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同步练习
1. 综合性学习。
(1)“卧薪尝胆苦,金榜题名甜”。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
(2)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5月23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
(3)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
(4)我和奶奶准备去市场买菜,奶奶说:“等会儿,我找点零钱带着。”我说:“不用带钱,用微信支付就可以了。”请从方便快捷的角度,劝说奶奶使用微信支付,并结合下列步骤教会她使用。
打开微信→扫一扫→输入金额→点击“支付”→输入密码→点击“完成”
2. 某校八年级(2)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开展拟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一幅对联,可是调皮的明明擦掉了其中的几个字。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补写完整。
上联:海_______________百川,有容乃_______________
下联:壁立千_______________,无欲_______________刚
3. 综合性学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争夺中华文化的活动: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明就里,竟同意了;抢注江陵端午祭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论证孔子、老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被划入“韩国籍”;把中医说成是韩国发明的,连同《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入囊中;指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最近一家韩国媒体又宣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是韩国人。由此中韩两国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文化之争。
针对这种情况,你班打算组织一次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活动。
(1)请你为弘扬民族文化活动拟一条宣传口号。
(2)针对中韩文化之争,谈谈你的感受。
4.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八年级某班特举办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距今已有四年之久。“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
(1)阅读上面的材料,请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3)有同学认为现代科技很发达,想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上网查查就行了,没必要举行这样的活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5. 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妍加入了“最美乡音组”,近期将要在梁子湖畔举行楚剧汇报演出活动。
(1)【志愿服务】你准备做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先征求妈妈的意见。
妈妈说:“楚剧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
你争辩道:“妈妈,________。”
听完你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2)【文化布置】演出前,你和小妍先到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文化布置。在小妍带来的三副对联中,你发学现有一副不合适,请指出来,并解释原因。
第1副:一腔楚剧神州韵 万顷碧波梁湖春
第2副: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第3副:七尺躯扮千般样 五丈台走万里天
第________副不合适,原因是________。
(3)【乡音探究】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对楚剧的唱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妍找来本次演出曲目的唱本片段,现在请你和她一起探究:楚剧的唱词有哪些特点?
楚剧《双玉蝉》选段唱词:
过去之事成梦幻,
千万悲怨压心间,
总算我亲手将你抚养大;
总算我保存玉蝉未食言。
望到你金榜题名身荣显;
望到你衣锦还乡配良缘。
你二人年貌相当多相称,
才郎淑女当成全,
愿你们花蝶绵绵多美满;
愿你们夫唱妇随永共欢。
弟休为垂死的姐姐心挂念;
弟休为苦命的姐姐痛心酸。
我纵死啊也不会把我的弟弟怨,
兄弟哎……怨只怨造化弄人恨苍天。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木偶戏,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类别。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给“木偶戏”下定义,不超过20字。
(2)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有机关 舞台 几疑 开幕 虽小 非傀儡
7. 中华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瑰宝。我校开展“追溯文化源流,探寻节日奥秘”活动,请你作为策划者完成以下任务。
(1)在“知古论今”活动环节中,同学们对中秋节互赠铜镜的习俗进行解说,你认为下列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①除了实用,它又是制作精良、形态美观的工艺品,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②铜镜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又称青铜镜,用以照面饰容,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③所以,这实用、美观又富于美好寓意的铜镜,备受喜爱,成为中秋节相互馈赠的礼品。
④自古以来,中秋之夜人们钟情于赏月谈月,然而赏镜、互赠铜镜的习俗,知之者不多。
⑤尤其是图纹华丽、铭文丰富的圆形铜镜,在我国古代还有花好月圆、吉祥富足的象征。
A.④②⑤①③ B.②④⑤③① C.②①⑤④③ D.④②①⑤③
(2)在“留言寄情”活动环节中,同学们以端午节为主题在文化展板上留言,请你在春节、清明、中秋、重阳四个节日中选择一个来进行仿写。
(端午)千人赛龙舟,锣鼓齐响祭忠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校计划邀请第一中学的学生会主席李宜前来参加闭幕式活动,请你写一则邀请函,要求信息齐全,语言得体,内容简明。
时间:2021年1月22日
活动主题:追溯文化源流,探寻节日奥秘
活动地点:文化中学校园小广场
邀请目的:参观交流
邀请函
尊敬的李宜主席:
________________
文化中学
2021年1月13日
8. 在拟申报太原市非物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从互联网上查找收集了关于太原锣鼓的资料,请你完成问题。
【资料一】
太原锣鼓扎根于民间社火,是迎神赛社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社鼓”,经历代发展演变,逐渐从迎神赛社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锣鼓艺术形态。
