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3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课件(3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8 17:07:38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本章整合
答案:
①干旱 
②樵采 
③放牧 
④开垦 
⑤碳氧 
⑥基因 
⑦脆弱性 
⑧地上植物体内



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策略
1.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思路
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来讲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
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和政策导向等。



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答题模板
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湿地萎缩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3.“对症下药”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治理措施和原则的制定一般都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或者农业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人为森林火灾
生物多样
性减少
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4.案例分析:我国典型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典型地区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水土流失
人多地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水土流失造成石质裸露,形成“红色荒漠”,环境恢复困难;对江河下游地区造成危害
发展立体农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开发小水电、推广生活用煤用气等,减少农村薪柴砍伐
华北、西北地区
次生
盐渍化
降水量少,农作物生长期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下水位高;大水漫灌,只灌不排,抬升地下水位,快速蒸发后盐分在地表聚集
采取引淡淋盐、井排井灌、农田覆盖以及农业生物技术措施



典型地区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和危害
治理措施
西南地区
石质
荒漠化
山高坡陡,雨水集中,冲刷力强,加上喀斯特地区成土速度缓慢,土层瘠薄不易留存;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和土地不合理利用。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无土、无水、无林,形成石质荒漠化
保土蓄水;植树造林;生态移民



典例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两地草场退化均比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试分析其成因。
(3)④地区有长江中游地区的众多湖泊,近年来许多湖泊面积缩小,试分析其成因和对策。
思路导引第(1)题,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要从        和        两方面入手。第(2)题,图中显示③④⑤三地土壤侵蚀都比较严重,土壤侵蚀即水土流失与    、    等自然因素和    、    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第(3)题,图中④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湖泊面积缩小与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也与流域内        加剧,导致入湖泥沙增多,泥沙淤积有关。



思路导引答案:(1)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2)地形 气候 滥伐 滥垦
(3)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
题目答案:(1)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2)土壤侵蚀严重。自然原因:山地、丘陵地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度开垦,滥伐森林。
(3)成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对策: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



二、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北纬34°~40°,东经103°~114°,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
黄土高原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



2.水土流失的原因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入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技术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综合治理,改变整个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典例2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程度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图中最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思路导引第(1)题,图中显示:
第(2)题,图中的鱼鳞坑由于地势低洼,可以拦截    ,起水土保持作用。鱼鳞坑具有蓄水能力,且可保土保肥,适宜种植树木。
思路导引答案:(1)①加大 ②减弱 ③40°
(2)径流
题目答案:(1)C (2)B



三、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我国湿地的分布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如下图所示的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






2.湿地的功能和效益



3.湿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湿地污染加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使水质变坏;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影响着湿地的生态平衡;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



