最后却变成失望的眼神。心似被锤子敲打着,咚咚地响,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登上舞台的时刻始终是要到来的。主持人喊出我的名字,我羞怯地缓慢走上台,此时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向了我,一道道目光让我紧张起来,我不由自主地抿了抿嘴唇。这时,我的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你刻苦准备了这么多天,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难道你还没尝试过就要放弃吗?自信点,你可以的!你就是这舞台的主角。顿时,我有了勇气,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声音响亮地开口了:“同学们,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我自信而又不失优雅地说着每一个字,手也不由自主地比画起来。
终于,我的演讲结束了,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为我喝彩,老师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短短的几分钟,却让我觉得像几年那么漫长,但我凭借自信与勇气坚持了下来。我在心中祝贺自己!
这一次,我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名师总评】本文紧扣题目,回忆了“我”在一次班级举行的演讲比赛中,战胜自己,成为舞台“主角”的经过,表达了战胜自己就能成功的道理。此外,文章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语言生动流畅,层次分明,过渡自然,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
四、课堂小结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要表达得清晰准确,更要连贯畅达。作文时,我们要保持话题的统一,否则主语变换多,句子便不连贯。记叙时不仅要合理运用各种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过渡,句子间的照应关系,如问答、句式、修辞、关联词语等。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能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写作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