据考证,太原锣鼓最初是为祭祀汾水神或土地神而产生的,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传说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妹妹曾居住太原市郊古寨村,每当她动辇(音碾)出阁,当地群众便以锣鼓迎送。太原锣鼓的代表曲牌之一《流水》,据说就是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来祝福这位皇姑的。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每年的正月十五,太原市各城区都要组织锣鼓表演,欢庆节日。太原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承极久的民间社火活动步入它有史以来的黄金时代,先后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和“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开幕式上亮相,声名远播,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资料二】
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是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这种对抗的出现,常见于喜庆之日,两队互见于街头。每逢这种情况,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演奏徐缓时如_______,急骤时则似_____;轻敲时_______,重击时_______。演奏者情态激奋,忽而抛镲亮相,忽而怀抱金瓜,让观赏者越看越振奋,欲罢不能。这种对抗和较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恰似两军对垒,誓必决一胜负。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来粗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对抗和较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一句中“对抗和较量”是主语中心语。
B.“这种传承极久的民间社火活动步入它有史以来的黄金时代”,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步入时代”。
C.“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是陈述句。
D.“让观赏者越看越振奋,欲罢不能”是祈使句。
(2)选词填空。(填写序号即可)
演奏徐缓时如( ),急骤时则似( );轻敲时( ),重击时( )。
A.鸾铃叮当 B.霹雳轰鸣 C.大浪奔腾 D.潺潺流水
(3)请参考上面资料,代表小组把这份“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相关部分的内容填写完成。(不少于100字)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人文、历史价值 ________
9.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你所在的班级组织同学们参观了蜀锦织绣博物馆。现邀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列材料,用四字短语概括“蜀锦”的特点。
四川古称“蜀”,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蜀锦品种繁多,有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其中尤以色晕彩条的雨丝、月华最具特色。蜀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上,蜀锦制作要依赖许多人的努力和协作,其中拽花工和织手更需掌握多种技能。蜀锦居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是成都的标志性技艺,成都正是以盛产锦而获得“锦城”“锦官城”的美名,在“丝绸之路”中作为文化交流及贸易的载体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2)参观后,小江同学采访了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贺斌老师。请依据提示,补全采访内容。
小江:_______________
贺斌:“蜀锦织造技艺”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这门技艺学习起来难度大,耗时长,如今愿意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是当前蜀锦传承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培训新的学徒,让更多人来了解蜀锦并掌握这门古老的织造技艺,蜀锦才能代代相传。也要寻求技术突破,对传统的织造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3)你从小江同学的采访中,进一步了解到,贺斌老师坚持织锦三十年,已复原出失传已久的众多蜀锦纹样,并不断改进传统织造技术,坚持培养蜀锦人才,为保护和传承蜀锦工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听后,你深受感动,在博物馆留言簿上写下一副对联。请依据上联,写出下联。(句型相同、词性一致即可)
上联:千丝万缕织就锦绣乾坤
下联:_______________
10. 学校开展“走北京,探名胜——探访燕京八景”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从“选景”“命名”“景观”“书法”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下面几段文字是他们撰写的研究报告,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任务。
(燕京八景之选景艺术)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着八百多年的建都史,yùn育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燕京八景”就是其中之一。它得名于金代明昌年间,清乾隆十六年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整个八景,从中央皇城到西、北、东、南的近郊,再延伸到北面雄伟的关塞居庸关,连接了长城内外,与“海内一统”的政治理想相合。“燕京八景”的选择,虽然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体现了“京城为天下之中”的整体空间设计理念。如“居庸叠翠”一景,雄伟的长城不仅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也是军事护卫京师的绿色屏zhànɡ;又如“金台夕照”一景,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国的典故,体现出统治者对治国安邦之才的渴望。
(1)对文段中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及加点字的读音判断的一项是 ( )
A.“yùn育”的“yùn”在此处是“生长、酝酿”之意,应用“孕”而不是“蕴”。
B.“屏zhànɡ”的“zhànɡ”在此处是“阻隔、遮挡”之意,应用“嶂”而不是“障”。
C.“契合”在此处是“符合,吻合”之意,“契”应读“qì”而不是“qiè”。
D.“强国”在此处是“使国家强大”之意,“强”应读“qiánɡ”而不是 “qiǎnɡ”。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修改为:
11.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非常重要的产品之一。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关于人类文化作用的文字,请补全空缺。(①②④用四字词语,③用一句话)
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
①________。这个功能指文化对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就像蚂蚁过江。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他们如果能够共享文化,就能够有效地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
②________。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是文化对行为的积极引导。
维持秩序。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③________。
④________。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人类所有智慧和创造力的成果,就能被传续。
(2)听人讲话也有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补全空缺。