4.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治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
我国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
平原湿地
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
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典例3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思路导引第(1)题,三江源位于    高原,海拔高,气温  ,生态环境脆弱。第(2)题,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        、调节气候等生态价值,同时还是重要的    资源。
思路导引答案:(1)青藏 低
(2)涵养水源 旅游
题目答案:(1)A (2)C
知识点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解  释
区域荒
漠化
防治
北京春季多沙尘暴
自然原因:北京春季多干旱、大风天气;距沙漠位置较近。人为原因:北京建筑工地导致的人为沙源多;植被覆盖率较低等
云贵高原石漠化导致贫困人口集中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而集中。
地形:崎岖,坡度较大。
土壤:岩溶地貌区,石灰岩广布,土层薄。
植被:遭受破坏,覆盖率低
拓展案例: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土壤:质地疏松。人为原因:过度开垦和开矿
知识点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解  释
区域
森林
开发、
湿地
保护
我国主要防护林体系及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防海风、防潮水、护海堤
太行山绿化工程——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沙
平原绿化工程——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与价值
提供自然生机的休闲游憩空间,旅游价值大;
调节城市小气候;
再造丰富的生态系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知识点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解  释
区域
森林
开发、
湿地
保护
我国主要防护林体系及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防海风、防潮水、护海堤
太行山绿化工程——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沙
平原绿化工程——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与价值
提供自然生机的休闲游憩空间,旅游价值大;
调节城市小气候;
再造丰富的生态系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拓展案例:②东北湿地的成因和保护
东北湿地的成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比较高,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水分不容易下渗;降水集中,夏季低洼处易积水;河流较多。东北湿地的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等
典例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
000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8.33万平方千米,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3
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
700多万亩。
材料二 2019年5月,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成果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自2001年以来,“果化模式”及相关技术在西南300多个县40万平方千米岩溶区辐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自实施综合治理以来,果化示范区植被覆盖率增加60%,土壤侵蚀速率下降80%,土地利用率提高60%,带动西南地区治理石漠化2万平方千米,解决1
500万人饮用水困难,指导30多个县实施土地整治500万亩。
注:1公顷=15亩。
(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区域自然特征分析产生石漠化的原因。
(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3)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
思路导引第(1)题,本题是对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延伸、迁移与运用。荒漠化的表现:西北地区为    化,在西南地区为    化。其产生与当地的地貌形态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自然特征主要包括    、    、植被、土壤等方面,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广西    化会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     发展;导致      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      的发展;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第(3)题,应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共同整治,实施        ;解决石山区的    问题;控制    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调整    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思路导引答案:(1)沙漠 石漠 地形 气候
(2)石漠 可持续 自然灾害 区域经济
(3)退耕还林还草 能源 人口 农业
题目答案:(1)自然原因:本区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有限的石山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山荒漠化。
(2)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3)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石山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移民相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共43张PPT)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标阐释
1.结合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说出世界森林的分布特点;结合实例,说明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2.分析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3.了解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尝试提出保护措施
激趣诱思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目前遭人为破坏严重,进而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 应如何加以保护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一、森林资源及现状
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作用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思考讨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生态作用分别是什么 重工业区与城区间绿化带的环保功能主要有哪些
提示“三北”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化带的环保功效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环境效应
(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3)主要活动:过度的焚林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2.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思考讨论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有何影响
提示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必然会出现休耕期越来越短的现象,森林植被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热带雨林将走向毁灭。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消失。
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3.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4.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4)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6)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为了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停止对森林的开发和利用。
(
  )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循环旺盛,因此雨林生态系统非常稳固。
(
  )
(3)为了摆脱贫困,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应把开发雨林放在第一位。
(
  )
(4)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
(
  )
答案:(1)× (2)× (3)× (4)√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2.在无林覆盖地区20厘米厚的土层,需40年左右即被流水冲刷殆尽,而在有森林覆盖的地区要75万年,这说明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调节大气水分
答案:C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3.菲律宾中部的薄荷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当草地转为褐色的季节,犹如一排排巧克力,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答案:B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4.夏天,当我们从城市进入郊区的森林时,为什么会感到空气特别新鲜
答案:森林可以调节全球碳氧平衡,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因此当我们从城市进入郊区的森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新鲜。
探究一
探究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的脆弱性
主题活动
热带雨林由于其分布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条件适宜,所以生长旺盛,生产力高。但热带雨林又具有很大的脆弱性,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下面是热带雨林生产力示意图和雨林破坏后生态环境变化示意图。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1)亚马孙雨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提示(1)雨林植被有强大的生命活动,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
