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0 17: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使至塞上
【唐】王维
激趣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诵读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4、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认识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东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上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背景介绍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写出了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读出诗味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sài
yān

读出诗味
首联:单 车 /欲/ 问 边 ,属 国 /过 /居 延。
颔联:征 蓬 /出 /汉 塞,归 雁 /入/ 胡 天。
颈联: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 落 日 /圆。
尾联:萧 关 /逢/ 候 骑,都 护 /在 /燕 然。
使至塞上
(王维)
——五言律诗
读出诗味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欲:要。
问:慰问。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使者身份。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读出诗味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意:(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读出诗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指烽烟。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轻烟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黄河。
读出诗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意: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得知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镇守。
读出诗心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单车”也许并非真的单人单车,这样写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要走多远呢? “属国过居延”,要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属国”,是诗人自称;实际诗人并不需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读出诗心
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 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 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征蓬”“归雁”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读出诗心
  前两联还是在个人荣辱浮沉的小圈子里打转,颈联则画风一转,境界转而阔大起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圆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絵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不妨想象一下,在这纯然一色,广漠无边的背 景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直”二字写岀景物的简单纯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渺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那一轮落日,又大又圆,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更衬托出大漠之苍茫,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读出诗心
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经过长途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前线统帅;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军正在前线呢!这里诗人情绪己经高涨起来,似为前线大捷而欢欣鼓舞,个人失意的情绪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达观。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读出诗韵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目的
地点
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绪。
读出诗韵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诗歌颔联写了哪些意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正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
即景设喻,
借景抒情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读出诗韵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二句的含义,这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读出诗韵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颈联被誉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其中的妙处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烟的劲拔之美;“长”准确描绘了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给人带来的感受。
“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两句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读出诗韵
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广阔无壤的大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如带,一轮落日孤悬于地平线之上,显得又大又圆。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读出诗韵
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_______美。②美的具体表现: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读出诗韵
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
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
读出诗韵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读出诗韵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从侧面表达了什么内涵?
尾联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
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读出诗韵
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请说说这首五言律诗表达的主题。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叙事——出使边塞
抒情——内心抑郁
绘景——塞外风光
叙事——战事紧张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当堂演练
理解性背诵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当堂演练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当堂演练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
XIEXIE HE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