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23张ppt )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23张ppt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8 09: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作者:钟声
每年的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国政府坚持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呢?
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问答导入
本文是一篇在国家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当天刊发的新闻评论。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呢?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新闻体裁。它被誉为新闻宣传的“第一提琴手”,现已成为国家主流舆论和公众喉舌弘扬真善美、鞭策假丑恶的重要形式。
结合文本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和内容组成。
2.
梳理新闻内容,把握评论思路,了解本文通过举例和引述进行评论的方法。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意识和热爱和平的意识。
4.
学习新闻评论的语言及条理清晰、叙议结合的特点。
课时目标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12分)
(1)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chū
zhōng(
)。
(2)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cǎn
jué
rén
huán(
)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shā
lù(
)。
(3)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cuàn
gǎi(
)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
寻事实真相。
初衷
惨绝人寰
杀戮
篡改
(4)
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dǐ
lài(
),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5)
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wàng
tú(
)rǔ

(
)人类的良知。
(6)
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yì
yǔ(
)。
(7)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èn
lóng

kuì
(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dùn
xíng
(
)。
抵赖
妄图
辱没
呓语
振聋发聩
遁形
(8)
míng
jì(
)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zhāng
xiǎn
(
)坚
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铭记
彰显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每个词语2分,共12分)
(1)国殇:

(2)杀戮:

(3)篡改:

(4)呓语:

(5)遁形:

(6)铭记:

(7)缅怀:

(8)惨绝人寰:


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指大量杀害,大规模地屠杀。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梦话。
隐藏形体。
深深地记在心里。
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9)颠倒黑白:


(10)振聋发聩:

。(11)沧海桑田:


(12)一以贯之: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体会感情
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模仿播音员播报这篇新闻稿,在模仿播报过程中体会文章的严正立场和充沛气势。
第1段开头部分适合使用庄重的语气,背景内容适合低沉的陈述语气。
第2段应表达出肯定赏识的语气或情感。
第3段应充满愤慨。
第4、5段根据语意用或平稳、或昂扬、或激愤的陈述语气。末段应使用坚定的语气读。
体会感情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新闻评论从报道“第四个国家公祭日的事实”说开来,然后从正面列举了诸多国家和群体为南京大屠杀正名的事实,又从多方面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联合国发出的声音,最后以“恐怖之城”变成“和平之城”的现实表明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愿望。
整体感知
这篇新闻评论因何事而写?(用原文回答)
为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写。
这篇新闻评论表达了中国人民怎样的心声?(用原文回答)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整体感知
根据每一段的段意,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段):报道新闻,提出问题: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第二部分(2—4段):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严正指出日本右翼分子的倒行逆施是在国际社会上站不住脚的。
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5、6段):由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转变,点明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真切愿望。
合作探究
本文都列举了哪些国际的事实表明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这些事实都是从什么角度列举的?(正面或者反面)
(1)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发表《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2)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的“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
(3)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
合作探究
(4)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
(5)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
(6)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合作探究
(7)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8)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
(9)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
(10)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
合作探究
正面列举
反面列举
(1)(2)(3)(4)(5)(8)(9)(10)
(6)(7)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这句话的含义?
时代虽然在不断地变化,但历史就是历史,任何妄图辱没历史真相的做法,都是不会得逞的,因为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
合作探究
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为什么要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合作探究
南京大屠杀逐渐成为尘封的往事,中国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我们从先烈血洒的泥土上站起来,从前辈的胼手胝足中富强起来,今天我们一定要学成技艺、练好本领,让祖国在我们手中强起来、飞起来!
结合文章的内容,你想对昔日的入侵者日本或对今天繁荣富强的祖国说点什么呢?拿起你的笔,记下令你心潮澎湃的这一刻吧!
文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