(2)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都非常迅速,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少,土壤是贫瘠的,一旦热带雨林被破坏,土壤中的养分随雨水迅速淋失,森林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对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地球之肺”——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
强大的生命力使热带雨林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巨大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雨林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亚马孙雨林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全球物种最丰富的地区。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被也就很难恢复。其成因和表现如下图所示。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方法技巧图示比较法加深对雨林脆弱性的理解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要通过比较才能说明,可以联系温带、寒带的养分循环示意图来对比加以说明。如下图所示。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养分流量热带最大,温带次之,寒带最小。热带地区物质养分主要储存在生物体中,温带地区物质养分主要储存在土壤中,而寒带地区养分主要储存在枯枝落叶中。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热带地区雨林一旦被毁,土壤养分储存很少,枯枝落叶储存也极少,养分会迅速被径流带走,整个土壤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被也就很难恢复。而温带地区养分主要储存在土壤中,寒带地区养分主要储存在枯枝落叶中,所以相对稳定些。三者相比,热带生态系统更为脆弱。通过三者分析对比,很容易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堂检测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探究一
探究二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
A.a
B.b
C.c
D.d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雨林系统的有机质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候使淋溶作用强烈,养分易流失,故雨林系统中土壤非常贫瘠,地上植物体是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依据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a为生物,b为土壤,c表示供给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第(2)题,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如果植被遭到破坏,该系统就会崩溃。
答案:(1)A (2)C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雨林的保护
主题活动
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的前景不容乐观。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
结合材料探究:(1)巴西热带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巴西政府的哪些做法加剧了雨林破坏 (列举两点)
提示(1)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直接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
(2)大规模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迁移人口,加大对雨林的开发力度。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巴西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巴西亚马孙雨林的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移民亚马孙平原。
①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②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3.巴西亚马孙雨林的可持续开发方向
(1)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保护措施。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方法技巧“三保二设一结合”数字法记忆雨林的保护措施
“三保二设一结合”:“三保”是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二设”是设立国际基金,设立雨林缓冲区;“一结合”是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环保组织世界基金会2015年4月28日发布的森林生命力报告称,全球范围内80%的毁林集中在11个“毁林热点地区”,亚马孙地区是全球森林消失最快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 ③受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第(2)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
答案:(1)B (2)D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解析:第1题,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优势。第2题,热带雨林的蒸腾作用能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因此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答案:1.B 2.A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脆弱,雨林中土壤贫瘠,其原因是
(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雨林系统的有机质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候使淋溶作用强烈,养分易流失,故雨林系统中土壤非常贫瘠。
答案:A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近年来,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遭到严重破坏。2021年4月,巴西政府推出新措施,加强对各环保相关部门的支持与统筹,在重点地区加大对非法砍伐和纵火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向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卫生和技术等援助。阅读材料,完成第4~5题。
4.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
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
5.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其原因主要有(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平原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答案:4.A 5.D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A        ,B        。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        、      地区,该类型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破坏的方式有哪些
(4)A地森林覆盖率下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巴西如何采取措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第(1)(2)题,属识记性的内容。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第(4)题,由于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冲刷严重,热带雨林被毁后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答案:(1)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2)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3)人类的开发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4)热带雨林被毁引发水土流失,雨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共41张PPT)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标阐释
1.说出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结合有关资料,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说明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和措施
4.通过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的案例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激趣诱思
绿洲被文明风干,荒漠化犹如一场“地球疾病”,正在向耕地、牧场和森林蔓延,不断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园。全球41%的干旱土地正在不断退化,荒漠化的危害在哪里 成因是什么 防治措施有哪些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一、荒漠化概况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形成如同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
2.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现状
(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5.脆弱的生态——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6.气候异常: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思考讨论非洲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该地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提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3.防治重点:因地制宜地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链接生活沿包兰铁路乘火车经过宁夏沙坡头会发现许多沙丘被草方格沙障覆盖,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可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
(2)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和气候异常。
(
 )
(3)“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过度放牧的真实写照。
(  )
答案:(1)√ (2)× (3)×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2.我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是荒漠化土地所占面积较大。关于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土地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缩小和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B.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和土地荒漠化面积缩小
C.耕地面积扩大导致人口增长和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D.人口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从而导致荒漠化范围扩大
