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1.1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word版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1.1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word版带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7 19: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过基础
数材必备知识精练
1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B.人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
D.人体约1/3的体液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内部的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C.人体的内环境是相对于生物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言的
D.人体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3下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②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
C.③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
D.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C生活的内环境为③④
4.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淋巴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液→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淋巴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5.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为组织液和血浆
B.甲渗入乙的量和乙渗人甲的量相等
C.乙渗入甲的量与乙渗淋巴液的量相等
D.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水疱,几天后水疱消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滲甲和淋巴液
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或描述的物质可看作是直接进入内环境的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⑤进入胃中的牛奶
⑥肌肉注射青霉素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7.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A.淀粉被消化分解成麦芽糖
B.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
C.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D.血浆蛋白与游离脂肪酸结合
8如表所示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各物质含量(单位为mmol L-1)的测定数据,②③中的许多物质可以相互交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细胞外液,②表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
B.组成①的主要液体除了②和③外还有淋巴液,淋巴液中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C.④表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与④相比,①的量较多,①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9.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0.(不定项)某些广告中称饮用弱碱性水对身体健康更有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中存在很多缓冲对,可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
B.血浆中的Na+和Cl-主要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
C.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内环境的pH仍可能维持相对稳定
D.呼吸系统排出大量CO2可避免人体酸中毒
1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人血液,但正常人的血浆pH仍将维持在7.35~7.45
D.在寒冷的室外,正常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仍将维持在37℃左右
12.下列有关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内直接吸收萄糖
B.肝细胞有氧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从外界环境进入,经过的内环境至少有组组液和血
C.细胞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需要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等的参与
D.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都参与内环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13.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总趋势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虚线框内的A、B、C依次代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B.将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D是消化系统
C.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都是通过E一泌尿系统排出的
D.体内细胞可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又叫组织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增多
2.毛细淋巴管的管壁比毛细血管壁的管壁薄,通透性高,其一端是盲端,盲端的内皮细胞像鱼鱗一样相互覆盖,形成了只向管内开放的单向活动瓣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淋巴液和血浆
B.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少于血浆中的
C.淋巴管管壁的通透性较大,有利于其回收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
D.淋巴管的单向活动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淋巴管后不再倒流
3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1/3
B.b、c、d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滲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K+
C.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远多于渗入d的量
D.某人花粉过敏时会导致b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能力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且镰刀状红细胞极易破碎。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内环境中有氧呼吸过程减弱
B.该患者的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C.该患者内环境的pH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高
D.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强
5(不定项)图中a、b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箭头①②③表示相应的内环境中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三种细胞外液中,a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健康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转化均是双向的
D.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过程受阻均会引起组织液增加
6.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
B.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会上升
D.人体内环境滲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或前提
7.当肝脏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水肿
B.血浆中含有一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离子,可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C.细胞代谢以及外界因素影响都会导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D.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正常人体的体温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
8如图为人体某部位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液体。请据图回答
(1)若图示表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
(填数字代号);CO2浓度最高的是
(填数字代号)。
(2)肌肉注射和打点滴时,药物分直接进入了图中的

。(填数字代号)
(3)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
(填数字代号)。
(4)正常情况下,②中不应该存在的物质有
(填字母)。
A.麦芽糖
B.尿素
C.过氧化氢酶
D.促胰液素
(5)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填数字代号)。
①RNA转运氨基酸
②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③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④乳酸与酸碱缓冲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⑤血浆蛋白的合成
9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图中的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浆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
(3)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病理情况下③增多的两个实例:

答案
1-6.
B
A
B
B
D
B
7-13.
D
D
B
ACD
A
A
C
1-7.
B
C
D
B
ABC
C
A
8.(1)②

(2)③

(3)③
(4)AC
(5)①③⑤
9.(1)②③
(2)自由扩散
6
(3)与③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淋巴液回流受阻、局部代谢产物积累、过敏反应、长期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等(任意两项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