我们都想听真话,也需要听真话。《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常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只有①________,才能②________。“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文化古已有之,我们应该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还会看到许多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你最喜欢哪一条?并说明理由。(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明)。
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②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顺,万事顺。
③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我选________句,理由:________________
12. 2021年是辛丑牛年。寒假期间某校语文组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假期作业——“牛年说牛”,让学生们去搜集了解牛人牛事牛文化,请你也一起去完成这份作业吧。
(1)【“牛”味十足】
牛干巴是云南美食。2017年,牛干巴制作技艺被列为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小孺想以“牛干巴”为主题做调查研究,他设计了下面的调查表:
请你仔细阅读小孺设计的调查表,帮他再想一种调查方法和作品呈现方式。
(2)【请“牛”入户】
拓拓把贴春联作为假期作业。为了贴好春联,他查找到以下资料:
贴春联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春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可以按音调平仄分: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为仄声(相当于三四声),下联左右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相当于一二声)。还可以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请你结合资料帮拓拓选出一副恰当的牛年春联,并指导他贴在大门正确的位置上。
A.鼠报平安归玉宇 B.兔开健步跃三江
C.牛奔马跃行千里 D.牛随吉瑞下天庭
①左:_______________ ②右:_______________
(3)【解“牛”相助】
2021年2月9日~4月9日,“辛丑新春牛文化展览”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关关和小渡把去看展览作为自己的作业。他们发现展览的宣传标题很特别,讨论了起来:
小渡:我觉得标题这样写不太合适。“似水”和牛年的主题无关,它借用成语“似水流年”,乱改成语会误导大家,更何况是在这么正式的场合。
关关:但是我觉得这个标题设计得太好了!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请你帮关关说说这个宣传标题的设计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
(1)卧薪尝胆苦,金榜题名甜
(2)凤凰卫视解读食品安全隐患
(3)示例: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诚挚地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4)奶奶,如果您使用微信就不用像以前那样随身带着钱用现金结算,还能避免找零的麻烦。您看,首先打开微信页面,点击“扫一扫”,扫描完二维码后,从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您需要支付的金额,然后再点击“支付”按钮,输入密码之后点击完成就可以了。你说这样是不是很方便呢?
2.
(1)示例:品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纳,大,仞,刚
3.
(1)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炎黄文化,源远流长;爱国从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开始!
(2)示例:每位中国人都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守住民族之根。(含有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4.
(1)【示例】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意义重大。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
(2)【示例】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感恩之情。
(3)【示例】不同意。因为活动的举行,有利于加深“二十四节气”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网络上查阅虽然快捷,但只是生硬的定义,同学们查阅过后会很快忘记,效果不显著。
5.
(1)楚剧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老师告诉我们要全方面发展。去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欣赏优美的楚剧,陶冶我们的情操,劳逸结合
(2)2,这副对联是对特定风景的赞美,和“楚剧汇报演出”不切合,所以不适合放在此处
(3)通俗易懂;句式错落有致;押韵。
6.
(1)示例:木偶戏是在幕后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戏剧。
(2)示例: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7.
(1)D
(2)示例:(中秋)
万家赏明月,
烟花同赏贺团圆
(春节)万户换旧符,鞭炮同鸣迎新春
(清明)万众扫祖墓,香烛共点念亲恩
(重阳)万户登高处,茱萸遍插怀先人
(3)示例:您好!我校将于1月22日在校园小广场举行“追溯文化源流,探寻节日奥秘”活动,诚邀阁下前来参观交流。期待您,的光临!
8.
D
D,C,A,B
太原锣鼓最初是为祭祀汾水神或土地神而产生的,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作为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每年正月十五,太原锣鼓都要组织表演。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来粗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
9.
(1)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工艺复杂、价值深远。
(2)示例:请问贺斌老师,当前蜀锦传承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蜀锦传承下来?
(3)示例:承前启后传承织造技艺
10.
(1)B
(2)“燕京八景”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京城为天下之中”的整体空间设计理念,而且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11.
(1)①整合功能;,②导向功能;,③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④传续功能
(2)①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②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或:①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②听到真话)
(3)示例:选第②句,理由:从内容上看,前后两句强调“容”“和”的重要性,说明两者对于人的“心境”和“万事”的作用,非常贴切地阐述了“和“思想的意,义;从形式上看,句式上运用对偶的手法,整齐对称,有很强的韵律美。
12.
(1)示例:采访制作牛干巴的匠人(观察家人炒制牛干巴),拍摄小视频(制作手抄报)。
(2)①D,②A
(3)示例①:因为这个标题化用了成语“似水流年”,能够吸引住参观者。
示例②:将“牛”字设计成牛的形状,跟展览的主题贴切,具有美感。
示例③:将“流”换成“牛”,点明了牛年的主题,十分巧妙。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