答案:D
知识梳理
自我检测
3.我国荒漠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西北内陆地区
B.黄土高原区
C.南方低山、丘陵区
D.东北平原区
答案:A
4.土地荒漠化就是沙漠化吗
答案:不是。荒漠化按照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土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
探究一
探究二
荒漠化和荒漠化成因
主题活动
当堂检测
外来引水很容易引起灌溉区地下水位的上升,而荒漠地区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水分大量损失,因此水中所含的盐分在土壤中聚集,浓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植物忍受极限时,灌溉区就会被放弃。事实上,全世界每年因灌溉不当而损失的土地跟新开辟的水浇地一样多。
土地次生盐渍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灌溉措施不当;二是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如上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1)从干湿地区来说,次生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2)次生盐渍化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1)次生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2)在气候较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由于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土地荒漠化的内涵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2)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过度樵采。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②过度放牧。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③过度开垦。
另外,人类对水资源利用不当,比如在绿洲地区,河流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灌溉农作物,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生态恶化和次生盐渍化。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方法技巧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分析方法
(1)自然原因三字归纳法。
(2)主要人为原因“三过度”记忆法。
我国西北荒漠化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可归纳为“三过度”。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科尔沁草原的变化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密度的变化
当堂检测
(1)说出图示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根据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可知,1980—2008年草原退化程度逐渐加重,荒漠的比例增大,说明该地存在草地退化问题;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加剧荒漠化进程。第(2)题,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可知,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变化越大;随着时间变化,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越小。这说明过度放牧是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土地(草地)退化。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差,沙化面积扩大,导致土地沙漠化。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西北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主题活动
面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人们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理当地的土地沙化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下图所示。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绿洲地区和水源缺乏地区治理沙漠化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哪些
提示绿洲地区: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绿洲前沿地带建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农田防护林网;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牧则牧。水源缺乏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对症下药”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当堂检测
农牧过渡地区
退耕还牧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牧区草原
控制载畜量,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对草场造成破坏
内陆干旱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探究一
探究二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当堂检测
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块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地区也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居区。绿洲退化是荒漠化的重要反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分布变化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1)试从绿洲与沙漠、山脉的关系出发,归纳该地区古、今绿洲位置变化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人为原因。
(2)为防止绿洲的进一步退化,试列举治理当地绿洲退化的主要措施。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上游不合理用水,导致河流下游土地沙化,绿洲向河流上游发展。第(2)题,防治沙漠化应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
答案:(1)特点:古绿洲更靠近沙漠腹地,现代绿洲更靠近山麓;随着时间变化绿洲明显由沙漠地区向山麓地区迁移。
成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用水。
(2)营造绿洲内部护田林网和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绿洲外围设置草方格沙障和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合理分配内陆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方式,种植耐旱作物;实行轮牧、休牧、禁牧,控制草场载畜量;严禁乱砍滥伐,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规模。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全球每年因土地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20亿美元。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解析:荒漠化在半湿润地区也会出现;荒漠化是在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次生盐渍化是荒漠化的表现之一。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新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新疆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第2~3题。
2.新疆林耕地面积占比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历史上轻耕重牧
B.位于内陆,距海远
C.临近边境,难以开发
D.人口稀少,开发少
3.有效防治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是(  )
A.植树造林,种植耐旱作物
B.大规模开垦未利用土地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D.改变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2题,新疆面积广大且地处内陆,距海远,加上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适宜树木与庄稼的生长,所以林耕地面积占比少。第3题,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破坏了植被,这是导致新疆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C项正确;新疆气候干旱不适合植树造林,A项错误;大规模开垦未利用土地会加剧土地退化,B项错误;新疆地处我国内陆,主要是人为过度活动造成荒漠化扩张,所以改变经营方式并不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措施,D项错误。
答案:2.B 3.C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水量减少
D.沙丘移向绿洲
5.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游牧活动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D.发展节水农业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4题,新疆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据图可知,水源减少和用水量加大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从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土地荒漠化。第5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保护绿洲主要是保护这里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答案:4.C 5.D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6.读“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分析海拉尔附近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分析该地荒漠比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海拉尔附近的沙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该地水资源条件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这些沙漠相对容易治理和利用。第(2)题,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治理措施主要从控制人口、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放牧、加大防治投入等角度分析。
答案:(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
(2)主要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人口增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防止过度开垦,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